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將召開 概念股集體躁動

“2015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即將召開的消息,刺激著A股市場資金的神經。對此,A股相關產業鏈上的個股已開始躁動。

11月19日,同方國芯、太極實業、上海貝嶺、長電科技、揚傑科技、晶方科技等概念股批量漲停。其中,宣佈定增募集800億投資集成電路業務的同方國芯,其股價自11月6日復牌以來已經累計上漲112.51%。

政策、資金齊發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國家扶持集成電路產業政策加碼,力度不斷。2014年6月24日,工信部正式公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對集成電路產業鏈各個環節給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綱要》明確提出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目標:集成電路收入方面,2015年超3500億元,對應兩年複合增長率為18.1%,到2020年集成電路行業收入複合增長率將超過20%。今年10月30日,工信部正式發佈《中國製造2025》,集成電路排名重點產業榜首。

在政策支持下,大量資金也積極湧入想分一杯羹,相關企業在產業內的佈局也呈提速之勢。資料顯示,自2015年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內完成了4起國際併購,金額超過30億美元。在A股上市公司層面,相應上市公司也是動作頻頻,欲分享這場行業盛宴。

今年6月,三安光電宣佈與華芯投資管理、國家開發銀行廈門市分行和三安集團簽訂了《關於投資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之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華芯投資管理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唯一管理人,將積極推進與三安集團及上市公司開展不超過25億美元的合作,擬合資設立III~V族化合物集成電路發展專項基金,用於支持其拓展以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為重點的集成電路業務。國開行以最優惠利率提供200億元融資總量,用於支持三安集團及三安光電的業務發展。

長電科技也幾度出手。2014年12月,其宣佈收購長電先進剩餘16.188%股權,從而實現100%控股;2015年1月,公司發佈重組方案,公司擬與產業基金、芯電半導體通過共同設立子公司,以自願有條件全面要約收購的方式收購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星科金朋的全部股份,交易總價高達7.80億美元。星科金朋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

此外,通富微電今年10月宣佈,公司擬以4億美元購買AMD位於中國的全資子公司AMD中國所持有AMD蘇州85%股權,以及AMD位於馬來西亞的全資子公司AMD馬來西亞所持有的AMD檳城85%股權。

近期,同方國芯一則定增方案更是將產業佈局推向新的高潮。公司計劃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800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存儲芯片工廠、收購臺灣力成25%股權、對芯片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的收購。

券商:投資把握三條線

對於集成電路概念股的投資,浙商證券提出了三個思路。

首先,要投資就投資“行業龍頭”。集成電路板塊整體呈現向上的趨勢已經明確,毫無疑問,行業龍頭是推動未來行業上漲的主力軍,同樣也會享受資本市場帶來的豐厚回報。其分別梳理出IDM龍頭同方國芯、封測龍頭通富微電、設計龍頭全志科技。其中,800億的定增大手筆,一舉將同方國芯推上了千億市值的行業大哥地位,是集成電路第一龍頭股;而通富微電可以藉助近期發佈的境外收購,將封測領域拓展到CPU產品,未來為國產CPU代工,想象空間極為巨大;全志科技則是目前A股上市集成電路企業裡純正的fabless設計企業,排名全球前50大設計企業。

其次,投資者應關注“兼併收購概念公司”。浙商證券表示,放眼全球,這兩年集成電路公司的兼併收購此起彼伏。繼紫光之後,還有哪些公司會有可能有收購兼併的意向呢?浙商證券猜測,國內和紫光背後的清華控股鼎足而立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有較大可能。中國電子旗下集成電路板塊擁有A股上市平臺——上海貝嶺。

記者注意到,中國電子今年本就對自身的集成電路產業進行了整合:此前,其將持有的上海貝嶺控股權劃轉給其子公司華大半導體。華大半導體為其集成電路的統一運營平臺,此舉一時引發市場猜想,但此後遲遲未有新的進展。近日,中國電子突然對上海貝嶺董事會批量換血,此番接替的董事均有華大半導體工作背景,這種變化既順理成章,又給了市場更多的聯想。

最後,投資者可以投資隱藏在老大身後的老二。在高科技投資領域,有一個著名的40%理論——即當一個高科技企業的滲透率在40%以下時,其會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對於隱藏在老大身後的老二,其發展速度和空間同樣不容小覷。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財富網】,下載中國財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關注更多財經資訊,點擊下載“東方財富網客戶端”:【 猛戳這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