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聯手暴漲!最嚴停工令!命懸一線!中國實體經濟的路該怎麼走?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近幾個月來,發軔於上游煤炭、鋼鐵、造紙等行業的漲價潮洶湧而下,在運輸成本上漲和環境治理限產的推波助瀾下,對工業製成品環節形成致命衝擊。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焦煤漲價200%,

玻璃漲價40%,

鋼材漲價32%

塑料漲價30%,

鋁材漲價30%,

工業原紙有錢也買不到了……

中國實體經濟的生態環境處於沸騰狀態,大量企業被捲入瘋狂的漲價漩渦中,苦苦掙扎,命懸一線。

漲價潮是由一系列清算式危機、價格機制長期扭曲和突發性事件引發。由於矛盾積累過多、信息不透明、加上人們的恐慌心理,導致工業製成品價格短時間內陷入失控狀態。

1

清算式危機

1、天量印鈔面臨清算

中國經濟的起步很成功,中國農民肯吃苦,守紀律,任勞任怨。但第二步走得不行,在製造業積累了資金後,通過四萬億、炒房潮,吃光用光了。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這樣做的嚴重後果就是:大量擁房者感覺到財富倍增了,但物價卻非常低廉,於是拼命消費,反正什麼事都不用幹也能賺到比打工一輩子掙得還多的錢。

這種虛假繁榮一方面令創造財富的人數大減,另一方面大量真實財富被過度消耗,加劇了人民幣的泡沫化。換句話說,未來通貨膨脹的程度可能遠比想象的嚴重得多。

如今,天量M2被清算的時刻即將來到,政府面臨著要麼刺穿樓市泡沫,要麼承受劇烈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致命考驗。

2、樓市泡沫進入清算期

08年來的房地產大躍進,給中國的煤炭、鋼鐵、水泥、建陶、衛浴、傢俱、家電、燈飾、五金、包裝、印刷等行業帶來了空前的繁榮,也製造了空前的危機。這些行業的產能被以數倍的倍率放大,如今隨著中國住房的嚴重過剩和年輕人口的銳減,這些行業面臨著清算式危機。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一方面與房地產相關行業的產能淘汰將會非常殘酷,另一方面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反過來又影響到居民消費,導致產能進一步過剩。

悲催的是,這些行業屯積了大量的就業人口。比如煤碳、鋼鐵等行業,動輒維繫著數十萬人的飯碗,在負債高企、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提價來苟延殘喘。

3、環保汙染積重難返

中國經濟開放三十年來,儘管有很多外國專家指出犧牲環境發展經濟不可持續,得不償失,但在各種“陰謀論”的揣度下,政府對環境監管的底線一再失守,而無處不在的腐敗縱容了企業大量偷排。

終於,曾經禍害過英倫和北美的霧霾再次籠罩了北方大地,面積迅速從去年的56萬平方公里擴散到100萬平方公里。

非常不幸,2016年再次趕上了這場環境汙染帶來的清算式危機。在不斷的停產限產和成倍增長的排汙收費下,工業領域所必需的原材料開始暴漲。

2

價格機制長期扭曲下的報復性反彈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3

偶發性事件導致漲價

社保繳費增長、人民幣匯率下跌、公路治超、房地產調控、公務員及軍警加工資等偶發性事件,都對此次漲價有重大影響。特別是匯率下跌,導致一些紙業巨頭不敢從海外採購廢紙和紙漿,導致紙價瘋漲,甚至一紙難求。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留給中國實體行業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減負真的會到來嗎?

4

中國的實體制造究竟是被誰打垮的?

筆者過去多年來關注中國中小企業的稅負負擔,以及中國的宏觀稅負,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及,中國很多中小企業基本靠逃稅活著,中國的宏觀稅負高達38%左右,遠遠超過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甚至超過了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

從稅費負擔而言,中國企業的稅負痛苦指數如果是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再比如融資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從改革伊始就成為學術界的顯性問題,然而,研究到今天,這個問題仍然停留在呼籲階段。

在過去近40年來,中國80%的信貸資源流向了貢獻了GDP不到40%的國有部門,貢獻了GDP超過60%的非公企業,從主流的信貸機構獲得的信貸資源不到20%,中國80%的中小微企業幾乎靠民間借貸活著,靠非法的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的血液。

如果說,中國實體經濟的潰敗不是因為這些情緒化的總結,真正的癥結何在?中國實體經濟和製造業走到今天的十字路口,這是一種宿命和輪迴。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以製造業為例,過去中國製造能夠異軍突起,關鍵在於勞動力成本的廉價,因此中國在產業政策上選擇了全球產業鏈最低端的加工製造,也就是給世界打工的模式。更準確一點講,中國不是“世界工廠”,而是“為世界工廠”。

這種模式既成就了中國過去的成功,但這也是今天中國製造和實體經濟陷入尷尬和困境的主要原因。再說透徹一點,過去中國發展模式最大的經驗就是廉價的勞動力和對接全球產業鏈的低端。

我們的一切制度,我們的一切機制都是為這樣的模式而準備的,在人口紅利的週期下,這種玩法即使稅費負擔重、融資難,但也能活下來,一旦人口紅利結束,這種模式的各種弊端就會顯示出來。

因此,稅費負擔也好,還是社保等人力成本上升,融資難,都不是中國實體經濟被打垮的原因。中國實體經濟走到今天,根本原因是讓我們過去取得成功的經濟體系,經濟模式已經喪失了競爭力。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中國的稅費負擔承重,企業融資難,

政府過於對房地產的依賴讓整個實體經濟處於尷尬的境地,但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意識不到我們以前賴以成功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在我們成為龐然大物之後,我們整個國家,而不是個別企業走進了一個和過去完全不同的地帶。這個地帶需要更多的創新,需要新的商業模式,需要新的制度生態創造新的競爭力,否則你將走不出任正非所言的無人區,你只有死。

現在是中國需要重構競爭力模式的關鍵時刻,重塑競爭力模式的關鍵是堅持改革開放路線不動搖。拋開中國的製造業不論,中國經濟在過去40多年的成功,不外乎“改革、開放、包容”六個字,讓想賺錢的去賺錢,承認企業家在社會中的地位。

這六個字可以詮釋中國的過去,也決定中國的未來。

钢厂联手暴涨!最严停工令!命悬一线!中国实体经济的路该怎么走?

鋼鐵通-ERP進銷存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