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机必须飞那么高?

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会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安全性、经济性、任务需要、性能限制等等。其中对于客机来说,安全性和经济性是要优先考虑的。

为什么飞机必须飞那么高?

一般来说,高度越低的大气越稠密,随之而来的空气阻力就越大,需要消耗的燃料也越多。同时,地球的主要大气活动,例如飓风、雷电、暴雨等等基本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的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这些大气活动是飞行安全的大敌,在螺旋桨飞机时代,由于飞行高度普遍较低,发生过不少恶劣天气造成的空难。

那么是不是飞得越高越好呢?也不是。毕竟飞机需要大气来提供升力,也需要空气来让发动机正常运转。飞行高度太高的话,飞机的飞行稳定性会变差,发动机性能也会下降,甚至可能停止运转,同样会影响安全。事实上,对流层之上平流层就有这方面的问题了,所以真正在平流层进行正常飞行的飞机也不是太多。

为什么飞机必须飞那么高?

后来人们注意到,对流层实际上也可以再细分为下层、中层和上层。大气运动主要发生在下层和中层,而从6公里高度伸展到对流层的顶部的上层中,气温常年都在0℃以下,水汽含量较少,各种云都由冰晶和过冷水滴组成。除了在中纬度和热带地区,这一层中常出现风速等于或大于30米/秒的强风带,即所谓的急流之外,其他类型影响飞行的大气运动很少。而这些强风带一般也是能通过雷达提前发现的。

所以,两相权衡之下,现在的大一点的民用飞机一般都选择在对流层的上层飞行,按照相关规定,短航线的飞机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飞行,长航线的飞机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飞行。

至于军用飞机,一般是根据任务来确定。比如侦察机的高度一般都会比较高,当年的U-2侦察机飞行高度在22000米以上;对地支援飞机则会飞的比较低,为了便于及时反应,一般会在1000-2000米的高度飞行;战斗机就比较灵活了,基本上会根据需要来。(来源:刨根问底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