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價值觀和順風車漏洞,一直在傷害女乘客

滴滴的价值观和顺风车漏洞,一直在伤害女乘客

被免職的滴滴順風車總經理黃潔莉,曾經介紹過順風車的定位:

過去你每天在路上兩個小時,對於你的人生來說是消耗,但現在通過順風車你可以認識比較靠譜的人,獲得好的社交體驗,它就變成了一種收益。

這是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一個場景,就像咖啡館、酒吧一樣,私家車也能成為一個半公開、半私密的社交空間

這是一個非常有未來感、非常sexy的場景,我們從一開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這個方向打

這就是為什麼距空姐打車遇害僅3個月,滴滴順風車敲敲公開了乘客隱私信息的原因。

1

滴滴順風車提倡坐車交友

滴滴之前壓根沒把乘客的生命安全當回事,更何況那些對他們來說不痛不癢的“司機騷擾乘客”,“恐嚇乘客”等行為。

在滴滴的戰略決策中,高層管理提倡把順風車打造成一個“一邊坐車,一邊交友”的社交產品。

但這個看似與時俱進的決策,一直在傷害越來越多的女性乘客,縱容順風車司機的不軌目的。

一、滴滴為什麼要在順風車支付系統中設置免單選項?

乘客坐順風車抵達目的地後,司機可以選擇一個神奇的“免單”選項,乘客將收到一筆退款,也就是上車時支付的打車費。

推出免單選項,我總結出這三種原因:

1、由於司機原因,乘客沒有到達目的地。而乘客已經預付款了,司機就可以選擇免單;

免單可以用在熟人坐車時,司機選擇免單,乘客(朋友)不用花錢。

3、免單可以用在司機和乘客聊得來的情況下,司機可以用它來增進彼此感情。

最應該注意的是第三種原因,司機如果希望和乘客發生點什麼,就可以使用免單功能。實際上是滴滴主動提供了免單功能,助長了司機想和乘客發生點什麼的不軌意圖。

一個小姐姐在某論壇發帖,坐完順風車收到了退款通知。她一臉懵逼,不知道司機為什麼要免單。

滴滴的价值观和顺风车漏洞,一直在伤害女乘客

也就是說,乘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會被司機免單。這會給乘客造成心理負擔,為什麼不收我的錢?下次坐他的順風車,會出現什麼事情?

而滴滴的產品規則是放任這些事情出現的。

根據滴滴曾經公佈的大數據分析得出,男車主願意給女乘客免單的比例達67%,是男乘客的2倍,晚上22:00-23:00是一天中最容易發生免單的時間段。

滴滴順風車曾經用“你有短裙,我有暖風”這種性暗示的詞語推廣免單功能;用“為她免單,我願意!”強調社交目的。

滴滴的价值观和顺风车漏洞,一直在伤害女乘客

還有更加奇葩的廣告:

● 碰巧來到你的城市,碰巧和你順路,你碰巧喜歡我,而我也碰巧暗戀著你。

● 當你打開車門,焦躁一秒變嬌羞,突然覺得一直單身都是在等你。

滴滴的价值观和顺风车漏洞,一直在伤害女乘客

不排除這些現象出現的可能性,但是用這些小概率現象來宣傳順風車,是不合理的。

強調男性司機搭載女性乘客,還能談個戀愛,脫個單,這是漠視了女性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

女孩子們什麼時候要靠坐順風車脫單了?

滴滴順風車的產品理念營銷廣告,實際上是鼓勵心懷不軌的司機把滴滴當作約炮軟件。

二、司機對乘客的評價選項很“人性化”

滴滴順風車司機在接單時,可以看到其他司機對乘客的評價,比如信任值、標籤等,留言等。

滴滴的价值观和顺风车漏洞,一直在伤害女乘客

通過這些標籤,滴滴順風車司機在女性乘客上車前,就已經知道女性乘客顏值爆表、聲音甜美、優質優雅這些大概情況了。

滴滴順風車的數據庫中收錄了“這個美女不一般”、“皇上我想你”、“美女晚上約嗎”、“春風十里不如你”等具有挑逗性的形容詞。而且數據庫中的詞語還會不定期更新,如果用戶願意,還可以自己形容詞。

滴滴的价值观和顺风车漏洞,一直在伤害女乘客

三、乘客只是坐車,滴滴為什麼要顯示乘客的性別相貌身材?

互評體系應該是可以給乘客司機相互選擇提供參考,這本來是件好事。

司機可以評價乘客“準時”、“禮貌”、“文明”、“支付快”等與乘車相關的詞語。

而有關女性樣貌、身材、打扮等個人隱私,這些和乘車無關的評價不應該顯示,這些評價反而會給乘客帶來安全隱患。

上次五月份空姐遇害事件發生後,滴滴開始整改隱藏了乘客性別和頭像,但是沒過多久,滴滴又悄悄顯示出了用戶性別。

有微博網友在8月22日評論:“滴滴順風車悄悄眯眯地又顯示性別、頭像等信息了,不過可以自己選擇公開還是隱藏。”

有知乎網友在8月25日晚間評論:“直到8月24日還能看到自己要拉的乘客是女性。但現在滴滴順風車又把性別顯示關了。”

滴滴順風車甚至在篩選乘客的選項中專門提供了性別一項,給予了司機按性別挑選的權利。

2

順風車和快車對乘客而言都是打車

雖然順風車和快車同為滴滴旗下,但運營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 順風車是私家車輛,不受政府監管;快車是運營車輛,受到政府監管。

● 順風車是接單模式,司機可以主動挑選乘客;快車是派單模式,司機無法挑選乘客

● 順風車司機接單目的性複雜;快車接單主要為了賺錢

● 順風車路途較遠,可以藉口搭人改變路線,乘客有安全隱患;快車路途較近,不能隨意改變路線,乘客安全隱患低

● 順風車司機是個人用戶,和滴滴沒有僱傭服務關係;快車司機相當於員工,和滴滴有僱傭服務關係

滴滴的价值观和顺风车漏洞,一直在伤害女乘客

有人承接各類接單洗白服務

但實際上,乘客沒必要理解產品的邏輯,很多乘客也無法理解這個邏輯。

乘客只需要知道基本的流程:乘客用滴滴叫順風車,順風車司機是滴滴提供的,乘客通過滴滴把錢付給了順風車司機。

但是對滴滴公司而言:乘客坐順風車,是和車主產生交易關係(在市場上這種屬於黑車),滴滴只是作為工具收取一定信息服務費。

通過快車和順風車的區別對比,明顯可以看出坐順風車會暴露更多的安全問題。

但滴滴的運營資源當然是偏向內部快車,順風車只是順帶著做的。

這種矛盾必然會滋生一些問題。

3

客服系統重大缺陷

1、受害者好友曾經多次聯繫滴滴平臺客服,但滴滴一線客服稱,一線客服沒有權限,將有相關安全專家介入處理此事,會在1小時內回覆。

2、隨後滴滴平臺反饋熱線(95066)來電,表示已聯繫上司機(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表示受害人沒有上車。

3、根據溫州警方發佈的公告稱,受害人親友報警後,永嘉警方和樂清警方分別嘗試與滴滴平臺溝通,後無果。

4、在警方第三次要求下,滴滴平臺才提供了司機車牌號及相關信息。

5、警方三次向滴滴索要信息,耗時92分鐘。受害人親友從第一次和滴滴客服溝通到得到確定,耗時151分鐘。

這些情況暴露了滴滴順風車客服系統存在重大缺陷:

1、乘客人都失聯了,還要用過繁瑣的流程制度來處理,在面對這種突發狀況時,滴滴應該備有緊急應急預案,面對什麼樣的問題應該立即響應。(不止是順風車,快車也同樣會出現這種狀況)

2、作為一個正常的人來說,都應該知道乘客失聯後,無論如何都不能聯繫司機。如果聯繫了司機,反而可能致使乘客面臨更危險的境地。

據曾在滴滴公司做過客服的員工稱:“滴滴的基層客服並不是直接由總部管理,而是屬於外包公司,並非滴滴自家員工。客服的權限很小,只能反饋問題。客服只能負責把問題交給滴滴,回不回覆多半是滴滴負責的。”

該員工還表示:“如果警察來找客服要司機的信息,滴滴規定必須提供介紹信、立案通知書、兩個警官的警號,三者缺一不可。”

之前,滴滴平臺曾經發生過個人信息外洩事件,2017年央視《瘋狂的個人信息販賣"黑市"》報道曾經提到,網上出售乘客的滴滴打車記錄的信息販子,經警方證實,包括一名滴滴公司外包客服人員。

如果無法做到保障乘客生命安全,同時保障乘客隱私安全,那這個產品就不應該推向市場。

4

用戶價值究竟是什麼

對用戶最好的價值是節省時間、節省錢,這兩點滴滴都做到了。但是隨之出現了一個重大問題,滴滴要解決用戶的安全問題。

用戶安全問題應該先於用戶價值問題,但在滴滴內部,這點顯然是缺失的。

滴滴的道歉信中還在強調:無論法律上平臺是否有責任,未來平臺上發生的一切刑事案件,滴滴都將參照法律規定人身上傷害的3倍進行補償

出行保險、醫療保險都是在出事之後給予乘客的賠償,而不是保障。滴滴要保證的是不會出現這種刑事案件,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如果滴滴肯花三倍的錢,在每一位乘客出行安全上做到位,未來可以避免此類刑事案件發生。

如果滴滴願意投入更多資源,把關每一位司機,未來可以避免此類刑事案件發生。

如果滴滴願意不注重盈利,有問題的司機堅決不用,未來可以避免此類刑事案件發生。

別讓一個錯誤的價值觀,毀了一個好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