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汉服势在必行,为何总有人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靠得住吗

文化杂谈:为何有人反对复兴汉服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汉服却有一个十分尴尬的存在,他的传统服饰曾经被灭绝过。

公元1645年,清军入关以后,十分野蛮地提出了“剃发易服”,要求全体中国人必须要变更自己的发式、毁灭流传了数千年以久的服饰,改剃阴阳头、穿满服。此举是对汉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赤裸裸的践踏,是对汉民族尊严的一次严重的挑衅。无数人因为发型和服饰的问题,而死于清军的屠刀之下。

恢复汉服势在必行,为何总有人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靠得住吗

民族的屈辱史——剃发易服

由此可知,汉民族的服饰的消亡并非是正常状态下的优胜劣汰,而是非正常的被野蛮而残忍至极的异族政权灭绝了。时至今日,汉民族的有识之士们提出恢复汉服,那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却总有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反对这一运动,他们给出了种种理由,笔者都认为是极端错误的。

首先是破坏民族团结说。很显然,复兴汉服,必然要揭示出那段血腥的历史,那是汉民族的亡国史、屈辱史和血泪史。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汉族和满族同属一个中国,应该以大局为重,不应该再提那段不和谐的历史了。

这当然是谬误至极的。“人血不是水,滔滔汇成河”。对一个民族来说,同胞的生命是无价的。历史上的清廷野蛮残忍地杀害了数千万无辜民众,这当然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一定要将那些屠杀我们同胞的刽子手们送上历史的审判台,将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不是任由他们逍遥法外。如果我们连同胞的生命都不尊重,谈什么复兴中华?

历史上的清廷的罪恶,当然不必由现在的满族同胞来背负。如同现在的日本人民不需要背负侵华日军的罪行一样。但历史就是历史,不能因为维护中日友好就刻意去淡忘日军侵华的那段历史;同样的,也不能打着民族团结的幌子,去刻意隐瞒那段历史。如果连我们的同胞的生命和尊严都可以践踏,你真的以为人家真心想和你团结吗?民族团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尊重史实和双方的生命尊严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欺骗和隐瞒的基础之上。

其次许多人认为复兴汉服是作秀。这更是一种误解。由于汉服的消亡是在几百年前,当然会和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有所冲突。所以许多人认为不实用,不好穿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只要经过一定程度的改良,既可以保留汉服原有的华贵的特点,也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完全可以做到一举两得。

再次,许多人认为那是古人所穿的衣服。现代人再穿这样的衣服,是守旧,不与时俱进。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复兴汉服不是守旧,而是复兴。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载体,就拿我们中国的别称“华夏”说起,《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恢复汉服势在必行,为何总有人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靠得住吗

复兴汉服,势在必行

也即是说,汉服代表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复兴汉服,不是守旧,也不仅仅是复古,而是复兴一种民族精神,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和家园。

第四,有许多老辈人认为汉服即是“寿服”,那是死人穿的,活人穿着是不吉利的。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因为在清朝两百多年时间里,汉服是禁止活人穿着的。至于乾隆帝在宫中作秀穿着,那是他的特权,无人敢于干涉。他能穿,别人也不能穿、也不敢穿。而我们民族又是一个尊重祖先的民族,认为死了以后,不穿着本民族的服饰,对祖宗来说,是不敬的。而清廷也似乎特别“开恩”,“恩准”国人在死后享有穿着本民族服饰的。久而久之,汉服成了寿服。其实只要弄清楚了这一点,知道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时至今日,造成这一误解的罪魁祸首早已不复存在,我们当然可以大大方方地穿起汉服来了。

恢复汉服势在必行,为何总有人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靠得住吗

乾隆着汉服图

第五,有些所谓的“文化大师”、“含泪专家”竟然说恢复汉服是恐怖主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复兴汉服,完全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没有任何人强迫你去穿。你愿意穿就穿,不愿意穿就不穿。而且我们也只建议在盛大的场合,比如祭祀和婚礼等正式场合穿,并不建议在所有场合都穿着汉服,怎么就成了恐怖主义了?既然日本有和服、韩国有和服,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以西方服饰为主,而是在正式场合中才穿这些服饰。为何他们可以,而我们民族却不可以呢?这显然是典型的双重逻辑!这些所谓的专家,逻辑错误百出,当真是贻笑大方!

恢复汉服势在必行,为何总有人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靠得住吗

汉服之美,光彩夺目

所以,那些反对复兴汉服的所谓理由均不成立。汉族,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和众多的人口,我们当然有理由要求恢复自己的民族服饰,这不仅仅是一种民族尊严,也是为了整个中华的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