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玩手機被批評跳河輕生,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該怎麼管?

中學生玩手機被批評跳河輕生,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該怎麼管?

策劃劉冷絲

欄目絲說大學校園

四川綿陽一中學男生放暑假在家整天玩手機,父母是在看不過眼後批評了幾句,這個熊孩子居然跳到河裡尋死覓活,幸好被過路人及時發現報警,這才避免了一場悲劇。

中學生玩手機被批評跳河輕生,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該怎麼管?

緊急援救跳河輕生的男孩

中小學生絕大部分是未成年人,教師和父母的管教跟得緊、管得嚴,如果是大學生呢?君不見如今的大學課堂上,滿眼都是玩手機的學生,北大清華這樣的高校課堂也概不例外。

怎麼管管大學課堂上的“手機控”?這是一個問題,還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有一個事實不容迴避:大學生對在什麼課上玩手機是有所選擇的,其選擇的標準基本上都是自我感覺該課程不重要或教師上課時照本宣科,平淡無味,沒有吸引力,由於覺得上課無所收穫,感覺百無聊賴,這才用玩手機來打發時光。因此,這給我們大學教學提出了一些新問題。

中學生玩手機被批評跳河輕生,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該怎麼管?

地鐵上的手機一族

課堂上“手機控”現象,一些高校也相繼推出了在課堂上控制使用手機的舉措。比如,有些高校採取上課時要求學生統一將手機上交,課後發還給學生,以此確保學生上課時不受手機的干擾。很多高校把課堂上玩手機與學生平時成績掛鉤,上課時發現學生有玩手機現象,扣除其相應的平時分,並最終計入其期末總成績。還有一些高校甚至做得更絕,在上課期間對全校範圍內的手機信號進行屏蔽,以防止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

這些舉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但從長遠來看,很難杜絕課堂上的“手機控”現象。這一方面是由於上述措施的採用,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技術支持,這些措施能否持久,是否會在手機使用上出現因噎廢食現象,值得思考。

中學生玩手機被批評跳河輕生,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該怎麼管?

候車室裡玩手機

學校一味地採用“堵”的方式,在某些時候確實能夠對“手機控”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過度關注於學生課堂上玩手機的問題,還有可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堂教學本身引開,從而沖淡學生對教學本身的關注。另外,強制切斷學生與手機的聯繫,還有可能使學生在上課時出現情緒化,甚至出現逆反心理,這樣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恐怕更難達到。

大學教學在課程設置上如何做到科學化,這關係到課程體系建設是否合理。當前,一些高校由於過度擴招,師生比嚴重失調,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很多高校為解決這個矛盾,在課程設置上加大公共課的比重,或者實行大班教學,有的一個班甚至達到數百人,這樣雖然解決了教師短缺的問題,但教學效果很難達到預期。

中學生玩手機被批評跳河輕生,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該怎麼管?

大學課堂裡的玩手機

高校任課教師是解決課堂手機控的一把鑰匙,也只有這把鑰匙到位了,手機控的問題才能解決。

既然教育和教學強調以人為本,那麼,這體現在大學課堂教學上,就一定要強調以學生為本——課堂教學要圍繞學生來開展,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中心,教師在這裡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做好課堂上的引導工作。

不得不隨後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話——教與學是對立統一的關係,教學活動是通過教師教、學生學實現的,其中教是主導、學是主體。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喜歡唱獨角戲,教學中把自己作為絕對的權威,忽略學生的感受,不管學生是否有興趣,在不在聽講,能否有收穫,總是滔滔不絕,盛氣凌人。

中學生玩手機被批評跳河輕生,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該怎麼管?

中國孩子喜歡玩手機

中學生玩手機被批評跳河輕生,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該怎麼管?

外國孩子也喜歡手機

因此,現在管理大學生課堂手機控,應當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從尊重學生人格和發展學生個性上人手,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在教學中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時時感覺到自己是教學體系中的一份子,而非課堂上的一個匆匆過客。

中學生玩手機被批評跳河輕生,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該怎麼管?

敬告|本文如有錯漏,作者將在跟帖中及時更正,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