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焦点」银川女孩8岁至今4次去北大留影,今年将拍第5次,作为北大新生!

「新焦点」银川女孩8岁至今4次去北大留影,今年将拍第5次,作为北大新生!

她8岁时,父母带她到北京,在北大门口拍了第一张照片。初中再次到北大游玩,她就认定了自己将来大学非北大莫属,并再次拍下照片以明志。后来又两次去北大校园,熟悉又亲切。高考结束,得知自己被北大录取后,李晨阳将自己去北大的4次合影拿出来,对自己说,第5次北大合影就是入学报到的那一天。为了这一天,她等了6年。

「新焦点」银川女孩8岁至今4次去北大留影,今年将拍第5次,作为北大新生!

李晨阳(右)与银川一中张剑云校长合影。

新消息报记者 李荣华

李晨阳 银川一中2018届毕业生,高考总分658分,其中语文127分,数学139分,英语140分,文综252分,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录取。

用北大校歌激励自己

这个暑假仍然忙碌

12年的寒窗苦读,李晨阳收获了丰硕的果实:高考658分,全区文科第二名,被北大录取。

从高考考场上下来,李晨阳没有扔了课本,没有撕了试卷,没有扎进梦乡,更没有打起背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她一如初中、高中6年来养成的铁的生活习惯:给自己再次制订了详细的计划表——学英语、练小提琴、提前感受北大的公开课、当家教、拜师学古琴。生活一如既往,上高中和上北大,对李晨阳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学生与生活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北大是她6年来心心念念的学校而已。

8月16日上午,李晨阳忙着给一名初中生当家教。她教给这个初中生的除了知识和学习方法,还有一些小“哲理”,“学习好,当然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多提出问题反思问题,在学习上少走点弯路,但我想让他意识到明确的学习目标非常重要,学习不是给老师和父母学的,是给自己,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记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学习是为了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李晨阳对记者说,她在初中时就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上北大。这是她的目标,也是她的使命,一想到自己的目标,她心里就幸福,学习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有时学习累了,她就放一下北大的校歌,激励自己不忘初心。

坚持做细学习计划

生活张弛有道

说到学习秘诀,李晨阳笑了,“在学习上,我没啥天赋,和同学一样。要说学习方法,倒有自己总结的一套。”

李晨阳的学习方法就是:做计划。如何把学习安排得有条理,全靠一张张计划表。从初中开始,李晨阳就开始做计划表,包括假期,计划有月计划、日计划,计划表上的时间以分钟记。“做计划质量大于数量,不能贪多,计划要伸手或跳一下就能够着。另外,计划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安排、心情及状态来制订。主要是适合自己,比如要除去旅游的时间,还要留出为班级服务的时间。”

李晨阳说,计划好制订,但执行力太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有了精密的计划,执行起来不太容易,这时候就靠自己的理想信念。“我不会逼自己太死,也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小提琴,我考到九级,到高三才放下一些。画画是我的最爱,高三每周都计划出半天时间去学画画。跆拳道也是我的爱好,高二我还当了一年的跆拳道社社长呢。”

“我非常感谢银川一中的老师们,他们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生活及因材施教的个人塑造。老师从不给我们排名次,也不太注意成绩,只强调我们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要超越自己。”李晨阳说,现在每次走过银川一中门口,感激之情就油然而生,好像又听到老师在问自己,“最近怎么样?”感恩之心,就这样润物细无声。

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父母言传身教用爱滋养

8月15日,李晨阳碰到了自己的小学老师,“老师第一句话就夸赞我妈妈,说很少有家长像我妈妈一样陪伴我学习。”

李晨阳的妈妈在李晨阳5岁时就职辞当全职妈妈。“妈妈是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也是个会计划生活的妈妈,从妈妈身上我学会了生活的条理性和计划性。妈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我,她爱好广泛,特别爱看书。平时和我一起看书,共同在一张桌子上学习。如果看的书一样,我们就会交流读书心得。”李晨阳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但并没有影响学习,“兴趣就像减肥一样,只要不过量就可以。”

爸爸沉默寡言,但用行动爱着女儿。“爸爸其实是个早上贪睡的人,但自从我上了高中,他每天坚持5点起床送我上学,晚自习后来接我回家。”

为了让李晨阳树立远大理想,在她8岁时,父母带她到北京大学参观游览。“8岁时在北大门口拍了第一张照片。”李晨阳说,初中再次到北大游玩,她就认定了自己将来大学非北大莫属,并再次拍下照片以明志。后来又两次去北大校园,熟悉又亲切。

高考结束,得知自己被北大录取后,李晨阳将自己去北大的4次合影拿出来,对自己说,第5次北大合影就是入学报到的那一天。为了这一天,她等了6年。

「新焦点」银川女孩8岁至今4次去北大留影,今年将拍第5次,作为北大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