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戒毒」螢火之光照亮浪子回歸路

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實踐表明,做好戒毒者回歸社會的幫教工作,是我們在戒毒工作中要特別關注的問題。就讓我來講一下永寧縣李俊鎮老丁的故事。

「社區戒毒」螢火之光照亮浪子迴歸路

交友不當陷險境

老丁,男,48歲,永寧縣李俊鎮某村農民。曾經的他是90年代初的“弄潮兒”,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因他腦子靈,有遠見,通過貨物運輸及溫棚蔬菜種植做的是風生水起。然而就因為有了比周圍人較好的經濟收入,在他身邊的“哥們兄弟”時不時的喊他出入歌廳酒吧,在一次應酬時抵擋不了誘惑吸上了“海洛因”,從此隔三差五地要過過癮。雖然家裡妻子也和他吵過鬧過、甚至打過架,讓他遠離那幫“兄弟”,但那些毒友像鬼魅一樣如影隨行。家裡的積蓄被老丁敗光了,身體也每況愈下。終於在一次吸毒時,被公安機關抓獲,送到戒毒所依法對他進行強制戒毒。

專幹真誠喚回頭

每一個迴歸社會的戒毒者都會存有一段“生活上的適應期”即鞏固階段。要使戒毒者能順利度過這個“適應期”,政府必須對這些迴歸者給予各方面的社會保護。通過心理脫毒和輔導鞏固,使一個完整的戒毒過程得以完成。它包括對戒毒者的接納和安置,使其順利地迴歸社會;包括對戒毒者的再教育,防止其重新復吸;包括為戒毒者升學、求職創造條件,使之最終能在社會中生存。

由於較長期的強戒生活,老丁對妻子對家庭對周圍的人和事都顯得冷漠無情,他在心裡恨自己對不起父母妻兒;恨朋友把自己誘騙墮落進毒品的世界。因為自卑消極的情緒,他多次表達了離婚的想法,可是妻子卻很堅持,要等他出來再一起奮鬥。家庭是人生心靈的港灣,妻子經常給他寫信,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兩年過去,老丁終於回到了家裡。原來種菜的土地被流轉,一下子成了無業遊民,由於鄰居、朋友、親戚都居住在了一起,老丁也是個“好面子”的人,回來後要麼待在家裡不出門,要麼出門鬼混不回家,又與毒友來往,妻子害怕他重蹈覆轍,多說了幾句,竟招來老丁的拳腳。永寧縣禁毒委李俊鎮社區戒毒康復中心的禁毒專幹和戒毒志願者們迅速行動,成立了專門的幫教小組,三番五次登門做工作。可他非常排斥,對中心的工作人員不理不睬。但禁毒專幹們卻始終不放棄、不拋棄,多次組織家庭會議,幫助老丁夫婦搭建夫妻間溝通的橋樑。通過多次心理疏導,社會、家庭的關愛和接納讓老丁漸漸樹立了走向新生的信心,有了找工作的願望。禁毒專幹們多次向他提供就業信息,安排就業援助對老丁進行就業指導。幫扶小組的每個成員就如同一隻只小小的螢火蟲,沒有太陽耀眼,沒有星星美麗,但總能在黑暗裡憑藉自身的堅強,用微弱堅毅的光芒照亮一方帶來希望。

多措並舉出逆境

一隻螢火蟲的力量微不足道,可是大家聚在一起就可以照亮前進的道路。

因為沒文化,雖然社區戒毒康復中心的工作人員多次為他介紹工作,老丁的就業還是陷入了困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為農村小城鎮建設,農民要搬進樓房,此時機遇來了。老丁和幾個朋友一合計,組建了一個裝修隊,中心的幫扶小組也積極聯繫,向李俊鎮政府領導彙報,經過協商最後同意試用老丁他們的裝修隊對農戶房屋進行裝修。為了防止老丁復吸,也為了讓用人單位放心,社區戒毒康復中心的禁毒專幹、派出所民警與鎮政府領導商量後與老丁簽訂了詳細而嚴格的協議。事實證明,他們的裝修隊不怕苦、不怕累、勞動積極認真,當年幾個人就小賺了一筆。今年,老丁承包了鎮上的12棟溫棚進行蔬菜種植,禁毒專幹聯繫鎮農業發展中心為老丁提供技術、信息支持。目前,老丁種植蔬菜已經開始銷售,第一茬蔬菜就給他帶來了三萬餘元的收入。

浪子回頭金不換

三年來,老丁默默的改變著,積極參加社區戒毒康復中心的各種活動,經常與禁毒專幹們一起和其他戒毒康復者談心。他的經歷和重新做人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戒毒者。看著他們眼中懺悔的淚水,老丁悔恨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也看到了遠離毒品、重回社會的希望,堅定了戒斷毒癮,回報社會的決心!

看到老丁慢慢找到生活的新希望,李俊鎮社區戒毒康復中心的禁毒專幹們欣慰之餘更多的是感悟: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探索無止境,需要掌握更多專業工作方法,只要用細心耐心誠心去打開戒毒康復人員的心靈,動員社會力量關心幫扶他們,他們終會邁開新生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