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早在24年前,Beyond就写歌抨击流量明星和脑残粉了

在Beyond乐队的四子时代,黄家驹以一首「俾面派对」抨击了娱乐圈交际中的虚伪和浮夸。如果说俾面派对的力道还稍显含蓄的话,那么到了三子时代《二楼后座》的「醒你」时,则是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指责了。很明显,醒你这首歌与家驹的摇滚气质是一脉相承的。

原来早在24年前,Beyond就写歌抨击流量明星和脑残粉了

今天咱们最后说歌曲,先来聊点娱乐圈的事儿,与歌曲也有直接关系。

任何年代的娱乐圈都少不了靠包装炒作走红的偶像和盲目追星的脑残粉,二者相互迎合相互麻醉,有时候甚至是自我麻痹。这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个新词汇,流量明星。

什么是流量明星呢?它是粉丝经济的产物,粉丝会给艺人带来流量,粉丝越多则流量越大曝光度越高,同时也代表着该艺人的商业价值越大。可细细观察后你会发现,大部分的流量明星都是花架子,往往都是没有演技的演员或没有才华的歌手。

大屏幕的电影,小屏幕的电视剧,或者人气极高的综艺节目上,现在随处可见这类流量明星,小鲜肉和小花旦轮流霸屏,要么以一副蹩脚的嗓音在唱歌,要么施展着尴尬的演技在彪戏,稍微有点鉴赏能力的人都能看出,她们根本没有真材实料!但是他们颜值高,假如颜值不够那就整容来凑。

拿电影来说吧,整个剧组都要看背后资本大鳄的脸色,资本当然是唯利是图的,也当然会选择人气高涨的流量明星,毕竟票房才是第一位的,艺术价值可以往后放。

除了疯狂追星的脑残粉买账以外,观众自然是不满意的,甚至连圈内人也是气愤的。经常曝出一些实力派的艺人炮轰流量明星,直指当下的环境是劣币在驱逐良币,真正的演员无戏可演,真正的音乐人难有出头之日。

流量明星是如何产生的?随便举个例子吧。

比如某位毫不知名的歌手在某天突然出现在某地的街头,下车后直接走入人群,此时会有提前安排好的群众演员故作惊讶的尖叫簇拥,然后一路尾随几公里,期间群演要不断上前拍照合影,务必营造出此人粉丝多特别火的假象。同时会有预先安排好的记者拍照提问,问题也是提前准备的。几公里后,歌手上车走人,群演离场。随后各大媒体就会陆续发出新闻,标题你肯定猜到了:某才华横溢的歌手突现街头,歌迷疯狂合影引骚动……

这完全就是自欺欺人的自导自演,目的是让不明真相的人好奇和围观,强行打造热度,标准的炒作。

看完这个例子你肯定大体知道如何快速打造流量明星了吧?步骤基本如下。

第一步,构思人设,成功的人设是很讨巧的,吸粉也容易,它包括艺人的性格、谈吐、气质、绰号、喜好、才华等细节标签,要让粉丝相信他就是这样的人。人设崩了,就是说艺人真实的一面与人设背离了,比如提前设定为好好男人结果出了轨。

第二步,大肆炒作。通过新闻、热点话题、惊人言论、绯闻、颁奖礼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事件增加曝光量,同时雇佣大量水军来左右舆论,引导着大众往预定的方向思考。靠引导就能管用么?能!因为别忘了,很多人是没有思考力和判断力的。其实有些艺人根本无才,但你看习惯了他霸屏久了也就有了才,这句话有点鲁迅。

第三步,巧用脑残粉。如果艺人有了固定体量的脑残粉就好办了,一旦网上出现了偶像的负面报道,这些人会第一时间群起而攻,用组团谩骂、痛哭流涕、刷票等方式给偶像站脚助威。艺人也是很看重这些人的,不时的来一次微博互动什么的,粉丝就激动的睡不着了,从此更加死心塌地的追随。

一般流量明星的粉丝并不关心艺人是否有真才华,她们是来看脸的,艺术算老几?可问题来了,流量明星大肆抢占市场,导致实力派的演员和歌手被排挤被边缘化,这明显已经本末倒置了。有办法吗?说真的,完全没办法,大环境就是如此。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审美水准日益提升,那些纯粹的流量明星们就该落幕了。春节时的电影《红海行动》就是个反例,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煽情炒作,精良扎实的剧本,硬碰硬的拍好每一帧画面,最后取得了36亿元的票房。流量明星就是万能灵药?当然不是!老百姓越来越不好哄弄了。

回到音乐。成蹊相信你一定明白了醒你的创作灵感和初衷,可能是看透了香港娱乐圈的真假乱象,看腻了脑残粉的偏激举动,也可能是三子觉得应该引导大众回归对艺术的欣赏之心,毕竟家驹在世时就对包装明星和歌迷看脸颇有微词。

原来早在24年前,Beyond就写歌抨击流量明星和脑残粉了

总之这是一首意识很超前的作品,因为它几乎可以用在任何时代,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那万人迷 走音走爆咪

包装多过一切 多潇洒失礼

那万人迷 却那惧离题

即使不会歌唱 他懂摆姿势

笑话 笑话

笑话 笑话

你在沉迷 拜偶像鞋底

光阴一再荒废 高呼他英伟

意乱情迷 你也渐离题

追捧追到开战 组党摆姿势

对骂 对吗

对骂 对吗

Wake Up! Wake Up! Wake Up!(What you say?)

Wake Up! Wake Up! Wake Up!(What you say?)

Wake Up! Wake Up! Wake Up!(What you say?)

Wake Up! Wake Up! Wake Up!

我没人迷 只想给各位

一些心里感觉 不改编复制

懒扮纯情 要说实情形

不懂演马骝戏 不包装堆砌

咒骂 结他

咒骂 结他

Wake Up! Wake Up! Wake Up!(What you say?)

Wake Up! Wake Up! Wake Up!(What you say?)

Wake Up! Wake Up! Wake Up!(What you say?)

醒你,作曲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主唱黄家强,填词林振强。林振强的词写的相当狠辣,在嬉笑怒骂间说出大道理,让人很容易想起恐怖海峡的知名单曲「Money for Nothing」。

“舞台上的明星享受着万人追捧,然而连唱歌都一个劲的跑调,靠包装的确火的很快,但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潇洒实则毫无能力。这些明星才不在乎什么主题或价值,虽然不会唱歌却很会摆姿势,简直就是笑话。粉丝继续在沉迷中盲目崇拜,时间不停的被荒废,嘴里还高呼偶像万岁。自我麻痹太久后渐渐忘了自己才是人生的主题,为了给偶像助威出气,甚至经常组团与对手开战……”说真的,叫醒别人谈何容易,更何况是装睡的人。

醒你不仅醒脑也很醒耳,节奏感很强,尤其是律动出色的贝斯声线和鼓。很多细节设计都饶有趣味,比如中后段的乐器音色很像是在以嘲讽的口气展开讨论,这味道甚至想起了那首「爸爸妈妈」,给人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注意,戴耳机听的感受和直接听有很大不同。

相信1996和2005年的演唱会你肯定看过不止一遍了。

这首歌是送给所有不理智粉丝的,也包括Beyond乐队自己的部分歌迷,听完后应该有所警醒。当初,你为什么听Beyond的歌?

说到这,我们会理所当然的反问自己,Beyond乐队是什么样的明星?其实与其说是明星,不如说是伙伴,用好音乐陪伴我们长大的伙伴。说家驹是偶像,还不如说是挚友亲人,歌迷和他之间,始终都没有距离感。因为音乐喜欢他们,因为音乐铭记他。

没有实力,再漂亮的皮囊也不可能炒作成时代的符号,有些名字之所以被人们牢记,是因为他们真的用艺术和思想拨动了时代的节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