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到天津五大道观光的朋友们,一定都会去民园体育场逛一逛。作为天津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民园体育场集合了欧陆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民园体育场

去过民园体育场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这里经常会放一首旋律激昂动听的音乐,这首音乐叫做《Chariots of Fire》,是1982年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战车》的同名主题曲。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烈火战车》海报

《烈火战车》讲述了英国田径运动员埃里克·利迪尔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勇夺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的励志故事,非常值得一看。那么民园体育场为什么会经常播放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呢?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民园体育场夜景

原来,影片中的运动员埃里克·利迪尔的出生地就是天津,现实中他参与了天津民园体育场的设计和改建,而他与天津的渊源也远远不止于此。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李爱锐

扬名奥运会

埃里克1902年出生在中国天津,父母同时为他取了一个中文名——李爱锐。6岁那年,在天津渡过美好童年的李爱锐同父母回国上学,到了大学期间,李爱锐表现出了极强的体育天赋,后来被一名著名教练发现,并把他带到了田径赛场上,开始屡获殊荣。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李爱锐奥运会夺冠

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李爱锐打破了400米跑的世界纪录取得了金牌,成为当年体育界的一颗耀眼的巨星,然而他的一个决定却震惊了所有人。

执教天津卫

比赛后走上辉煌的人生后,李爱锐婉拒了英国一些企业的邀请,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天津,在天津新学中学(现在的天津十七中)做了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教授体育和化学。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李爱锐带着学生跑步(电影《终极胜利》剧照)

在新学中学执教的岁月里,李爱锐认真负责,对学生们也是爱护有加,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成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外籍老师,在这所中学里一教就是将近20年。

民园体育场

当时,天津英租界工程部准备改造天津侨民乐园体育场并邀请了李爱锐,他根据英国斯坦福桥体育场的跑道结构、灯光配置和看台层次对体育场提出了改造建议。改造后的体育场一跃成为当时亚洲最大、最顶尖的比赛场地,先后举行了多次国际大赛。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改造后的民园体育场模型

落难集中营

1932年,获得牧师身份的李爱锐与一名加拿大女子结为夫妻,继续他在天津的事业。后来二战爆发,日军占领了天津,李爱锐去了河北农村照顾病倒的哥哥,但是那里已经成了日占区。1943年,李爱锐不幸被日军俘虏,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将包括李爱锐在内的大约1500多名外国侨民送往了山东潍坊的乐道院集中营。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李爱锐被关进集中营(电影《终极胜利》剧照)

“飞毛腿叔叔”

在集中营里,有许多孩子也一同被关押在这里,李爱锐便利用自己所学,教授孩子们化学知识,并组织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被孩子们称为“飞毛腿叔叔”,他幽默乐观,积极向上,力求为集中营带来一丝的希望之光,甚至在最后,英日两国交换战俘,他把脱离苦海的机会让给了自己的同伴,选择继续留在集中营。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李爱锐在集中营给孩子们上课(电影《终极胜利》剧照)

不朽的英雄

就在日本投降前夕,集中营里的李爱锐突然离开了人世,原来他已经罹患脑瘤多时,集中营里的伙伴们悲痛万分,他们在李爱锐简易的坟墓旁立起了一个十字架,并在上面用黑色鞋油写上了他的名字。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李爱锐

在五大道重庆道上,李爱锐故居静静地伫立在街边,这座外形简约却庄严肃穆的小洋楼,是除民园体育场外,李爱锐在天津留下的另一处痕迹。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天津李爱锐故居

如今,重新翻修改造后的民园体育场,除了是天津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同时也是天津人民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虽然听不到了当年赛场上的呐喊加油,但是民园体育场传递出来的精神却一直在影响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

民园体育场背后的故事:伟大不分国籍,李爱锐为天津倾注一生

恭喜你成功看到最后啦!

百泽全域旅游,专业天津地接

优惠的景区门票、演出门票

关注我们!随机送粉丝福利哦~

咱们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