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要打造第二条“护城河”?

西安要打造第二条“护城河”?

如果说,西安浩瀚千年的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的魂,那李白笔下“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的滔滔渭水便是这座城市的魄,是它们让这座城市得以大气从容、静谧灵动。

几千年来潺潺渭水横贯关中平原,孕育出富庶的“八百里秦川”,被称为陕西的“母亲河”。

谁又能料到曾经沃野千里、水碧浪青的渭河,会变成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关中下水道”。

“下水道”变身城市生态长廊

西安要打造第二条“护城河”?

1401—2010年,渭河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成为典型的洪水灾害多发区;河道内因采砂形成多处沙坑和沙堆,部分河段垃圾乱倒现象严重,滩地耕作管理无序。这条满目疮痍的母亲河,正在用即将枯竭的生命等待着“救援”。

西安要打造第二条“护城河”?

▲渭河河堤走廊 | 图来源网络

渭河仅西安段就全长140.6公里,需要治理的岸线更是长达184公里,涉及周至、鄠邑、沣东新城、未央、经开、灞桥、高陵、临潼等区县和开发区。

渭河西安段的环境治理还要追溯到2008年10月29日,这一天西安段综合治理工程正式拉开号角。过去几年渭河西安段的治理有目共睹,特别是2016年渭河南岸河堤路的通车,已经成为西安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为进一步保护渭河沿岸生态环境,8月16日,西安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设立西安市渭河生态区的通告,禁止在渭河沿岸修建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及房地产项目。

西安要打造第二条“护城河”?

▲网络截图

据了解,西安市渭河生态区位于渭河西安段。

纵向范围包括:南岸西起周(周至)—眉(眉县)交界,东至临(临潼)—渭(渭南)交界(不含咸阳段);北岸西起秦(秦汉新城)—高(高陵)交界,东至临(临潼)—渭(渭南)交界。

横向范围为:沿渭河两岸堤防向外按照城市核心区200米、城区段1000米、农村段1500米进行控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自古居所便有依山傍水之说,因此想要在渭河沿线修建高档住宅小区或是酒店的商贾们早已是蠢蠢欲动,此次对渭河两岸堤防的严格控制,无疑是不想让渭河重蹈秦岭别墅的荒唐覆辙;当然更有对绿水青山的无限往之。

西安要打造第二条“护城河”?

▲灞渭入渭口堤防交通桥新姿 | 图来源崔林涛

据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负责人介绍:渭河西安城市段沿岸将形成“一带、五段、六区、六节点”的景观布局。未来的渭河将建成59.28公里生态堤防,堤外200米范围共1.2万亩景观绿化带,修建4处人工湖,形成2.43万亩城市水景观,利用渭河天然河道恢复形成5.4万亩湿地。

如今,站在渭河西安城市段南岸大堤上放眼望去,一面是绵延不息、清水荡荡的渭河,一面是鸟语花香、绿树掩映的堤岸,宽阔的堤坝就像一个伸开了双臂的巨人,护佑着西安城。

大西安的“泰晤士河”

西安要打造第二条“护城河”?

能拥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幸运。伦敦与泰晤士河,巴黎与塞纳河,维也纳与多瑙河,布拉格与伏尔塔瓦河……

这些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脱颖而出的河流,无论是谁都可以书写成浩渺的文学巨著,只因为它们见证着城市的时代变迁。城市因它而变得妩媚、灵动,它又因城市更富文化气息,最终让自己和城市浑然融为一体。

永康书记曾说,“渭河会像上海的黄浦江一样,成为大西安的城中河,成为大西安的城市新地标”,自从西咸新区并入西安之后,大西安的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其“北跨”渭河发展已成事实。

西安要打造第二条“护城河”?

▲西咸新区渭河生态景观带 | 图来源网络

作为渭河河长的永康书记还明确指出,要加强渭河文化生态旅游带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交通规划等功能定位,打造大西安最具特色、最具活力、最具文化底蕴的城市名片。

展望未来,渭河生态区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西安的整体环境,成为北跨路上的重要区域,大西安也将形成“东连临潼、西接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的发展新格局。由此可见,渭河便是北跨战略的重中之重。

如今,随着西咸新区并入西安版图,渭河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城中河,西安也将从此进入“渭河时代 ” !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西安将以渭河贯穿东西为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渭河生态带、景观带和沿渭河高端产业带。

西安要打造第二条“护城河”?

▲渭河河提西安段景色 | 图来源网络

而市政府的北迁无疑带动西安经济中心的北移,在大西安背景下,“经开区+高陵组团+临潼组团+航空基地+阎富板块”合力组成的万亿级工业大走廊,更是成为西安北跨渭河发展的重要步骤。

毋庸置疑,渭河西安段南岸综合治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渭河北岸的治理效果明显逊与南岸,想要让渭河真正成为西安的城中河,重现《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渭河名句,仍需付出诸多努力。

期待这条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生态带,与秦岭一道成为大西安全体市民的“都市会客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