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这首教坏细路,太适合今天烂透的娱乐圈和媒体环境了

奶头乐理论,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无法参与生产或服务,为了安慰这些“被遗弃”的人,需要用大量娱乐类、网络类和游戏类的内容来填充和麻醉他们。给这80%的人丢过去“奶头”,才能令其他20%的人高枕无忧。

如果想知道当下的娱乐圈现状,去微博上看看就行。

颜值类明星只手遮天,占据着绝对的流量高地。小鲜肉小花旦们像流水线的产品一样,一批批被制造出来霸屏。演技?没有。内涵?没有。才华?也没有。只要挺着一张脸就能月入千万,上几个综艺节目即可圈粉百万。

这些流量明星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上万转发,简单的甩几张吃饭照、风景照、搞怪照、表情照或撕逼照,能获几十万点赞。总之,他们随意发点什么马上就是全网热点。

那些有演技有才华的艺人连曝光的机会都很少,报酬和出场费甚至不及流量明星的零头。

如果想知道当下的媒体环境,打开任何手机应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新闻类app,泛娱乐类内容永远最为受捧。

以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为例,娱乐八卦类的标题党文章历来长盛不衰,阅读量高出整体水平80%。紧随其后的是情感类、养生类、心灵鸡汤类等。

这不得不迫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每天在干什么?人们每天在干什么?他们每天在干什么?孩子们每天在干什么?

似乎「教坏细路」的歌词是时候该出现了。细路在粤语里是弟弟,细路仔是小孩子的意思。

不想再玩这游戏

可否有点新的趣味

歪曲是非没人理

新闻最好带点趣味

污糟邋遢 都争住播

太失败太荒谬

整古做怪 诸多做作

你一生是这样

你盏教坏细路

脑袋注定发霉

赈灾当作节目

点解叫座叫好

不想再玩这游戏

可否有点新的趣味

歪曲是非没人理

新闻最好带点趣味

污糟邋遢 都争住播

太失败太荒谬

整古做怪 诸多做作

你一生是这样

你盏教坏细路 脑袋注定发霉

赈灾当作节目 点解叫座叫好

你盏教坏细路 点解教坏细路

教坏细路,词曲Beyond三子,演唱黄家强,所属专辑《SOUND》。这是一首典型的Beyond乐队抨击讽刺类的作品,很容易让人想起俾面派对、醒你、爆裂都市、不可一世等歌曲。据说,当时教坏细路刚一发行,就被电视台禁播了。

Beyond这首教坏细路,太适合今天烂透的娱乐圈和媒体环境了

歌词直白的揭露了彼时香港媒体的过度商业和虚假,并做了清晰地描绘:乱七八糟的新闻,歪曲是非的态度,搞怪做作的节目,满屏都是尴尬的荒谬和失败。

二十多年过去了,娱乐圈和媒体环境变好了么?当然没有,而且还变本加厉了。作为引导大众向好的媒体们,本来应该播报或贡献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结果却成了炒作和标题党的重灾区。

被各类拼凑或虚假的垃圾内容轮番轰炸后,脑袋真的要发霉了,就连小孩子也会被带坏。

与「声音」一样,教坏细路带着愤怒、咆哮和不满,玩的是重金属的路子,相当硬派。Beyond向来敢怒敢言,露骨的批评和讽刺再正常不过了。有些人装睡,有些人装傻,Beyond却不允许自己装聋作哑。

敲击声带着戏谑和玩世不恭的味道,逐渐增强后,沉重的贝斯似乎在告诉你这将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还没等反应过来,鼓声和电吉他已经带着怒火冲出来了,重复段之后人声出现,人声后面的乐器效果汹涌澎湃,震撼力和感染力都极强,而且节奏有力音色刚猛。

中间部分的处理一反常态,并没有一味暴力,反而用键盘营造出一段让人思考的安静时间,也像是在呼吁给孩子们留一点纯粹和美好,随后电吉他才重又爆炸。尾段部分反复的呼吁和强调为什么要带坏孩子,点明了全曲的主旨。结束前依然采用了开始时的敲击声,带给人另类、不安和冷峻的感觉。

旋律并不是很线性,但丝毫不违和,出色的表达了作者呐喊的心声,一种强烈的抗争。1996年三子演唱会上,教坏细路也是演绎曲目之一。

出色的摇滚乐作品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嘶吼乱喊,听完之后必有收获。因为创作者在写它时,已经融入了真实的情绪和某种态度。

那么,此时此刻,你我的身边,谁在教坏细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