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近日,桐廬縣合村鄉琅玕自然村村道一座廊橋橋頂突然發生垮塌。事發時,當地有村民在廊橋上乘涼避雨被壓,導致8人死亡,3人受傷。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省市領導分別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救治受傷群眾,做好傷亡人員家屬安撫和善後工作,並迅速查明原因,引以為戒。

當前正值夏伏,天氣多變,要從事故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抓緊全面排查城鄉特別是農村納涼設施的安全,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目前事故的原因正在調查中。

經初步瞭解,發生廊橋橋頂垮塌的拱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長約60米,寬約5米,橋面上廊橋為木質瓦片搭建,離橋面約3米高。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這座“渡造橋”始建於大約三四十年前,橋頂為2016年建造。

當地村民表示:

“每晚附近村民飯後都要來這裡乘涼,事發當時,橋上的涼亭坍塌速度非常快,很多村民沒有來得及逃脫才被捲入橋下。”

“事發時我剛剛走出去才50米,兩分鐘不到呀,當時有風有雨,忽然就看到那個橋頂塌了。恐怖啊,太恐怖了,就是一剎那的事情!”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此次事件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真給老祖宗丟人啊,看看人家泰順的全木質廊橋,年年能遇到颱風山洪可幾百年了就是不塌。”

“我想說,別說美國了,即使在日本,相關責任人都要對遇難家屬九十度鞠躬謝罪的。再看看我們,竟然說是因為老百姓安全意識差,這是帥鍋給死者嗎?”

“天氣原因,主要怪風!”

“現在的豆腐工程,都是美麗鄉村搞的花架子”

“涉世工程之人必須嚴查!絕不姑息。”

“豆腐渣工程,才兩三年就跨了,必須揪出建築施工方、承包方、當地安監局一併處理!”

“人沒有吹走橋走了,這說明氣象局領導說法不成立,直面問題所在吧,針對橋質量問題深入調查吧!”

“百年一遇的橋遇上千年一遇的天氣就垮了!天氣不好啊……不是人為的,人沒錯!”

五個字,總結網友的話,就是豆腐渣工程。

無論此次事件是不是因為豆腐渣工程,但在近一、二十年,豆腐渣工程確實屢見不鮮。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連霍高速河南新安段上跨天橋垮塌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耗資十八個億的陽明灘大橋,四輛貨車衝過,橋體坍塌,車毀人亡。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湖南沱江大橋竣工前倒塌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福建武夷山公館大橋垮塌

古代為什麼很少有豆腐渣工程?

人們也許會想,為什麼現在會有豆腐渣工程呢?古代的人們也是這樣愚弄百姓的嗎?

在古代其實很少有豆腐渣工程,為什麼呢?因為要殺頭的!

古代的話,一般以宋明兩朝為例。

宋朝,是以欽定的監察使去監督工程的預算、質量和進度。

而明朝,由於士人的貪汙是跨黨派的、所以皇帝派遣自己的太監去監督文官,由太監監督預算和質量。

實名制度

古代皇帝怕大臣們監工不利,更怕建築工人摻假,就命令在每一磚每一瓦上刻上建築者和監工的名字。

只要出了問題,就根據磚瓦上的名字抓住相關責任人,立刻斬首,絕不姑息。

明王朝強制推行的“

質量追溯制”,在城牆的磚頭上勒刻自己的姓名,其實就是一份對某處工程質量問題負責的責任人名單。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在南京內城南門的牆垛上,許多明代留下來的磚頭都刻有銘文,其中有一塊灰磚上刻著這樣三行文字:“招甲席俊翁甲首方朝張/窯匠盧立/造磚夫廣福寺”。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長沙天心閣的古城牆也發現了一塊勒刻著銘文的明代窯磚,銘文也是分為三行:“長沙府禮陵縣提調官典史陳福司吏冷榮/□作匠王□人戶劉高叔/洪武七年八月造”。(□表示字跡缺損)

每一處工程,都有制磚的窯匠、造磚夫與提供勞役的人戶來承擔建築質量上的直接責任,並且監工的官吏(典史、司吏)也負有連帶責任。

在明代,這些出了問題的相關責任人,嚴重者會被處死。

用槍扎牆

古代有些建築材料是土,可以說本身是十分脆弱的,可就是這種材料,很多朝代也能把它變成永恆。

古人是非常聰明的,修建人每修好一段牆體,監工便拿著槍去扎,只要監工用盡全身力氣能扎進去超過一尺,那麼建築的人立刻被殺頭;同時,如果監工沒有盡力去扎,也會丟掉性命。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明人祝允明的《野記》記述了一則軼事:“太祖築京城,用石灰秫粥錮其外,時出閱視。監掌者以丈尺分治,上任意指一處擊視,皆純白色,或稍雜泥壤,即築築者於垣中,斯金湯之固也。”

翻譯過來:

明初修建南京城,為了使城牆更加堅固,用石灰、桐油、糯米汁製成的夾漿來澆灌牆體,朱元璋還時常親自到工場監工。

城牆是分段包乾的,老朱隨便走到一處,叫人砸開夾漿檢查,如果發現“稍雜泥壤”,立即就將這一段工程的監工、包工頭、工匠通通捆起來,塞進牆垣的空隙處死。官吏與工匠不敢造次,將南京城修得固若金湯。

用錢找平

在古代,建築沒開建之前,有錢人就給你全款,不過有一個規定,要求建築用的磚塊磨平,兩塊磚之間不能有縫隙,如果有,怎麼辦?

用給你的錢往裡塞,什麼時候找平了什麼時候算完,剩下的錢才是你的工資,這麼算來,想多賺錢,就得多花心思。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行業自治監督

在傳統社會,促使工匠不敢以次充好的力量,由行會執行的行業自治監督也非常重要。

明清時期,隨著手工業的發展,石匠、鐵匠、磚匠等行業都各自出現了行會組織,與建築業有關的工匠行會有時候也叫做“魯班會”。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這些行會組織具有向本行業工匠提供精神認同(比如魯班會的工匠通過共同祭祀魯班,以此強化同仁對共同體的認同)、利益表達(比如向東家提出加薪要求)、秩序維持(比如制訂本行業的行規、調解工匠之間的糾紛)等功能。

出於對行業聲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理性考慮,行會也會對工匠的產品質量提出“行業標準”,這也是傳統社會自治本能的體現。

清光緒年間,某地泥作匠行業訂立行規,其中有一條即規定:“泥牆須包三年,如三年內倒塌者,歸泥匠賠修”。當地加入本行會的所有泥作匠,均須遵守這一條款。

說到這裡,我們會發現,當一名古代的工匠參與修建某處工程的時候,是受很多因素管束的。在古代造假成本太高了,所以,古代“豆腐渣”工程出現的幾率很低。

廊橋?“狼”橋?經不住風吹?古人保證建築質量有絕招!

古人的設計水平及材料,遠遠不能跟今日相比,他們卻能在那樣落後的條件下,造出能屹立幾百年、上千年的建築。

也許不是技術,不是設備,也不是材料,而是做事的人心懷著敬畏,對權勢,對老天爺,對生命,對世代相傳的手藝......

以古為鑑,現代建築為何那麼多的豆腐渣工程出現,究竟是哪個環節出錯了?為何那些優良傳統就消失了呢?是不是今人都應驗了那句人心不古呢?

你怎麼看?

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融合建築、文化、文創三大行業,彙集“資訊、商務、文化、交流”四大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