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小时内,也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一天24小时内,也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46集04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天也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天的春天就是日春,早晨三点钟是一天的立春;夏天是早晨的九点钟到下午的三点钟;下午的三点钟到晚上的九点钟,属于日秋,是一天的秋季;晚上的九点钟到早晨的三点钟,是一天的日冬,就是一天的冬季。

一天24小时内,也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群书治要360》第八十八句:【因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己者,未之有也。】这句话也是出自《群书治要》卷九《孝经》,是讲一般百姓的孝道。

“因天之道”这个“因”,是顺着、顺应的意思,顺应着天之道。古代人讲生产、生活都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这样才是最健康、最养生的生活方式。譬如古人讲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代是农业社会,农耕要顺应天时。现在我们种反季的蔬菜,实际上会生很多的虫,而且很多地方对待这些虫害,就要用农药,这对人的身体健康自然会产生影响,这是非常不健康的方式。

古人讲我们的生产、生活要顺应自然之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天也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天的春天就是日春,早晨三点钟是一天的立春,春天来了,春天主生发,意思是说我们就起来,可以活动,可以工作了;五点钟是一天的惊蛰,惊蛰是小动物冬眠开始活动的时候,五点钟你起来锻炼身体,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一天都会身心愉悦健康,很有精神;六点钟是一天的春分,也就是春天的一半要过去了,你

最迟不能超过六点钟起床,否则你赶不上春天的生发,春天生得不好,夏天长得就不会很茂盛。

夏天是早晨的九点钟到下午的三点钟。很多人周六、周日的时候过夜生活,睡得很晚,结果第二天九点以后才起床,就是没有赶上春天的生发季节,直接就进入了夏天,那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就是这一天你睡了再多的觉,还是昏昏沉沉、无精打采。下午的三点钟到晚上的九点钟,属于日秋,是一天的秋季。秋天主收,有收获,也有收藏的意思,这个时候就不能做激烈的运动,做激烈的运动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晚上的九点钟到早晨的三点钟,是一天的日冬,就是一天的冬季。这个时候是最好的休息时间,特别是晚上的十一点到一点钟,这是一天的寒冬。寒冬腊月,如果这个时候还不睡觉,还很精神,就如同我们穿着很单薄的衣服出现在寒冬腊月。年轻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是长此以往,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天24小时内,也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喜欢过夜生活的人,晚上寒冬腊月不睡觉的人,不知道保养自己的精神,就会脸上暗淡无光,脸色发黑,没有光泽。而我们看那些修行人,譬如在寺院里,早晨三点钟起来上早课,晚上九点就熄灯睡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着自然节律饮食起居,脸上满面的红光,脸上有光泽。这就是按着自然节律饮食起居与否,对于人的身体健康、精气神有着很大的影响。

早晨的时候,早饭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这也是按着自然节律饮食起居,这样才健康。结果现在人恰恰颠倒了。早晨要去上班,又起得晚,所以匆匆忙忙吃了一口饭。中午是在单位里吃,也就吃个盒饭,或者在食堂将就一下。到晚上了,大吃大喝,应该吃得少的时候,恰恰吃了很多。晚上的宴请,吃了很多的大鱼大肉。

我们想一想,这些大鱼大肉放在常温之下,像夏天的时候有三十几度,放上几个小时都会发臭、都会变味,结果我们把这些大鱼大肉吃进去,就要上床睡觉了,这个胃就不再活动了。这些大鱼大肉在里面待了七、八个小时,能够不腐烂吗?第二天早晨起来,一打饱嗝,这个气味就很难闻。所以很多人口气很重,都是和自己没有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有关。

古人特别讲究养生之道。讲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是最健康的。《礼记·月令》篇上也告诉我们,要吃当地的、当季的,甚至是方圆三十里之内的食物,是最健康的、最养生的。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花了很昂贵的钱去买进口的水果,不知道那些水果是养那一方人的,我们吃了并不健康。

“分地之利”,就是要充分辨别土地的好坏和适应情况,来获得最大的收成。

一天24小时内,也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这里有一个注解“行不为非,为谨身;富不奢泰,为节用”,也就是自己的所作所为都符合正道,不为非作歹,叫谨身,谨慎自己的行为,谨慎地遵守礼法的要求。“节用”,就是即使自己富裕了,也不奢侈浪费,不过分地消费。谨慎遵礼,节省用度,以此来供养父母,这是老百姓应尽的孝道。

唐玄宗把这四个字用三句话来批注:“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公赋既充则私养不阙。此庶人之孝也。”第一句话讲身恭谨就能远耻辱,这就是谨身的意思。谨慎自己的行为,不仅我们生活不奢侈、不浪费,要节约。而且我们的品德修养也要谨慎,待人处事接物、交朋友都要抱着恭谨的心,这样才能够自然地远离耻辱。耻辱都是因为自己放逸的结果,不自重、不自爱,所以才会遭到耻辱。特别是在我们现代社会,污染很严重,诱惑又特别地多,如果没有恭谨之心,就很容易遭到耻辱,败德坏名,甚至是身败名裂,辱没自己的父母。

“用节省则免饥寒”,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也特别地适用。因为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养成了一种铺张浪费的习惯。很多的餐厅里,浪费的米饭、馒头、菜到处都是。每天浪费的食品可以说多得惊人。所以古人提醒我们,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就是一个家再有钱,也抵不上一个败家子给破败。因为他吃的太过分,穿的都要求名牌,这还不算,还有很多不良的嗜好。这样大手大脚地浪费,即使是万贯家资也迟早会败散掉。所以古人说“至要莫如教子”。

一天24小时内,也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第三句讲“公赋既充则私养不阙”。“公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税收,向国家缴税,这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所收入,就要向国家缴税。佛弟子更应该秉持佛的教诲,不漏国税。因为财布施得财富。你对国家的贡献愈多,不偷税漏税,这样自己的心地正大光明,过日子也特别地安稳,而且自己的用度不会缺乏,因为愈施愈多。这里讲的是老百姓的孝道。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己者,未之有也”,这句话是总结,不仅是对“庶人章”的总结,也是对前五章的总结。“孝无终始”,这个“终始”就是说孝道始于天子,终于庶人。

这五等之孝,无论是天子、卿大夫、士到庶人,都能够行孝。所以孝不分高低贵贱人种,都要行孝,这是“孝无终始”的意思。

“而患不及己者,未之有也”。孝道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而担心自己做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事。

一天24小时内,也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