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爲何率1335名國民黨軍官大鬧重慶?真相原來是這樣……

1945年夏,抗日戰爭進入尾聲,蔣介石進行裁軍,李渾為人堅持正義,又好打抱不平,在中下級軍官中首當其衝成了被裁減的對象,被國民黨政府用200元法幣打發回老家。

1911年2月29日,李渾出生在湖南漣源的一個貧困人家。他讀過5年舊書,上過1年新學,1934年前後3次投軍,在國民黨軍隊任過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作戰科長等職。1938年3月,他參加了晉南抗日遊擊戰爭和中英抗日盟軍。

被裁後回到家鄉,李渾的家業早已荒廢,要在家鄉謀生無以為業。萬般無奈的李渾只好湊足盤纏,跑到當時的陪都重慶另謀生路。然而一個月過去,依舊漂泊街頭,處境非常尷尬。

當時,李渾住在中些路關岳廟。廟裡設有一個茶館,來廟裡喝茶的,大部分是人力車伕和失業軍官,還有一位姓鐘的少將。大家同病相憐,便約集19名失業軍官開了一個座談會,決定把流落在重慶街頭的失業軍官組織起來,向國民政府請願。

9月28日,李渾在《掃蕩報》刊登了一則啟事:“凡在渝失業軍官,於11月4日上午去中華路嘉魚飯店找杜圻登記。良機不再,萬勿猶豫,特此通知。”

此人為何率1335名國民黨軍官大鬧重慶?真相原來是這樣……

10月4日清展,李渾和杜圻趕到嘉魚飯店租了一間房子,作為失業軍官登記辦公室。早餐後,門口擠得水洩不通,至10月6日就登記了1335人。

10月7日至8日,由30人組成的失業軍官代表委員會,在關岳廟正式舉行會議,決定提出四項要求:一、即日解決失業軍官的住宿問題;二、凡在渝失業軍官應一律收容;三、按原級補發失業階段的工資和被服:四、按原級安排工作。

會議推選出了請願代表團負責人,他們是李渾、鍾偉、杜圻、李達和寧開源。

10月9日上午9時,1335名失業軍官如約在關岳廟前的公路集合。李渾向大家宣佈了要求達到的4項要求,並做了簡短的發言。大家到中央各軍事學校畢業生調查處。調查處處長賈伯濤出來接見,李渾把請願書唸了一漁。

賈伯濤聽後,彈起了官場老調:“我本人非常同情你們,但實在無法解決。”話音未落,失業軍官們怒吼起來:“先開飯再講理,否則我們搗毀調查處。”

賈伯濤慌了手腳,連連說:“各位軍官不要性急,我馬上派人通知飯館,立即開飯。李渾乘勢訴說失業軍官的委屈:“8年抗日,我們在前線流血流汗,傷了沒人搶救,死了沒人掩埋。我們有幸活下來,政府卻丟下我們不管,你們的良心何在?”

此人為何率1335名國民黨軍官大鬧重慶?真相原來是這樣……

賈伯濤的手在徽微頗抖:“你們講的都對!都對!馬上飯菜就來了,你們就在這裡開飯,我去軍政部請示陳部長。”

李渾隨賈伯濤到軍政部。約l個時辰後,賈伯濤從陳誠辦公室出來,老遠就叫起來:“陳部長批准你們全部編入重慶市軍官總隊。”

10月10日,1335名失業軍官如約到了茅坪重慶軍官總隊。李渾把軍政部陳誠的批示和失業軍官的花名冊遞交總隊長夏楚中。

夏楚中慢條斯理地說:“都要報到嗎?我可沒有這麼多房子。”

“請夏總隊長想點辦法。”李渾儘量剋制自己。

“既然沒房子,又有什麼辦法可想呢?”夏惡狠狠地回答。

“既然是軍官總隊,就得多準備一些房子。我們這次來的只有1000多,然而重慶失業軍官就有10000多呀!”

李渾也不甘示弱地反駁。

夏楚中不禁拍桌狂叫:“大家都有事做,你們為什麼失業?這麼多人,我收不了,你們還是去找軍政部!”

“我們沒事做能怪我們嗎?據說夏隊長從前也當過第七十九軍軍長,任過第十、二十集團軍總司令,為什麼現在卻當一個小小的軍官總隊帳?”李渾又反唇相譏。

此人為何率1335名國民黨軍官大鬧重慶?真相原來是這樣……

夏楚中氣得嗷嗷亂吼:“你們這些傢伙就是這樣傲慢,以致沒有事做。”

李渾仍咄咄逼人:“你夏楚中究竟歸誰領導?拒不執行軍政部的指示,不僅傲慢,還是抗命!”

夏楚中理屈詞窮,只好派人領李渾去大隊報到。

到了大隊駐地,那裡十分髒亂,宿舍臭氣沖天,顯然一直無人照料。這1335名失業軍官被編成2個大隊、8箇中隊。

第二天,總隊部忽然傳來電話通知,要李渾趕往衛戍司令部。李渾不知道是什麼事,如約前往。

剛到司令部,九個荷槍實彈的士兵不容分說,便把李渾抓進了軍事法庭。

一個姓劉的法官雙眉倒豎:“你既被裁減,安排到農村,又跑到重慶來幹什麼?到了重慶,竟敢膽大包天,勾結千餘失業軍人,威脅調查處,亂闖軍政部,對抗軍官總隊。老實文待,誰指使你乾的?”隨即不聽李渾分辯,讓人將他關押起來。

監獄的伙食極差,僅二兩米飯和幾片沒放油的冬瓜。10月的天氣,寒氣逼人,冰冷的地板凍得人直打寒顫。

10月12日上午,失業軍官代表鍾偉等人前往探監。他們告訴李渾已經向重慶衛戌總司令部提出了抗議,要求立刻釋放他,否則全部失業軍官都準備來坐牢。

此人為何率1335名國民黨軍官大鬧重慶?真相原來是這樣……

晚上,劉法官把李渾叫去審了一通,要他交待“政治背景”。顯然,他們懷疑李渾是共產黨員。李渾一共被關36天,終於“無罪”釋放。

李渾回到軍官總隊,失業軍官們好不歡樂。這時,總隊收容的失業軍官已達5000多人。10月18日,他們召開會議,決定改變請願計劃,先找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和委員長蔣介石。

10月20日,按照計劃,失業軍官代表見到了馮玉祥。李渾便將失業軍官們捱餓、組織請願、報到坐牢的過程作了扼要的彙報。然後說:“據我們初步瞭解,全國失業軍官達10萬之多,這實在是一個抗戰勝利國家不應有的現象。素聞馮委員長愛惜部下,特此懇求拯救我們這些失業軍官,以慰戰死軍人的在天之靈。”

馮玉祥心情沉重地簽下了他的意見,並說:“你們遭受的委屈不少。抗日軍官失業捱餓,是中國最大的恥辱,也是我最心痛的事情。現在你們拿報告去見蔣委員長;另外我擬撥款20萬元,在和平路設臨時救濟所,使流浪街頭的失業軍官暫時有安身之所。”

走出馮玉祥住宅,失業軍官代表們又前往歌樂山蔣介石住地。

蔣宅警備森嚴,如臨大敵。蔣介石的侍從官勸阻他們:“委員長公務繁忙,不能接見。”

失業軍官們便折回曾家巖,去找侍從室主任俞濟時。俞濟時見是馮玉祥的批示,不敢怠慢,隨即把報告交軍政部辦理。

第二天,問題獲得基本解決。轟動一時的失業軍官請願風潮才平息下來。

李渾在組織失業軍官大鬧陪都的過程中,看清了國民黨政府的真實面目,決定脫離國民黨軍隊。1947年11月到次年11月,先後2次策動兵變,但未成功。不久,便離開國民黨軍隊回了老家。

1949年3月,李渾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被派遣到湘西組織遊擊武裝;同年,李渾所在的遊擊武裝被整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湘西縱隊,陳策任司令員,李渾任副司令員,李渾和這支新生部隊一起,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敵後武裝鬥爭,完成了接應大軍南下,迅速解放湘西的歷史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