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旅产融合 全域旅游释放经济效应

湘潭:旅产融合 全域旅游释放经济效应

暑假期间,学生们在昭山示范区七星村乡村记忆馆参观。(记者方阳 摄)

湘潭在线8月28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津津)近年来,旅产融合已成为湘潭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模式之一。自2016年湘潭市全力推进全域旅游以来,旅游业开始与农业、工业及文化、教育等产业走向融合,特别是今年,湘潭市将各个分散的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后, 旅产融合开始释放出大的经济效应,不仅让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生意红火,还让传统文化、特色农业、工业企业等获得了新的生机。

丰富旅游内容使游客流连忘返

曾经,前往昭山风景区的游客多以登山为主,其旅游形式单一。近年来,为丰富旅游内容,留住游客脚步,昭山示范区充分利用“绿心”地带,先后建成了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途居昭山国际房车露营地等旅游项目,并与周边七星村的休闲旅游、农耕文化相结合,开展了“相约昭山·奔跑七星”活力跑等节庆活动,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让周边的村民喜笑颜开。

通过节庆活动丰富旅游内容留住游客脚步,已经成为湘潭市发展全域旅游思考并实践的一种策略。湘潭市旅游部门专题研究出台了《旅游节会活动管理实施办法》,并先后举办了“无限风光在顶峰——石鼓·顶峰之旅”、“花开盛世 湘韵乡情”湘乡市第二届桃花节、全域旅游杯登山定向越野赛、百龙百狮闹元宵、昭山七星村迷你马拉松欢乐跑、水府乡村音乐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既提升了旅游热度,也做旺了旅游人气。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289.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01.81亿元,同比增长11.67%。

开拓旅游附加值 促进村民增收

彭德怀纪念馆、周小舟故居、齐白石故居等在湘潭县都是传统的旅游景区,前来参观的游客不在少数。但是,各景点比较分散,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为此,湘潭市旅游部门积极谋划,开启“旅游+”模式,让红色旅游与乡村休闲游、研学旅行实现有机结合,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旅游中学习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今年,这种“旅游+”的模式得到了广大学校和家长的认可,一波又一波研学旅游的到来,让周边村民的脸上乐开了花。

为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农旅深度结合,湘潭市旅游部门不仅制定了《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工作方案》,还指导12个特色小镇按照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围绕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摸排21个涉旅农业项目,分类分级纳入全市旅游重点项目库、旅游招商项目库。此外,梅林桥片区、湘潭县乌石镇等处还通过开发游乐园、研学基地、特色腊制品等途径吸引游客前来,既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又带动了近千人的劳动力就业和周边4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

打造旅游品牌 建立特色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项目丰富多彩的今天,湘潭市旅游业该如何发展,才能长期留住游客的脚步呢?市旅游外侨局负责人表示,唯有打造旅游品牌项目,建立特色旅游目的地才是最好的途径。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他们将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推动“最忆韶山冲”文旅综合体、长株潭F2赛道等项目早日落地,确保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二期招商取得重大进展、途居房车露营基地等重大涉旅项目开门迎客,并积极建设韶山核心景区,推进换乘中心二期和景区漫游系统建设,留下游客的脚步。

期间,湘潭市旅游部门还将推动盘龙大观园创建5A级景区,推动湘潭河东第二污水处理厂、珠江啤酒湘潭分公司、毛家食品博物馆创等一批工矿企业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动梅林大院等创建5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同时,指导彭德怀纪念馆做好创5A景观质量评价PPT,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和金霞山做好创建3A级景区,条件成熟的乡村旅游区点做好积极申报3星级和4星级,由此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