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剛曝光條重磅消息北約不由得膽寒

俄羅斯剛曝光條重磅消息北約不由得膽寒

國家利益是決定國際關係的根本原則,雖同屬資本主義國家,但由於在多個方面的利益屬性存在較大差異,美俄兩國一直在明爭暗鬥。依靠兩次世界大戰大發橫財,再加上科技的力量,美國已然發展成當今世界唯一超級的大國,軍事國防力量相當雄厚。反觀俄羅斯,核武器一直讓歐美國家膽寒,在常規武器上尚不能匹及,但繼承了前蘇聯絕大部分工業體系的的軍工基礎還是相當強大的,俄羅斯專家也一直在追趕差距,近日其又一項大工程準備上馬。

6月4日的最新消息透露:俄羅斯總統下屬通用航空發展問題委員會委員尤里?瑟特尼克在接受“莫斯科在說話”廣播電臺採訪時稱:俄羅斯有可能以新品牌恢復安-124“魯斯蘭”運輸機生產。據悉,按照目前的國際規則,如果俄羅斯不對這款飛機做實質性的改變,那麼就會延用“安-124”的品牌。但現在莫斯科將做重大改變,所以將改用另一個品牌。關於具體改變,他透露計劃升級航空電子設備和起落架構造,發動機也將被更換。

說白了,安-124的基本原型還在,但性能配置將大變樣。而這一消息,恐怕是北約最不願聽到的。我們用一組數據簡單介紹下安-124,全稱安-124-100“魯斯蘭”運輸機,早在1972年2月,前蘇聯政府就決定了安-124項目的研製,當時的蘇聯在美蘇爭霸中處於攻勢,動用了很多技術資源上馬該項目。1982年12月26日第一架原型機首飛成功。1985年7月26日,安-124承重了171219千克的物資爬升到10750米高空,打破了21項世界紀錄。

俄羅斯剛曝光條重磅消息北約不由得膽寒

安-124是獨特的雙層機身設計,上層是駕駛艙、休息室,下層單獨開闢出來作貨艙,如果算上裝貨坡道的話,僅貨艙的長度就有43.45米,如此巨大的空間讓它可輕而易舉裝載各種軍用物資,甚至米格-24直升機也是小菜一碟。其在車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批量生產運輸機,是由烏克蘭基輔的安東諾夫設計局負責的。由於設計精密工藝複雜,再加上90年代的蘇聯內憂外患,這種空中巨無霸共生產了30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接管了27架。戰機性能強大,俄羅斯一直在試圖重啟該項目。俄烏兩國克里米亞危機後,兩國航空技術的合作被迫中斷,2017年11月,航空業的一些內部人士表示,俄羅斯正在與烏克蘭就恢復延長安-124的適航性合作進行談判。而安東諾夫設計局也表現出可能延長與俄公司進行戰機適航性的態度。

俄羅斯剛曝光條重磅消息北約不由得膽寒

最近俄羅斯克裡米亞大橋的開通又使得兩國關係跌至冰點,一些美國媒體甚至鼓動烏克蘭使用戰鬥機攻擊大橋,莫斯科方面也毫不手軟霸氣回應S400已部署到位。北約的攪局顯然又影響了安-124的研製,再加上這兩天北約使出組合拳。6月3日,北約計劃創建3萬人的預備役部隊防備俄羅斯威脅;而一年一度的的“軍刀出擊”北約聯合軍演也在俄歐邊境緊鑼密鼓地籌備,據悉將有19個國家的1.8萬名士兵參加。

面對歐美國家的咄咄逼人,俄羅斯決心加快武器裝備的更新,除了前兩天上馬第五代核潛艇項目,對戰略火箭軍進行現代化換裝外,近日重啟的安-124項目,也表明了俄羅斯排除萬難發展國防的決心。而素有戰鬥民族之稱的北極熊一旦被惹毛,讓北約認慫膽寒也是分分鐘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