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悖论

写作,原本就是思想的交流的过程,后来,写作专门指创作文学故事而言了,假如你的文字没有故事性,总是悲天悯人,我估计你的文字就没有后来。

你写的只是给自己看的日记,你怎么自嗨,自娱自乐都没人管你,只是没几个人耐得住寂寞,都是愿意有一个平台,多几个说话的朋友,也希望人生色彩多一些,所以,写作,还是给外人看的时候多。如果遇到攻击,谁先动手谁先被拉黑。之所以没有不写,还是因为人这种动物,还是需要、愿意沟通的。那些专心攻击人的人才不是正常人呢。

文学这个东西都是喜欢用亮丽的色彩美化生活,赞美青春,赞美美好的事物,让人看到了,心情好起来,生活真的很苦,如果成天到晚的愁眉苦脸,如果一个人还是可以的,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那才是人间悲剧呢,这就需要文学作品出来,给生活添点料,让生活不是那么苦,让生活乐呵起来。

但是,既然是写作了,青春又那么短,很容易失去,许多人因为年轻,错事一定是做了,而且挽回的机会、或者概率都不大,写快活的生活好像不是那么多,还是写实的时候比较多,人活八十,年轻的部分才多少?还是受苦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许多写作的作品还是写生活里的事比较多,生活里的鸡毛蒜皮的烂事一多了,甜蜜的东西就没了,味儿也淡了,人活下去就没什么意思了,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为了人能更好的活下去,写好看的东西才算是主旋律,鼓励正能量,多说好话,少说点没意思的话,让休闲的人多轻松轻松,写作的任务倒是挺沉重的。

那我该怎么写呢?我也在想。

写实的文字最好是用议论的文字,写很美好的东西最好用诗歌般的语言写一个美好的故事,大家都高兴,你好,我也好。

有的时候,写实的东西容易留存,写赞美的文字不容易留存。所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典藏都是悲剧居多,幸福美好的故事没有流传的可能,幸福美好的酒都是啤酒,保存不了多长时间,而那些写实的苦情的文字,如果故事性很强,流传千古的可能性是很有保证的。

我国的四大名著除了《西游记》其他三个故事都是悲剧,无论开始是怎么黄钟大吕,到最后都是低咽的唢呐声结尾。

你再怎么有本事,你写了很多的理论文字,不如留一部很有故事性的小说能让千年之后的人记住你。

文字写得好,后人都因为你的文字记住了某些人,因为你的文字刻意的忘却某一个人,而这个人又没有能力让自己让别人记住,当后人看到这段故事的时候,好像有些人没有在场。那些原本在场的人在你的文字中不在场,然后在后人的记忆里就失踪了,写作这支笔真是神奇……

写作的悖论

真正男子汉第二季 核心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