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在安徽省滁州市内西南,是国家5A级风景区。它位于安徽省东部,距南京48公里,距合肥130公里,距蚌埠坐动车也就28分钟的行程。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来到琅琊山下,只见琅琊山不高,景色清幽秀美,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树木。沟壑谷深,泉水畅流,咚咚作响。林木葱茏,花草遍野,鸟鸣不绝。正如《醉翁亭》中所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醉翁亭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小巧玲珑。亭前有两道酒瓶状的溪流清澈透明。院内种植的翠竹芭蕉树更增添无限生机,使千年的古迹焕发出青春。亭子两侧写有楹联一幅“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园林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总面积近千米。园内建有醉翁亭、宝宋斎、古梅亭、怡亭、影香亭等,形态各异,互不雷同。景区边建有欧阳修纪念馆。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欧阳修被贬滁州的时候尽管才三十九岁,却颇喜欢与年轻人来往,尽管有诸多随从,但《醉翁亭记》中说自己“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但“苍然白发,颓乎其中”的老态似乎不应该出现在那个年龄,是否与受诬被贬的心态有关?但纵观亭记全篇,却找不出什么颓废的文锋。。醉翁亭内刻有苏轼的手书“欧文苏体”《醉翁亭记》真迹。笔锋犀利,形态优美,叫人拍手称绝。文人墨客像韦应物、辛弃疾等都留有墨宝手迹。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当年,欧阳修在醉翁亭附近手植梅树一株,或许是在表明自己的心志吧。后人在树后山边建“古梅亭”,树前水中造“影香亭”,还有览余台、怡亭等,皆为赏梅的好所在,一株普通梅树因是名人手植而被瞻仰了千年,说好听的是“爱屋及乌”、讲难听的就是“鸡犬升天“了。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园中还有座很有意境的“意在亭”,最早为明嘉靖四十年(1561)南太仆寺少卿毛鹏建“皆春亭”,万历三十一年(1603)滁州知州卢洪夏在皆春亭四周凿石引水,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场景建“曲水流觞”,是游人戏水饮酒的场所,后人仿照苏州园林建筑格调重建“皆春亭”,并改名“意在亭”。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亭外斜对面有一立石,上面的“琅琊山”三字为乔石所提,旁边为一条青石铺就的古道,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口罩没见“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但“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的游人的确不少。

古道两边古树参天,一路上坡却突然苍山横卧,一座青石砌成的拱形门楼镇于两山之间。穿过门楼是一路下行,从亭台楼榭、小桥池水的深秀湖前走过不久,就到了琅琊古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作为佛教圣地的琅琊寺据记载最早为唐大历六年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山僧发琛所建,现存的大雄宝殿则是民国五年的建筑,另有千尊玉佛殿、弥勒殿、雪鸿洞、放生池、明月观、三友亭、濯缨泉、藏经楼等。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寺范围内,有唐代以来石刻有一一七方,其中唐代画圣吴道子的观音石刻像和《金刚经》碑最为珍贵,都是镇寺之宝。那观音石刻像被誉为“眉目津津,向人欲语”的衡世绝笔,原置于琅琊寺东北的观音殿中,后来殿毁于兵火,乃移至琅琊寺嵌于大殿外后墙之上;同一面墙壁上的《金刚经》塔形石刻碑为明万历己未年(1619)滁人杨大化敬勒,碑文由其子杨桂秋所书,文字布局巧妙地构成一个完整的塔形,一部《金刚经》自塔刹至塔底正好书完,字为蝇头小楷,自上而下无隔无逗一气到底,迄今近四百年字迹仍,为中国现存碑刻中的珍品。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寺以东为道教遗址“无梁殿”,亦称“玉皇殿”,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亦有人人认为是东晋所建,民国十七年版的《琅琊山志》载“俗云东晋琅琊王驻跸于此所建筑,究竟不知何时所建造”。无论哪种说法正确,该殿初建时间都早于琅琊成寺之时。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寺以西有条笔直上山的石阶路,气喘吁吁爬到山顶的地方被叫做“南天门”,有一片道教建筑,主要是由会峰阁和碧霞宫组成。会峰阁是琅琊山景区内最高的建筑,二十多年前在明代会峰亭的残基上所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琅琊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陶醉无数游人

再阅《醉翁亭记》中的字字句句,细细品味,身历其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而乐也。”

山水有情,酒水唯美。酒能助兴,酒能产生灵感。无怪乎,太守能写出光彩照人的篇章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