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冷暴力的精神虐待,不仅仅存在于两性关系

心机深沉的遣词用字,

不必弄触自己的手,

也能杀人辱人。

羞辱地位相当的人,

乃人生一大乐事。

——法国幽默大师皮埃尔·德罗日( Pierre desproges)

还记得去年年底大婚的余文乐吗?

张志明终于找到了他的余春娇,那一天,数万网友集体失恋。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可是,新婚不到3个月,香港媒体就曝出了,余文乐冷暴力怀孕妻子的新闻:吃饭时只顾自己玩手机,对妻子王棠云爱搭不理,下雨天只给自己打伞不管妻子、妻子在孕期还吸烟……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这些零散的小细节,都被媒体揪了出来,作为余文乐冷暴力妻子的证据。

我们无法评价别人的婚姻生活,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冷暴力,相对于其他暴力来说,它是潜伏最深的,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家暴行为。

根据今年3月份,杭州妇联发布的一组反家暴调研报告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认为“长期不理睬对方”不算家暴。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什么是家庭暴力?

直到看见这组调研报告,很多人此刻才明白过来,原来,经济控制,频繁询问去向、和谁见面、在干什么事等,限制与朋友、同事或家人交往等行为都是家庭暴力。

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点是,很多人对冷暴力的行为认知不足,换句话说,自己已经被“家暴”了却不自知。

习惯上,人们把暴力当做暴力,其实,嘲讽和言语打击,也是“暴力”的一部分。

在我们一般的认知中,拳打脚踢才是家暴,而实际上,家暴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平时人们司空见惯、但却忽视了,或者不易被察觉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暴力形式——冷暴力。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该当受此惩罚?

人生有些际遇令人振奋,激励我们付出最大努力;也有些令人震撼,会摧毁一切。通过精神虐待,一个人真的有可能毁掉另一个人。将之称为“精神谋杀”也不为过,相信每个人都见过某种形式的精神虑待行为,他们发生在男女、夫妻、家人之间,以及职场、社交或治政治活动中。面对这种间接形式的暴力,我们的社会往往视而不见,常以包容为借口,对其罪行默不作声。

精神虐待的危害,很适合作为电影或惊悚小说的主题,我们很清楚电影与小说中的虐待属于人为操控,但一回到现实的日常生活,我们却三缄其口,不愿多谈。

法国导演艾订·夏帝耶执导过一部电影《达尼尔阿姨》描述一个老妇人如何在精神上折磨周围的人,让观众感到饶富兴味。她先是把家中年迈的女管家恶整到“意外”死亡,观众则会想:“那是女管家自找的,谁叫她太顺从了。”接看达尼尔阿姨又把环心眼转向接她去住的侄孙一家。侄孙和侄孙媳竭尽所能取悦她,却没想到他们越是巴结,姑婆越是虐待他们。

达尼尔阿姨使出施虐者惯用的伎俩,讲起话来指桑骂槐,含沙射影,还经常说谎欺骗,以言语羞辱他人,让人无所适从。令人惊讶的是受虐者对这种操控浑然不觉,还努力地想要了解姑婆的行为,甚至怀疑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我们到底做了什么,让她这样厌恶我们?”达尼尔阿姨不会乱发脾气。她的态度虽然冷漠刻薄,倒也不至于激起周围人与她对抗,只是三不五时地耍些小手段,让人困惑不安,可也别想抓到她什么把柄。她的段数很高,轻而易举就能颠倒形势,以受虐者的姿态出现,而令她的家人成为施虑者:是儿孙遗弃了82岁的老人家,把她孤零零的丢在公寓里,只能靠狗食维生。

在这部电影中,受虐者的反应并不激烈,现实生活中可能也是如此:受虐者希望自己的善意能够软化施虑者,但事与愿违,太多善意反而变成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挑衅。

如果说这位老人家把我们逗乐并触动了我们的某种情绪,那是因为我们觉得她吃过很多苦头,所以心地才会那么坏,我们像她的亲人一样同情她,她也像操控亲人一般把我们要得团团转。电影中可怜的受害者好像笨得可以,完全不值得同情。达尼尔阿姨的行为越过分,侄孙夫妇就越是对她客气,而观众和达尼尔则都觉得他俩真是叫人受不了。

但这些都无损于以下事实——达尼尔阿姨的所作所为的确属于恶意攻击。这种攻击来自于不自觉的破坏心理,指一个或几个人针对特定对象怀有或隐匿或明显的敌意;不论如何解读,其对象都是具体、真实的目标。看似无害的字眼、指涉、推论以及非语言的暗示,确实有可能让一个人惴惴不安甚至崩溃,而周围的知情者则通常不会过问。施虐者牺牲受虐者来壮大自己,并把出问题的责任推给对方,以避开自已内心或精神上的冲突。如果责任在对方,那么就是别人的问题,自己就不会觉得不对、内疚或痛苦。这是精神虐待的特征。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这种不当的行为,但是唯有长期且不断重复发生,它才具有破坏力。任何“精神正常”的人在某些时候,例如愤怒时都不免会有虐待行为,但同样也会表现出其他的行为模式(歇斯底里、恐惧、沉溺等等),事后还会对自己的反常行为感到相当惊讶并质疑。施虐者却是以一贯的邪恶方式虐待别人,并固执地维持这种特定形式的关系,不容许有丝毫动摇。

即使他的本性一时不被察觉,也终究会在脱不了干系的情景中显现。然而,他绝无可能自我怀疑。这种人为满足自身对获得钦慕和肯定的无尽需求,一定要以贬抑他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尊,继而握有权力,由于他们不在乎与他人的关系,就不会有同理心,也不会得尊重别人。而尊重的意思是,重视他人身为人的价值,并知道我们可能带给别人的痛苦。

遗憾的是,这种容易被人忽略掉的施虐者却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领域。我们将这种施虐者的精神虐待行为称之为“冷暴力”,并在两性关系上有所提及与警惕。然而,在现实中,正如达尼尔阿姨那样的施虐者也潜藏在我们周围一样,精神虐待的冷暴力,不仅仅存在于两性关系。

夫妻间精神虐待

夫妻间的精神虐待常因为被大事化小为单纯的强弱势问题而受到否定或疏忽。精神分析简化这种现象的方式是把伴侣当作共犯,甚至要伴侣为自己的受虐负责。这等于否定了这种支配关系中的掌控空间,而它足以导致受虐者无力反击、无法自卫,也否定了精神虐待中存在着暴力的事实,并会对受虐者造成深远的心理伤害。

精神虐待的手法十分细腻,不着痕迹,旁观者容易将其解读为两人之间单纯的冲突或“打情骂销”,实际上那是企图在精神上甚至肉体上毁掉另一个人,而这种暴力的企图有时的确会得逞。

本杰明和安妮相识于两年前。当时安妮与一位有妇之夫的婚外情令她倍感挫折。本杰明嫉妒那个男人,他爱安妮,恳求她放弃这段外遇,他想跟她结婚生子。安妮轻松地与前任男友分手,她仍然保留自已住的公寓,但基本上和本杰明同居了。

从这时开始,本杰明的行为就改变了。他显得疏离而冷漠,只有想做爱时才会表现得温柔。每次安妮要求解释,本杰明却否认他的行为有任何改变。安妮不喜欢冲突,便尽量表现得开心。当她心情烦操时,本杰明似平无法了解或是没有反应。

渐渐地,安妮变得沮丧抑郁。由于两人关系不见改善,安妮也依旧对本杰明的排斥感到不解,后来他终于承认的确出了些状况,因为他受不了她心情郁闷的样子。于是安妮决定去看医生,因为抑郁显然是他俩问题的症结,她开始接受心理治疗。

安妮和本杰明是同行。安妮的经验丰富得多,本杰明经常向她请教意见,却不愿接受任何批评。“没有用,我受够了。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有好几次他借用安妮的构想,却否认她的经验对他有益。他从未对她说过谢谢。

他把安妮注意到的失误推给秘书。安妮则装作相信他,免得惹他不快。他把工作行程和生活作息搞得很神秘,但她还是无意间从朋友的恭喜中得知本杰明得到了晋升。

在公开场合,他表现得像个陌生人。某次鸡尾酒会上,他走上前与她握手,只说了声:“某某公司的某小组,您好。”然后转头就走,留下她一个人。之后她要求解释这是怎么一回事时,他含糊地说了什么太忙之类的话。

尽管安妮自已会赚钱,本杰明却反对她花钱,也不喜欢她买衣服。他要求她像个小女孩一样,把鞋子排成一排。他当众拿她摆在浴室里的瓶瓶罐罐开玩笑:“我真不懂你为什么要在脸上涂那么多东西!”

是什么让安妮还跟他在一起?

安妮自己认为,如果本杰明是百分之百的坏蛋倒也筒单,可他曾经是个温柔的情人。他之所以会像现在这样,是因为不顺心。他可以改变,因此她要改变他。她在等候时机,希望有一天那个结会解开,然后他们就能够沟通了。

她觉得自已要为本杰明的前后不一负责:他受不了看到她抑郁沮丧;她也对自己魅力不足(有一次他曾在朋友面前笑说安妮的穿着不性感)、不够好,不能让本杰明满意(他曾暗指她爱计较)而感到过意不去。

她告诉自已,跟本杰明在一起,守着不如意的关系,总比孤单一个人好。本杰明曾经对她说:“假如我们分手,我马上就能再找到对象,可是你只想一个人,就会一直单身下去。”她相信了他的话,即便她很清楚,她的人缘比本杰明好。

她也领悟到,她的父母是因为义务没有分开,他们的婚姻并不美满。她家一直处于家暴的阴影中,只是家人从不提及,才让暴力隐而不现。

正如上面的案例,在夫妻关系的精神虐待中,最亲密的另一半受虐会最严重,因为太过亲密可能使施虐者感到恐惧。自恋者掌控伴侣是为了压抑对方,同时也会害怕伴侣太靠近自己而将其制服。为维持对伴侣的全面掌控,一定得把对方锁在依赖或独占的关系里,这让深陷疑惑和内疚的伴侣无法反抗。

施虐者不言而喻的信息是“我不爱你”,却始终不明说,但又以间接的方式透露出来。伴侣必须安分,且不断因期待落空而遭受打击;施虐者也会防止伴侣有自己的想法,以免察觉到自己正在受虐。美国犯罪小说家,《天才雷普利》的作者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在接受法国媒体访问时曾这么说:“有时,最吸引我们或是我们最爱的人是很难给我们新想法的,他们如同橡胶制的绝缘体。”

自恋的施虐者令伴侣处于阴睛不定,无所适从的情境中,借以施展掌控力,让伴侣动弹不得。把伴侣圈在固定的范围内保持安全距离,可以避免被自己害怕的关系绑住。他通过压抑和制服伴侣,迫使对方从于“他人的控制”,那是他自己最恐惧不计一切代价要回避的。以自恋的施虐者为主导的情侣或夫妇,其关系可能是致命的,因为言语攻击和暗中伤人已成为惯例,且有系统。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冷暴力的本质,是对问题的回避,对人的抵抗。

最毒的男人,不是出轨、脾气差,而是没有回应,俗称冷暴力。

遇到问题,他不想着解决,而是用沉默来逃避,采取冷暴力、冷处理,他把左右沟通的路都堵死,独留你一人越过越孤独,慢慢将你“凌迟处死”。

很多关系就在这样的对峙中,慢慢地就淡了,远了,悄无声息的分开了。

而这种冷暴力的行为呢,多数是由男性发起的。因为女性通常在遭受不愉快后,喜欢通过诉说这种方式来发泄,可是男性往往把情绪闷在肚子里。

他们采取四不政策,不看、不听、不闻、不问。

无论你有多么歇斯底里,他们就是对你置之不理,把你当空气般存在,任你在爱情的难题里唱着一个人的独角戏。

特别是分手前,很多男性明明已经对对方没感觉,可就是不愿主动说分手。

这些人临到分手的最后一秒钟也要装好人,想要装着一脸无辜的样子,试图通过冷暴力的手段,将对方拖到筋疲力尽的状态,然后耗光对方全身心的爱,直到将这段感情画上句号……

男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最擅长用冷暴力来逼迫女人说分手,比如:

以前发信息是秒回,莫名其妙地,从某一天开始,每一条发送出去的信息都变成轮回。

他突然变的很忙,行踪不定,而你又经常联系不上他,他对你逐渐冷淡,逼得你不得不主动提出分手,他呢,正好把分手的责任甩给你。

结婚后,男人又擅长用冷暴力来表达愤怒,不满、反抗和漠视。就像电影《无问西东》里的徐伯常。

徐伯常在刘淑芬以死相逼的情况下,不得不与她成婚。不爱刘淑芬的徐伯常,为了宣泄心中强烈的不满情绪,在婚后对妻子长期实行冷暴力。

他们朝夕相处,却相对无言;

他们同处一室,却分床而睡;

他们一桌吃饭,碗筷却分得清清楚楚。

徐伯常像躲避瘟疫一样,躲着刘淑芬,连半句话都不肯给她。

日复一日的冷漠,让刘淑芬发了狂,但是她泼妇骂街式的打骂,哪怕是再难听的话,丈夫依然视她为空气一般,没有一丝回应。

他们虽然有夫妻的名分,但是心中的怨恨比仇人还深。

她一遍遍地哭诉:“当初明明是你说要对我好一辈子啊,你怎么就变了呢?”

最终绝望的刘淑芬,在丈夫面前,跳井而死。

刘淑芬曾对丈夫说:“外人只看到我打你骂你,却不知道,你是如何打的我。你不是用手打的我,你是用你的态度。结婚以后,我们所有东西都分得清清楚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把你的杯子摔了,你宁愿用饭碗喝水,也不愿意用我的杯子。你让我觉得,我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有句话说,冷暴力这东西,可以让你的肉体毫发无损,却可以让你的心里千疮百孔。

长期冷暴力,就是一种精神虐待,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心理谋杀。

对刘淑芬来说,她永远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一味地包容忍让。

而徐伯常呢,永远觉得是对方的错,他拒绝沟通,打击对方的信心和自尊,最后迫使对方犯错,将对方拉入深渊。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承受,并且逐渐习惯冷暴力,而在自责内疚,不断否定自己。

冷暴力的本质是对问题的回避,在沉默中对被虐者的抵抗。他企图通过冷暴力这种方式让被虐者自己去解决问题,或者达到施暴者的期望和目的。

而徐伯常对刘淑芬实施冷暴力,其实就是对这段被逼迫的婚姻一种无声的抵抗,他被迫接受这段婚姻,心有不甘,所以只能对刘淑芬实行“精神制裁”,并迫使对方屈从于他的控制力。

冷暴力的处理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其实两人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但是两人都没有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终有一天爆发了出来,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冷暴力,杀人于无形

《冷暴力》是法国临床精神学者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建立在大量心理治疗案例基础上的研究成果。

所谓“冷暴力”,即“精神虐待”,指无需通过现实中的肢体暴力,而是靠日复一日地对某一特定对象贬低、羞辱、嘲讽、排挤,而造成心理创伤。

冷暴力常见的特征包括:

1.漠不关心;

2.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

3.有意回避两人接触;

4.恶语中伤、冷嘲热讽;

5.停止或敷衍性生活;

6.对家事完全不负责任。

如果以上任何一项,正在你的身上发生,那么,你很有可能正在遭受冷暴力。

现实婚姻生活中,家庭冷暴力事件并不少见。

在对北京、天津、武汉、长沙,4大城市,2000多个家庭的调查中发现:有70%以上的家庭,有过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中国法学会就“全国家庭暴力现状”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有88%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30%出现“负气使劲关门离家而去”或“摔东西”的行为。

而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八成离婚案件都存在家庭冷暴力。

冷暴力真的很可怕,有时,甚至比武力暴力更可怕,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你这边波浪汹涌,但是对方就是岿然不动。

看似平静的生活,却足以令人发疯和绝望。对方那种无所谓把你当空气一样态度,让你憋出内伤,而且是杀人不见血的伤口。

冷暴力是怎样的感受?

哇,真的比大吵要难受很多。我们不怎么吵架,但是一吵就是这样。一人一句冷言冷语的,真的特别难受。

孤独,伤心,沉默,无奈,臭着一张脸,想表达又碍于面子不表达!

他不理你你不理他 心里的猜想越来越多 会很慌 感觉一股气憋着又不愿意拉下面子先跟他讲话

研究显示,在出问题的婚姻当中,冷漠不语比大吵大闹对婚姻的伤害更大,更容易导致婚姻破裂。

歇斯底里吵闹虽然不理性,但对方至少还有相互沟通,表达情绪的欲望,也能在磕磕绊绊中,知晓彼此的想法。

若是采用消极的沟通方式,双方都沉默不语,长期相敬如"冰"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外遇。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婚姻自然无力求生。

我们通常以为,不理不睬才是冷暴力,比如冷战。但是实际上不止如此,譬如讽刺挖苦,打击等等都是冷暴力。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个人物,人格扭曲的曹七巧,她“不让身边的任何人好过”。

她说起话来,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一样,她对两个媳妇冷嘲热讽,极尽挖苦打击之能,用“冷暴力”逼死儿媳,破坏儿女的婚姻。

最终,她的儿子和女儿,都被逼成了和她一样的疯子!

冷暴力,杀人不见血,它可以不留痕迹地让受害者饱受折磨、生不如死。

在电影《消失的爱人》白富美艾米在发现丈夫要离开她另寻新欢后,塑造了一出负心丈夫杀妻的假象,她频繁地向他人侮辱、贬低、嘲弄丈夫;并当面侮辱、贬低、嘲弄他,利用舆论媒体的片面和美国民众的愚昧,使得丈夫百口莫辩、众叛亲离、身败名裂。

由此可见,“冷暴力”不仅“诛心”,甚至“杀人”于无形。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有关于冷暴力和如何应对冷暴力的内容

1:我们通常以为不理不睬才是冷暴力,比如夫妻之间的冷战。但是事实上不止如此,诸如讽刺,挖苦,打击等等都是冷暴力。通常那些不动手,但是有意伤害别人的都属于冷暴力

2:虽然不动手,但是冷暴力带来的伤害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心情等等一切心理的反应都是我们身体反应的一部分,而且伤害是会积累的

我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对我很好,他是习惯性对别人好的。习惯性对我好,但是也习惯性“说我”。以前我一直觉得“说我”是对我好,不管是我衣服没洗,没去跑步,没去上自习,在家睡懒觉,刷网剧,摔掉什么东西,走路不长眼睛,摔了一跤,不会说话,不学人情世故。他都会说我,说我不上进,做事不上心,没有勇气,没有毅力,不争气,不行,不奋斗。而且一说就是半个小时之内的时间。

以前我觉得是真对我好,不是真对我好也不会说这些。

但是现在想想,虽然当时我们都没有意识到,但是很遗憾,这个就是“冷暴力”。

虽然当时我没有意识到,但是对我是有实实在在的坏的影响的。

虽然现在我们可以正常的交谈了,但是还是很怕他突然间就“发作”。

有一次,在他家吃饭,我不小心把碗给摔了,我看了他一眼,其实他眼里是充满善意的。

但是还是搞的我,一顿饭没吃好。

以前虽然朝夕相处,但是我觉得我很怕他。

3:冷暴力的本质是权利的泛化,一个人对一个人实施冷暴力,是因为受害的人在乎实施的人,或者是手里有受害的人想要的东西。

比如一个男人对妻子实施冷暴力,是因为妻子在乎丈夫,希望得到丈夫的呵护和爱。所以他说的每一句话,有没有说话,声音的节奏和大小,还有话中的情绪都放在心上。当他妻子感受到话中的恶意的时候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他妻子根本就不在乎他,他说破天,说不说,又伤害的了谁捏?

那些实施冷暴力的人仗着别人在乎他,非他不可,手里面捏着别人需要的东西就吆五喝六。觉得自己掌握了别人的生杀大权,要么对别人爱答不理,要么就恶言相向,甚至情绪爆棚,要吃了别人。

但是深想,这世界,谁缺了谁就活不下去了呢?

4:冷暴力是有一个过程的,甚至到最后有依赖性。施暴者在施暴的过程中,慢慢变得牛翻天,受虐者则慢慢变得弱爆了,于是就开始了。

通常意义来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同一个圈层的人,其实差别不是很大。谁说谁比谁牛多少那是假话。

但是那些实施冷暴力的老司机通常会经常在别人的事儿里面插一杠子,然后慢慢营造一种我其实比你牛逼二十多倍的意思。然后就开始冷嘲热讽,打击别人的自信。

如果遇到这样子的人,你相信他的话,而且当真了,否定自己,甚至是自责。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否定自己和自责的声音越来越大,就会掩盖了你的声音,你心里真正的声音。

于是乎,你也真的觉得他真的好棒,好棒。而自己简直弱爆了。于是乎,一个弱爆了的人依赖一个牛翻天的是唯一的出路。

一旦这种依懒性一旦形成,施暴者肆无忌惮,而受害者一脸懵逼。

5:冷暴力表现为:就是不好好和你说话,先否定你,再把你按在地上。然后进行挖苦,讽刺,嘲笑,挑拨,或者故意爱理不理。

我觉得面对否定,挖苦,嘲笑,挑拨。首先不要当真,不要自责,其次是忽视,甚至可以直接怼回去。面对长期的爱答不理的话,如果真有实际利益就去争取,实在争取不到就换人吧。

如果是父母,那么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因为改变不了的,已经形成了。给“自我”上一套保护层就好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努力的去追求的。起码家人不会发自内心的伤害自己,处心积虑的去对自己实施冷暴力。

6:如果你发现你自己是一个冷暴力的施暴者,那么恭喜你,起码你的感觉是对的,那就改变吧。要对人好,就真诚的对人好,发自内心的对人好,打心眼里对人好。

不要以“对人好”的名义骑在人家头上。

没有人天生是好人或者是坏人,只是人性中的恶我们自己必须要约束自己。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以避免被别人伤害。因为只有保护好自己,才可以保护想要保护的人。

对冷暴力说不

沉默、讽刺、谩骂等等,是冷暴力沟通者的终极武器。有时候,无论受虐者多么诚恳地请求沟通,永远都无法走进施虐者的内心,反而会被施虐者抓住弱点,再次冷酷地攻击。

而这种杀人不见血的冷暴力广泛存在于婚姻、亲子关系、职场和社会中,施虐者披着亲密关系的外衣,肆无忌惮地深入受虐者的生活,使其成为自己精神虐待的猎物。

弗朗斯.伊里戈扬写的《冷暴力》一书中说:“小心最亲近的人,他们会温柔地给你一刀。”

日常生活中,蓄意的冷暴力和精神虐待还是少数,更为常见的是无意识的伤害。冷战,冷嘲热讽,指桑骂槐,这些以爱的名义而施展的冷暴力和精神虐待,同时伤害了自己和身边亲近的人。

我们自己,有时是施虐者,有时是受虐者。

在夫妻关系中,严重的家庭冷暴力,不仅会让夫妻双方两败俱伤,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

有一个网友小维曾描述过她的情况,她的爸妈吵架之后,就是谁也不和谁说话,冷战,持续性的冷战,吃饭各自吃自己的,睡觉也分开睡,这种死水一样的家庭环境,让她感觉特别压抑。

直到小维长大,父母这种冷战的沟通方式仍未改变,小维发泄的方式就变成了自残,她拿小刀在自己身上划出一道道血痕,看见血出来她就特别开心,最后小维患上了抑郁症。

在网易的一期调查数据里,超过50%的女性,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从伴侣的“冷暴力”的阴影中走出来。

冷暴力的的影响,远远比我们想象中大。

所以,我们要敢于和冷暴力说“不”。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僵局,化解冷暴力呢

我们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护自己的需求,停止讨好施虐者。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感情是平等的,而不是一味地降低自己底线。

第二、不要被对方的情绪引诱。最忌讳的是比赛谁更沉默,两个人都闷在心里,只会憋出内伤。

第三、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沟通是一种情商,更是一种能力。恰当的方式、合适的时机、正确的语气都很重要。不要太含蓄,或者拐弯抹角,只需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对方猜你的心思,或认为即使我不说,他也应该知道。

比如和对方说:“我一个人看电影很寂寞,如果我们一起看的话,我会很开心。”

这样即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又为对方提供了可以解决方案。

第四、寻求外界帮助。必要的话,向亲友或专业人士求助,一起分析对方冷暴力背后的多种可能性,以获得更多的选择。

第五、和施虐者划清界限,制定离开计划。如果对方言语上攻击你,对你不尊重,安静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婚姻带来的是一种不言明的折磨,是痛苦,是怨恨,那这样的婚姻,还不如不要!

余文乐:对怀孕妻子冷暴力、摘婚戒!一种可怕的精神虐待!

如果察觉到冷暴力存在,就要勇敢面对,寻求改变。如果对方不肯改变,那么就要考虑这段关系是否要继续了。

与其在一段让自己身心俱疲的婚姻消耗生命,倒不如学会及时止损,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过去做一个告别,才不至于把将来也赔进去。

婚姻散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千疮百孔的婚姻,你早已丧失了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在此,也想对男人们说一句,请爱的坦荡真诚一点,如果真的要分手,请不要用冷暴力说分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