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國寶,乾隆愛不釋手,張作霖念念不忘,被周總理出手拯救

稀世國寶,乾隆愛不釋手,張作霖念念不忘,被周總理出手拯救

作者/長河

中國的文物中有一獨特的分支,那就是名家字帖,比如顏真卿、柳公權、米芾、王羲之等人的真跡,如今都價值千萬。他們的作品是無數文人墨客們心嚮往之的精品,具有著非凡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

著名的“三希堂寶帖”可能許多人並不太瞭解,三希堂是乾隆皇帝讀書的地方,他在這裡珍藏了三幅傳世經典,分別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這三件稀世墨寶最受乾隆喜愛,僅乾隆一人就在上面蓋了幾十個章,併為它們作了幾十首詩。

稀世國寶,乾隆愛不釋手,張作霖念念不忘,被周總理出手拯救

但是,這麼貴重的珍品,卻在溥儀時期被偷盜走了。當時《中秋帖》和《伯遠帖》在紫禁城內離奇失蹤,據說是敬懿皇貴妃在離開皇宮時,將它倆帶在了身上,出宮之後將其交給孃家,變賣換錢。

而“三兄弟”之一的《快雪時睛帖》留在了故宮之中,之後由故宮博物院管理,1949年國軍敗退臺灣後,《快雪時睛帖》被送往臺灣,如今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保存。

稀世國寶,乾隆愛不釋手,張作霖念念不忘,被周總理出手拯救

另外兩帖流傳在民間,經過轉手,最終到了一個古董收藏家手中。此人名叫郭葆昌,他花費重金購置了兩帖,此後一直珍藏在家中。要不是有一次和故宮博物院的院長易培基吃飯,這兩張帖依然不會問世。

當時易培基想將二帖購回,和故宮中的《快雪時睛帖》放在一起保存,希望能夠“完璧歸趙”。可是郭葆昌出價太高,當時正逢戰亂,故宮博物院也出不了這麼多錢,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稀世國寶,乾隆愛不釋手,張作霖念念不忘,被周總理出手拯救

不過,僅剩的一幅《快雪時睛帖》一直被多方盯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東北王”張作霖了。當時張作霖人在北平,他向易培基索要《快雪時睛帖》,而易培基一心想要保存珍品,而面前這個粗魯的軍閥他又鬥不過,所以他藉口保險箱鑰匙不再自己手裡,將此事搪塞過去了。

當晚張作霖就乘火車返回奉天,結果行至皇姑屯,被日本人給炸死了。易培基第二天聽到消息後,嚇得滿頭汗流,他並不是憂心張作霖的生死,而是感嘆幸虧自己昨晚沒有把這幅國寶交給他。

稀世國寶,乾隆愛不釋手,張作霖念念不忘,被周總理出手拯救

不過,從那之後,其餘二帖在民間無蹤無影,另外一貼也輾轉去了臺北。1951年時,臺北博物院接到了一個消息,有一個年輕人要出高價將二帖賣給博物院,此人正是當年郭葆昌的兒子。

因為自己身無分文,所以只能將家中的這幅珍寶拿出來變賣,他將這兩幅珍寶抵押給了香港的英國銀行,但是還款日子即將到來時,他沒有錢還給銀行,而英國人也想把這兩幅珍品帶走。

稀世國寶,乾隆愛不釋手,張作霖念念不忘,被周總理出手拯救

所以,他只能找到臺北博物院,希望臺北能夠出價將文物贖回,避免流入海外。但是博物院覺得出價太過昂貴,沒能出面購買。正當人們一籌莫展之時,遠在北京的周總理聽說了這個消息,周總理下令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拯救文物。隨後國家撥下專款前去香港贖回了這兩幅帖,如今《中秋帖》和《伯遠帖》都在故宮博物院中保存。

只是可惜了《快雪時睛帖》,三帖未能團聚,但是比起流失海外,被外國人搶走,這個結局也算讓人欣慰了。

稀世國寶,乾隆愛不釋手,張作霖念念不忘,被周總理出手拯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