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上期我們講到了全畫幅和半畫幅最明顯的四個區別:拍攝範圍、價格、機身大小、鏡頭運用。

很多朋友留言說價格,輕便這兩個是自己最關心的,因為自己也不是什麼專業攝影師,用來拍點人像,拍拍風景,拍拍寵物就足夠了,但是誰都想拍的更好一點,問小編值不值得從半畫幅升級到全畫幅,小編現在先來說一下。

首先,我們要考慮一下目前我們花在攝影上的時間有多少。

其次,我們再考慮一下下一步我們準備拿出多少時間來學習攝影。

最後,我們再考慮一下除了相機,我們還要付出什麼,得到什麼。

如果攝影只是一個愛好,每個月拿起相機一兩次,那樣的話,其實手機是蠻夠的。

如果準備每個月拿出幾天時間來學習攝影,決定就是要拍的比別人強,手裡還有錢,那就用半畫幅單反加變焦套頭再加一個定焦鏡頭也是蠻夠的。

最後,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照片不應該只放在朋友圈,而應該放在各大圖片網站,各大攝影論壇,還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畫冊,而且自己還比較有錢有時間,並且除了相機之外,你還要丟棄很多東西的情況下,比如,你要丟棄空調帶來的涼爽,而去承受更加炎熱的暴曬;丟棄乾淨的衣服,趴在地下只為了低角度拍到更好的大廣角;丟棄和朋友熱鬧的聚會,跑到深山老林,承受蟲子的叮咬,忍受時不時蹦出的青蛙,只為了拍一張縱深感極強的樹木;甚至丟棄舒適的睡眠,跑到人煙稀少的高原搭個帳篷去拍星空,只為了拍出美麗的星軌。

其實攝影是很累的,真的很累。

但是帶來的快樂,也沒法跟別人說,也無需跟別人說。

如果是這類人,建議買一個全畫幅。

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來說一下全畫幅和半畫幅的區別吧。

寬容度

什麼是寬容度?簡單說,就是相機記錄被拍攝對象最亮和最暗細節與層次的能力,再簡單點,就是既能讓明亮的光線曝光準確,也能讓較暗的光線曝光準確。

如果要給小白解釋,那就是我們需要一張明暗分明的照片,同時亮而不曝,暗而不黑。

傳感器記錄一張照片,要記錄最暗值和最亮值之間的跨度能力,自然界的光是有明暗的,照片從亮到暗這個過度表現的自然,才是好照片。通常全畫幅相機比半畫幅相機的寬容度表現要好一些。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高感

感光度越低,照片噪點越少。

我們要知道,感光度是曝光三要素之一,而現在好多相機都在玩高感。

全畫幅的感光元件更大,所以有更好的高感表現,在夜間拍攝和室內拍攝時,可以得到更好的畫面,舉個例子,同樣的快門,光圈,全畫幅感光度需要500的感光度,而半畫幅則需要800的感光度才能達到曝光準確,但僅僅是曝光準確,在別的地方也可以看出明顯的差別。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夜景是考驗相機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看誰的噪點少,誰的畫面清晰,誰的高光不曝,誰的陰影不暗,夜景是最能看出寬容度,高感等問題來的。

虛化程度

在虛化方面,全畫幅不能說秒殺半畫幅,如果說吊打的話呢,可能也有點囂張了,只能說,全畫幅比半畫幅好很多吧。

這還要提到上期講到的鏡頭群。

還是以佳能為例

半畫幅的鏡頭群在18-55、18-135、18-200、55-250之類的鏡頭,光圈大約在3.5-5.6左右

全畫幅的鏡頭群像佳能的小三元 16-35 F4、24-70 F4、70-200 F4,還有佳能的大三元16-35 F2.8 24-70 F2.8、70-200 F2.8,我們可以看到,鏡頭焦距都是一樣的,但是光圈差了1.2,大家不要小看這個2.8,我們來看一下價格。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差了五千多元,沒錯,光圈差了1.2,價格差了五千元。

這還只是全畫幅的鏡頭對比,鏡頭這個東西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而畫質很好的半畫幅鏡頭18-135雖然虛化也很好,但是一對比就效果就很明顯了。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圖為半畫幅相機加套機鏡頭拍攝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圖為全畫幅鏡頭加套機鏡頭拍攝

對,沒錯,只討論畫幅不討論鏡頭都是耍流氓,但是我們要知道,廠商的高端鏡頭都是為全畫幅配置的,所以,全畫幅的虛化之類的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鏡頭群。但是小編提一下:佳能相機,半畫幅機身可以安裝全畫幅鏡頭,但是全畫幅機身不可以安裝半畫幅鏡頭哦。尼康可以安裝,但是有暗角哦。

色深

色深,就是顏色深淺程度

色彩層次這個東西,有些人很說很玄學。

有些女生就能看出豆沙紅和正色紅的區別,而像小編這樣的直男就感覺.......不都是紅色嗎?

好,既然我們談到了色深,我們來看一下這兩張圖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圖為全畫幅相機拍攝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圖為半畫幅相機拍攝

我們可以看到,全畫幅相機的顏色更加飽滿一些,如果這兩張大家看不出來,我們來看這一張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色彩過渡的非常自然,沒有生硬感,喜歡拍風景的各位,路途美好,登山不易,建議入手一個全畫幅。

可以很直觀的說,有些人看照片一閃而過,有些人很注重細節,問題在於,自己追求什麼,色彩這個東西全畫幅和半畫幅差別不是很大,但是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出差距來的。

一句話來說,全畫幅的色彩表現力和色彩更加豐富。

攝影界有句讚美的話:高光亮而不溢;暗部黑而不死;過度銳而不硬;畫質潤而不膩。焦內如刀割般犀利,焦外如奶油般化開。

照片最大的觀眾是自己,如果各位真的願意花時間去爬山涉水、徒步沙漠、進高原拍星空,去異國賞風情的話,那確實應該買一個全畫幅相機,相比於這些來說,如果相機能定格時間記錄人生並且願意做一本屬於自己的攝影畫冊的話,那價格和沉重的機身鏡頭也不算什麼

如果各位因為上學,工作勞累等原因,花在攝影上的時間比較少,用手機和半畫幅拍照也是很好的,

因為我們是根據需求來購買設備,是我們在拍照,不是相機,只要你的愛好,你的審美,你的樂趣在這裡,用什麼都不重要。

全畫幅VS半畫幅,這可能是最深度的解析(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