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不是媳婦「忍一忍」,就能解決根本問題

婆媳矛盾:不是媳婦“忍一忍”,就能解決根本問題

01.

燕子現在幾乎每天都是以淚洗臉,在婆家這幾年流的淚比婚前三十年加起來都還多,燕子自己也說,婚後流的淚,就是婚前腦袋進的水。當初結婚時,就是圖老公脾氣好,沒想到婚後,老公的脾氣是根據婆婆的臉色來轉換的。

燕子老公當著他媽的面從來都不敢對媳婦好,也不敢違揹他媽的意思,每次在他媽面前就故意貶低燕子,不把她當回事,私底下對燕子又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一直好話勸著燕子,讓她忍一忍他媽。

燕子覺得老公也挺不容易的,有那麼一個不明事理的媽,所以在一些小問題上都讓著婆婆,可是婆婆對於燕子的妥協根本不領情,她見不得自己的兒子對媳婦好,有事沒事都要摻和一下。

老公在婆婆面前也經常給燕子臉色看,婆婆看到兒子對他媳婦不好,就更肆無忌憚了,根本沒把燕子當媳婦看。

婆媳矛盾:不是媳婦“忍一忍”,就能解決根本問題

以前婆婆在老家的時候,燕子和老公相處得挺好的,現在燕子快臨產了,婆婆就過來幫忙了,說是伺候產婦的,連頓飯都從沒煮過,燕子每天火急火燎下班回去還要煮飯給婆婆吃,如果不小心晚點,婆婆就馬上跟老公哭訴燕子如何如何虐待她。

每次老公一聽他媽的哭訴,不分青紅皂白,當著他媽的面對燕子就是一頓痛罵,事後又私底下讓燕子體諒他的不易。燕子她老公,只要是他家的問題,他媽的問題,馬上就沒原則了,總之,他媽永遠是對的,媳婦只能忍一忍。

後來孩子出生了,所幸是男孩,要不她婆婆肯定把家都掀了,但是婆婆也只有在燕子剛生完孩子那一刻是有好臉色的,整個月子裡,婆婆做飯就看心情,老公在就做飯,老公不在就不做,一整個月裡連只雞都沒買,燕子基本吃不飽,一直沒什麼奶水,燕子叫老公買些魚肉回來,要不沒吃營養的不下奶,老公自己不敢買,就拿錢給婆婆,讓她去買,可婆婆直接把錢收了,裝沒聽見。

好不容易熬到出月子了,燕子二話不說,馬上收拾東西回孃家了,老公她也不指望了,遇到這種婆婆她也妥協累了,惹不起至少還躲得起。

婆媳矛盾:不是媳婦“忍一忍”,就能解決根本問題

02.

好的婆婆有各種好法,不好婆婆就只有一種不好法,就是死命擠兌媳婦,不把她當自己人看。

娟娟與燕子相同的是,有一個如出一轍的婆婆,但不同的是,娟娟的老公比燕子她老公更像個爺們。

娟娟當年嫁給老公時,因為孃家家庭條件不錯,所以彩禮要的少,陪嫁的又比較多,但是給婆婆造成一個錯覺就是,娟娟是因為嫁不出去,才來倒貼給她兒子的,所以結婚時沒有準備新房,直接隨便鼓搗一下被褥和一些傢俱,娟娟對這些倒沒多大上心,反正嫁給她兒子又不是嫁給婆婆。

娟娟嫁過來後,婆婆一個不爽就冷言冷語地嘲諷她,一會兒嫌她煮的飯太硬,一會兒又嫌她地板沒拖幹害她摔倒,娟娟對於婆婆的無理取鬧很想直接回過去,但一想到老公平時的囑咐:讓她不要跟他媽起衝突,沒事就讓一下。娟娟就把嘴邊的話嚥下去,當作沒聽見。

娟娟沒理睬婆婆的話,婆婆覺得自己受委屈了,就更大聲了,還好老公明事理維護娟娟的,就直接跟婆婆說,這飯挺好吃的,還故意多吃了一晚。吃完飯,老公拿起了拖把,把地又拖了一遍。

娟娟老公知道,自己的媽容不下娟娟,所以就奮發努力,第二年攢夠了首付,馬上就搬出去了,省得兩邊都受苦,自己在夾縫裡怎麼做都不是。

壞婆婆隨處可見,可明事理的老公就少的可憐,所以大多數婆媳關係不和諧,就是因為男人太窩囊了,不會處事只會避事,總想著忍一忍就過去了。

婆媳矛盾:不是媳婦“忍一忍”,就能解決根本問題

03.

“你媽不容易是你爸造成的,關你老婆什麼事?你媽不容易所以你要讓你媽變的容易,讓你老婆變不容易?”

從古至今,兒子只要一看到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媽有矛盾,首先想到的是,“那是我媽,你就看在我的份上妥協一下。”

是的,妥協是化解一時問題衝突的最好方法,就不會有爭吵,所以很多女人看在老公那一副哀求的喪臉上,就服軟了,妥協了。

婆媳問題畢竟不是今天有,明天就沒有的事,今天你妥協了,明天呢,以後呢?難不成每次婆婆一刁難,你就苦水往肚裡咽,就這樣無止境地妥協下去。

你一開始的妥協,只是希望家和萬事興,哪知道自己的妥協最後竟成了婆婆欺負自己的籌碼,柿子專拿軟的來捏,久而久之,婆婆就把你的這種“懂事”當作理所當然,萬一哪天你突然不妥協了,婆婆馬上就會來個惡人先告狀,連你老公可能都會指責你:“之前不是挺好的嗎,發什麼神經啊,那可是我媽!”

然後,你就成了眾矢之的。

作為婆媳中間的中轉站,男人應該要擺正好自己為人子、為人夫的態度,能夠對不合理的要求說“不”,不要一味地讓自己的媳婦妥協忍讓,忍讓只能解決一時吵鬧,問題的本質還在,男人應該處理問題,而不是壓制問題。

“你媽是你媽,不是我媽,她挑事,憑什麼讓我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