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盛澤「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第七篇」

活在盛澤「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第七篇」

01 初來乍到

生子這兩天非常鬧心。

本來榮子趕來盛澤夫妻團聚是大好事,可是榮子第一天就哭了。

租的民房價格還好,但是附近沒有公共廁所,只有房東家四周幾塊布隨意遮擋著的一口大缸,缸沿上搪了兩塊不大平整的木板,人踩上去心裡真是有點慌。

民房十幾平方,沒有吊頂,甚至斜望上去能透出光亮,偶爾還會有尖嘴老鼠從棚頂竄過。

生子從老家來南方,就是為了能過上好生活,可是目前這境遇,還真不是一般的艱苦。自己苦點沒啥,讓老婆也跟著遭罪,生子是真上火了。

他暗自發誓,要在盛澤闖出一片天地,住上有洗手間的房子,把女兒接來讀書,一家三口不為錢發愁。

幾天後,榮子去了南二環一家紡織廠學牽經。

生子每天下班後買了菜去接榮子。回到家,倆人一個燒飯一個洗衣服,不時地嘮叨幾句自己廠裡的事兒。

生子比榮子早來了兩個月,在一家工廠裡做上軸工。

榮子學牽經就沒那麼容易上手,光是打結就學了好幾天。

廠子裡的人,各種方言,外地的還好,本地話是一句也聽不懂。

暗地裡,榮子沒少抹眼淚。

活在盛澤「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第七篇」

02 一票難求

總算是熬過了漫長的桑拿天,秋老虎和秋風輪番盤桓在水鄉小鎮。

每個月除了房租、水電、煤氣和吃飯,兩人基本上不怎麼花銷,好歹攢了幾千塊錢。

榮子算計著給雙方老人多少,女兒要上小學得準備學雜費。換季了,從老家帶來的棉衣在這實在穿不出,得添點衣服,還要去買一床棉被。

算完了,基本沒啥剩餘。

在盛澤混的老鄉中,大明算是出息的一個。他來得早,在一家臺資企業做跟單組長,年薪五萬。而且人家接觸的圈子都是各染廠、織造廠的車間主任或廠長一類的,吃的用的明顯上檔次。

進臘月了,這年的冬天出奇地冷。

往年即便下雪也是落地就化,今年連著幾場大雪,半化不化的稀溜溜,路上沒法騎車,走路也呲溜呲溜跟頭把式的。

廠裡貼出了春節放假通知,大傢伙開始琢磨著如何搶票。

每次去嘉興排隊買票,售票窗口一打開,都是那句冰冷的——沒座或沒票。

令人不解的是,車站外卻有很多黃牛攥著手裡的車票,低聲問你:要票不?

春運時節,那麼一小塊淡粉色的紙片,竟然無比金貴。生子和榮子太多次夢見買到了有座的車票笑出了聲。

實在沒轍了,倆人商量著要不去求求大明幫忙想想辦法。

生子買了兩盒好煙,其實也就是13塊一包的老利群,那可是生子打死也捨不得抽的煙。

大明聽明生子來意後說:我想想辦法,這兩天聽我信兒吧。

臨走時,大明從抽屜拿出一條硬中華塞給生子說:利群我收下了,這條煙你帶回去給你家老爺子,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生子哪好意思拿,一溜煙地跑回了家。

大明還真有本事。

第三天,一個電話打過來,讓生子去吳江找一個劉哥去拿票。

在生子和榮子眼裡,這簡直太神奇了。

活在盛澤「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第七篇」

03 咬牙堅持

回家的路,很漫長,但難抵歸心似箭。

火車上人滿為患。

有座的還可以打個盹兒,沒座的腳都不敢離地,每次上廁所都是極其艱難的考驗。

車廂裡瀰漫著各種味道,人人都灰頭土臉神色疲憊。

榮子靠在生子肩頭說:在老家那麼冷的天,從沒凍過手腳,在南方你卻凍瘡了。

生子笑著說:南方是溼冷,不知不覺就凍傷了。

榮子撫摸著生子紅腫的雙手,陷入了沉思。

回家過年,這是生子和榮子的大事兒。

陪父母聊天,抱著孩子不撒手,耐心地對來串門問東問西的鄰居描述江南是怎樣的所在。

同學聚會,大傢伙聊著這一年的各種境遇。

問及生子夫婦,他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樂觀的回答:那地方挺好的,賺得多,機會也多。

同學們都羨慕地說:你倆混好了,可別忘了老同學哦。

夫妻笑著對望的那一刻,他倆的內心還是顫了一下。畢竟吃過的苦,只能自己扛著,不能說。

眨眼,年就過去了。生子張羅著訂票。

榮子猶猶豫豫地跟生子商量:要不咱不去了吧?夏天那麼熱,冬天又那麼冷,剛炒好的菜端上桌就涼了,何況孩子也跟著咱們上火。

生子為難地說:不去,在家裡能幹點啥呢?外面雖然辛苦些,畢竟還能賺到錢。不去的話,同學們咋看咱倆?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榮子沒吭聲,默默地抱起女兒,淚流不止。

活在盛澤「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第七篇」

04 春來有夢

江南逢春,一派生機。

從白雪皚皚的老家奔波千里到蘇州,剛下車,就覺得暖意撲面而來,街上人潮如流。

榮子繼續兩班倒,一切都輕車熟路。

生子卻想去學跟單。

就算上軸幹得再好,得有機會才有可能學機修。雖然那樣收入也會高起來,但畢竟是死工資,學徒期也長,而跟單就不一樣了,能學到的知識更多,以後沒準自己可以做業務呢。

榮子很是支持生子,她一直覺得生子幹啥認真還愛琢磨,不可能做一輩子上軸工。反正榮子的工資可以支撐一段時間,生子索性辭職每天跑去染廠學習跟單。

盛澤的幾家大染廠都在街中心設有免費的班車,接送跟單員和自己工廠的員工。

生子每天趕第一班車去,最後一班車回。

帶他的大明,在染廠特別忙,查看白坯退卷,去打樣間對色,跟染缸的師傅打招呼,叮囑自己公司的布要注意什麼,一會兒又跑去定型車間測門幅、量克重。一天在染廠裡不知要走多少個來回。

生子暈乎乎地跟著小跑,路過一車布,就仔細看流程卡上寫的是啥,還學大明的樣子用手去攥一下手感。

學了一個月的時間,大明問生子,學得咋樣了?

生子說:基本的都懂一點了,可還不是那麼熟練。

大明說道:你得實際操作了,不經整單的摸索,永遠也出不了徒。

大明把一些小單子交給生子去跟,每天電話遙控指揮。

實際操作時,生子才發現還真不是一般的難。

不僅僅是專業知識還有盲點,染廠生意忙的時候跟單沒兩下子根本就排不上生產計劃。有時明明排上了,卻又被更霸道的跟單給拉了下來,擱在一邊。

大明就在電話裡囑咐生子:別怕,誰跟你插單,那就是搶錢,不能軟弱,實在不行,就提我們公司和我的名字。

幾個月下來,生子總算在幾個染廠站住了腳,人也愈發成熟起來。

榮子知道,這段日子生子瘦了十多斤,打心底心疼這個要強的男人,也因此看到了希望,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活在盛澤「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第七篇」

05 善惡一念

大明介紹生子去了一家貿易公司做跟單,起薪2000元,年底根據業績發獎金。

生子兩口子請大明喝酒。

酒後,大明跟生子講起了自己在盛澤的經歷。

剛來盛澤時,大明也一樣啥都不懂,吃住條件不比生子好哪去。

買鞋就在街旁那種賣二手鞋的攤位花個幾十塊錢買一雙。誰都知道那鞋子可能是來自偷竊或是火葬場扒下來的,可是你既沒錢又得穿出個樣子,就得忍受這些。

最初沒錢買電動車,就騎二手自行車。這幾年,自行車丟了三輛,電動車丟了兩輛,所以買了摩托車。

剛學跟單的時候,給那些染廠環節買菸買飲料花了很多錢,自己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

生子聽得呆了。

大明點著一支菸,靜靜地說:兄弟,咱是爺們,既然出來混就得敞亮點,工作上的事寧可讓身上受苦也不能讓臉上受熱!生活中艱苦點,沒壞處。幹這行誘惑多,你可千萬別走歪了道。

生子玩命地工作。

一天晚上,染廠的定型主任喝多了酒,跟生子吵了起來。

那一單貨,當晚必須定型,否則就會影響交期。

可是,主任藉著酒勁說啥也不給安排,還罵生子,倆人吵了起來。

主任喊來幾個人,把生子打了一頓。

大明連夜趕了過來。

在廠長室,大明嚴肅地告訴廠長,此事不能好好解決的話,從此不下訂單。

廠長急了,馬上決定開除那個酒後上崗還惹事的主任。

那個主任嚇得醒了酒,急忙找生子道歉,還掏出2000塊錢硬要塞給生子。

生子拒絕了錢。

生子跟大明說:哥,出來打工都不容易,他是喝多了,平時人還不錯的,這事拉倒吧。

大明對廠長說:你看看,生子這孩子仁義不?敞亮不?

廠長罵那個主任:馬上給老子道歉!還有,生子的貨,你今晚自己幹,要是出一點差錯,馬上走人。

生子的大度,讓所有人都豎大拇指:算條漢子。

不打不相識,從那以後,定型主任竟然跟生子成了好朋友。

活在盛澤「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第七篇」

06 活在盛澤

十年彈指一揮間。

生子和榮子在東方花園買了房,洗手間更是乾淨得一塵不染,女兒也過來讀高中了。

榮子現在是前道整漿並帶班班長。

生子跟朋友合夥開了家小貿易公司,每年做一些成品訂單,生意小而美。

有老鄉來盛澤,生子夫婦準保張羅在前,接風洗塵,幫忙找工作,家裡缺東少西的從自家拿。誰家若是手緊缺錢,也是張口就有。

天氣還是那個天氣,盛澤還是那個盛澤,與十年前相比,生子夫婦心裡不再有陌生感,他們算是把根紮在了盛澤這片江南水鄉。

偶爾一家三口飯後閒聊,榮子說起當年的那些苦和淚,生子就抿著嘴笑而不語。

生活,沒有那麼多詩和奇蹟,但是卻有各種考驗。

有時,命運會胖揍你一頓,若經不起敲打,就會重複麻木的無助灰暗;

若是不甘屈服,把每一天都活得生機勃勃,生活又會饋贈你半世安然。

人生有兩種選擇,先甜後苦,抑或苦盡甘來。但凡選擇後者的,無疑是生活中的強者。

歲月如鏡,映射你的每一絲軌跡。

人生如戲,你是主角,不僅不能逃避,還要盛裝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