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逃廢債將入徵信 網貸族趕緊把「節操」撿一撿

對於網貸,小編曾經聽過一句話,“一入網貸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

現在,小編恭請各位有欠款的還是把“節操”撿一撿吧!

為打擊借款人的惡意逃廢債行為,8月8日,全國互金整治辦正式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惡意逃廢債將入徵信 網貸族趕緊把“節操”撿一撿

惡意逃廢債將入徵信 網貸族趕緊把“節操”撿一撿

通知要求各地根據前期掌握的信息,上報借本次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下一步,全國整治辦將協調徵信管理部門將上述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對相關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

網貸終於入徵信 處理惡意逾期“正門”已開

近期,P2P網貸行業流動性吃緊,機構風險頻發,一定程度上與逃廢債現象有關。一部分有能力還錢的借款人惡意逾期,等待網貸平臺資金鍊斷裂倒閉,從而逃避還款義務;而另一部分不懂法的借款人以為平臺倒閉了就不用還錢了;甚至有借款人潛入投資人群裡,惡意煽動情緒,製造恐慌,嚴重侵害了投資人利益。特別是對那些業務合規的頭部平臺來說,其中很大一部分風險來自於借款人的惡意逾期。

而產生這種現象的核心原因,還是網貸借款人的違約成本太低。

違約失信的成本低是因為要認定、懲戒的成本太高,而失信懲戒來得慢,手段少。

曾經受人唾棄的暴力催收在輿論的譴責和監管的關注中,逐漸偃旗息鼓。但成熟的替代品沒有跟上,這導致很多有還款能力、還款意願不足的借款人,成為“老賴”。

惡意逃廢債將入徵信 網貸族趕緊把“節操”撿一撿

通知的出臺,是監管部門從國家層面開始對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與治理,也是對行業的扶持。對P2P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此外,信息上報,也有利於整治辦掌握全國各平臺真實逾期情況。

統一徵信 從根本上杜絕暴力追債

據媒體消息,2017年6月至11月,發現違規催收1000餘萬次,施害人79萬,受害人92萬。涉網絡催收的負面輿情新聞1萬多條,已致20餘人死亡。從某種程度來講,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暴力催收給社會帶來的危害。

萬通融資認為,催收行業在國內之所以會被汙名化,一方面是我國徵信體系不完善,部分用戶信用缺失,催生了較高的壞賬和逾期比例,促成了不良催收;另一方面,互聯網小貸行業中確實有“害群之馬”,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無牌照的小貸公司年利率遠遠超過24%,為回籠資金,採取暴力催收手段。

若想杜絕暴力催收,首先需要法律法規和行業公約作為支撐。研究表明,在一些徵信體系發達的市場中,網貸平臺的違約率並不高,暴力催收也鮮有發生。萬通融資認為,從根本上來說,規範催收行業需要加快推進信貸徵信體系建設,建立金融業統一徵信。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被廣泛使用於徵信體系建設,我們有理由相信,遊走於灰色地帶的催收行業也會逐漸走到陽光下,併成為推動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深圳互金協會公佈9名逾期借款人信息

通知一出,各網貸機構積極響應,深圳互金協會於8月9日晚間發佈了督促P2P平臺借款人積極履行還款義務的通告,並公佈了9名逾期履行還款義務的個人借款人信息。

通告稱,此次公佈的9名逾期借款人信息系向會員單位收集的部分借款人逾期履行還款義務的相關信息,並進行了核實和脫敏處理。

惡意逃廢債將入徵信 網貸族趕緊把“節操”撿一撿

根據我國《刑法》、《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的規定,借款人故意拖延、無理拒絕履行還款義務將可能遭受諸多限制。

一旦被定性為“老賴”有多難受,請猛戳萬通融資此前發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