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對吳三桂說:劉宗敏是你的死敵,不是我大清的死敵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10月,清軍攻陷太原,大順政權山西防線基本瓦解。十月下旬,清軍兵分兩路,直撲陝西,一路由英親王阿濟格率領吳三桂等漢奸軍隊由榆林進兵,從陝北南下。另一路由豫親王多鐸率領孔有德等部,從河南攻擊潼關。雙方大戰十三天後,潼關失守。李自成被迫放棄西安,分兩路撤退,他讓高皇后帶幾百親信走漢中,與敗退到此的李過,高一功會合,整合陝西各地的殘兵退入湖北,而自己則率領水軍和剩餘士兵帶著輜重和家小經藍田入襄陽,他計劃佔領武昌,在這裡等待高皇后到來後,合兵一處,順江東下,奪取東南。

計劃雖然很美麗,但是現實很殘酷,奉命追剿李自成的清軍統帥英親王阿濟格沒有給他任何機會,1645年4月,清軍水陸兩軍到達武昌,同時發起攻擊,漢川和蔡甸失守,李自成倉促棄武昌向東南逃竄,從陸路退到了富池口,打算趁九江空虛,佔領九江。

阿濟格對吳三桂說:劉宗敏是你的死敵,不是我大清的死敵

富池口位於今天湖北省陽新縣,這裡正是三國名將黃忠戰死的地方,此時的李自成內心悲涼不已,自退出陝西以來,大順軍步步潰敗、士氣低落。他身邊的智囊牛金星、顧君恩和喻上猷已經先後跑路了,此時身邊能依靠的只剩下劉宗敏和宋獻策兩人了,這裡的老百姓對大順軍也非常地不友好,這些人認為李自成是逼死了帝后的“流賊”,清兵是來替明朝皇帝復仇的,當宋獻策派人在當地偵查軍情時,他們紛紛提供假情報,說百里之外並無胡人軍隊(指清軍),其實當時清軍主力早已到了富池口附近,隱藏在山中,把李自成宿營的地方,看得是清清楚楚。

入夜後,阿濟格派兩千精銳騎兵直襲李自成御營。其餘人馬分別攻擊大順軍的各處宿營地。這兩千騎兵,一直到御營門口才被發現。大順將士們從夢中驚醒,倉促應戰。在數百將士拼死保護下,李自成突圍而走,潛逃進深山,他的貼身將領張鼐、慧瓊大部戰死,劉宗敏、宋獻策被清軍俘虜,泊在江邊的船隻和大批金銀珠寶,都落入清軍之手。沒有抓到李自成的阿濟格,繼續嚴令清軍窮追不捨,自己卻乘船到了九江,來檢視一下富池口戰鬥所得的戰利品,對於俘虜的大順皇妃,將領,阿濟格看也不看,叫人直接殺了,唯獨到了劉宗敏,他來了興趣,想看看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阿濟格對吳三桂說:劉宗敏是你的死敵,不是我大清的死敵

《清世祖實錄》中阿濟格的奏報對兩人的會面做了詳細記錄:清軍單獨把劉宗敏帶到堂上,阿濟格的左右命他跪下,劉宗敏毫不理睬,輕蔑地說:“我是大順朝的汝侯,兵敗被俘,有死而已,豈能向胡人下跪?”

這時吳三桂派下人吳昕從興國州送來一封加急文書,此時的吳三桂已經被封為平西王,然而在信中措辭卻十分謙恭,親自用滿文謝了一封信,大意是:他對英親王在富池口大捷表示敬仰和祝賀,接著說他全家慘遭劉宗敏殺害,懇求將劉宗敏交給他凌遲處死,生祭家人。阿濟格看了一眼,便交給旁邊的大臣們,不置可否。

阿濟格對吳三桂說:劉宗敏是你的死敵,不是我大清的死敵

阿濟格轉向劉宗敏說道:“李自成已經窮途末路,逃往通縣一帶山中,我已命各路大軍搜山,數日內必可擒獲,你在大順軍裡挺有威望,我大清很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倘若你投降,必受重用,富貴榮華享受不盡,你願意投降麼?”

劉宗敏冷冷地回答道:“我隨闖王起兵的那天起,就沒有想到投降這件事。我是打鐵的,也是鐵打的。要殺要剮隨便吧。投降的事再別說了!”

阿濟格沒有生氣,他心中很欣賞這樣的硬漢,揮揮手讓士兵把劉宗敏帶走了。一旁的吳昕趕緊上前:“平西王囑咐在下一定要把劉宗敏帶給他,請王爺成全。”阿濟格看了他一眼,“他是你的平西王,不是我的。劉宗敏是你們的死敵,不是我大清的死敵,他是個漢子,應該留個全屍,用弓弦勒死吧。”說完這話,一絲輕蔑的笑容從他臉上顯露出來,在場眾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吳昕再也不敢提這件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