《易經》第十五章「謙卦」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易經》第十五章「謙卦」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易經·謙卦

《序卦》曰: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序卦傳》言:即便擁躉眾多,物資豐厚,也不可以因此自滿,所以授名謙卦。


《謙》:亨。君子有終。

謙卦:亨通。如君子般始終保持謙遜。


《易經》第十五章「謙卦」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地道變盈而流謙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彖傳》言:謙卦,亨通。遵行天道,下施恩澤,因此品質光明,遵行地道,謙卑承載,因此品行提升。上天遵行道義,虧蝕盈滿者,而補益謙卑者,大地遵行道義,災變盈滿者,而流補謙卑者,鬼神遵行道義,禍害盈滿者,而福佑謙卑者,民眾遵行道義,厭惡盈滿者,而善待謙卑者。謙卑者,受人敬仰且光耀四方,看似卑微卻無法超越,這是君子始終奮鬥的目標。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象辭》言:下艮上坤,艮為山,坤為地,地中有山,謙卦。君子憑藉減損有餘者而補益匱乏者,因此做到根據物品的多少,均衡施與。


《易經》第十五章「謙卦」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謙謙君子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譯文:君子以謙卑自律,憑藉如此品質渡河,能獲吉祥。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象辭》言:“謙謙君子”,憑藉謙卑而提升自我修養。

解析:保持謙卑,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利於渡過險難,終獲吉祥。


六二:鳴謙,貞吉。

譯文:因謙卑而名聲在外,堅守正道,能獲吉祥。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象辭》言:“鳴謙貞吉”,憑藉中庸之志而獲吉祥。

解析:因謙卑而獲美名,但並不因此而自滿,依然堅守中正之道,不斷積蓄美好品質,終獲吉祥。


《易經》第十五章「謙卦」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勞謙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譯文:君子勤勞謙恭,且一以貫之,能獲吉祥。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象辭》言:“勞謙君子”,眾人信服。

解析:勤勞且謙恭,並堅持不懈,必能信服於眾人,得道多助,無往不利,終獲吉祥。


六四:無不利,捴謙。

譯文:沒有害處,皆以謙卑對待。

《象》曰:“無不利,捴謙”,不違則也。

《象辭》言:“無不利,捴謙”,不會違背原則。

解析:以謙卑的態度對待眾人,一視同仁,符合中庸正直的品質,沒有害處。


《易經》第十五章「謙卦」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利用侵伐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譯文:無法得到鄰人幫襯而富於謙卑,憑藉興師問罪般的態度而獲順遂,沒有害處。

《象》曰:“利用侵伐”,徵不服也。

《象辭》言:“利用侵伐”,征討不順服者。

解析:謙卑的品德至善至美,擁有者多多益善,如興師問罪般,引導友人習得謙卑,沒有害處。


《易經》第十五章「謙卦」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鳴謙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徵邑國。

譯文:因謙卑而名聲在外,憑藉如大國征伐諸侯小國般的態度而獲順遂。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徵邑國也。

《象辭》言:“鳴謙”,天下皆謙之志還未實現。“可用行師”,征伐諸侯小國。

解析:國力強盛,威震四海,諸侯小國不戰而降,紛紛歸附。謙卑的品德至善至美,大力宣揚,必能得到眾人響應並學習。


  • 加粗的內容為《易經》原文。
  • 感謝各位百忙之中抽空閱讀本人拙作,倘若您覺得言之有物,請點點關注!如有錯漏,請留言指正!不勝感激!
  • 您也可以將本文分享給好友,一起吐槽!
  • 《易經》六十四卦,將陸續為您更新,敬請關注本人頭條號【何必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