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創業致富帶頭人——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賀春英

賀春英家經營的寶豐養殖合作社位於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成立於2010年8月,佔地面積2.25萬平方米,現有辦公室100平方米,牛舍1300平方米,庫房200平方米,窖池900立方米,小型飼草料加工機械一臺,飼料地100畝。現存欄基礎母牛88頭、育肥牛35頭,自繁自養育肥。目前,只育肥牛35頭賣出收入可達28萬元。合作社現有成員20多人,從成立到現在帶動創業就業9人。合作社以帶動養殖戶科學養殖為核心,提高黃牛養殖質量,發展產業,促進增收。

「扶貧故事」創業致富帶頭人——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賀春英

2010年,賀春英開始著手收集市場信息,觀察行業動態,決定發展黃牛養殖業。創業是艱難的,也是艱辛的。她為牛添飼料,清掃牛舍,觀察牛的生長情況、健康狀況等,如發現異常,及時診斷治療。購買黃牛養殖方面的書籍,學習科學養殖技術,從一點不會到掌握了黃牛的適應期、增肉期、催肥期等,邊學習、邊實踐,全面掌握了全套養牛技術,使她養的黃牛從入欄到出欄,從沒有染上過重大疾病,從未出現過死亡現象。賀春英採用科學方法飼養,養的牛個個膘肥體壯,客商紛紛上門收購,使她家走上了一條致富路。致富後她不忘傳授成功經驗和養牛技術。幾年來,她先後扶持和幫助了很多本村和鄰村的養殖戶。在她的影響帶動下,村裡其他幾戶養殖能手也加入傳、幫、帶的行列。

「扶貧故事」創業致富帶頭人——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賀春英

合作社積極聯繫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等,通過深入瞭解溝通,掌握實際情況,針對那些勞動能力差、信息閉塞、技術落後的養殖戶做技術宣傳,實地做技能指導,適時組織技能培訓,同其他養殖戶或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們分享養殖技術及經驗。運行“黨支部+養殖合作社+貧困戶”產業幫扶模式,在建檔立卡貧困戶自願的前提下,吸納不具備養殖條件、無勞動能力或無養殖經驗的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實行點對點定向精準扶貧,使貧困戶獲得穩定的資產收益。

賀春英家的寶豐養殖合作社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發展科學養殖、玉米秸稈轉化增值、帶動農牧民養牛致富、更新養殖技能、帶動創業就業、精準扶貧等方面積極作為,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為地區的發展繁榮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