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打擊外匯違規,地下錢莊,外匯局通報21起典型案例

重拳打擊外匯違規,地下錢莊,外匯局通報21起典型案例

國家外匯局8月16日通報21起外匯違規典型案例,合計罰沒約5442萬元,在這些違規案例中,包括虛假付匯、分拆逃匯、地下錢莊等。

今年7月下旬,外匯局一天之內曾通報27起相關案例,這使得近一個月以來,外匯局對銀行、企業及個人通報的違規案例高達48起。

外匯局表示,2018年以來,外匯局加強外匯市場監管,對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不斷加大處罰力度,嚴厲打擊虛假、欺騙性交易和非法套利等資金“脫實向虛”行為,維護健康良性市場秩序。

據外匯局公告,21起外匯違法違規案例中, 8家銀行被外匯局點名,因忽視或違反規定被處以相應罰款。被點名銀行包括恆豐銀行溫州分行、交通銀行廈門觀音山支行、天津銀行上海分行、匯豐銀行北京分行,招商銀行廈門嘉禾支行、民生銀行西安分行、企業銀行(中國)天津西青支行和建設銀行連江支行。所涉及的事由主要是違規辦理轉口貿易、內保外貸及違規辦理個人分拆售付匯等。

通報的企業有5家,其中索爾維生物化學(泰興)有限公司、煙臺平瑞商貿有限公司、青島中霖永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山東恆景置業有限公司因逃匯被處罰,常熟市中貫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涉及非法結匯。

這些企業主要是因為逃匯和非法結匯。企業逃匯使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使用作廢合同對外支付預付款,虛構轉口貿易背景,使用第三方公司提單和虛假合同、發票,對外付匯,通過個人年度購匯形式向境外轉移資金等。

另外,在8件個人案例中,主要涉及非法買賣外匯、私自買賣外匯和分拆逃匯。

地下錢莊一直是央行、外匯局等打擊的重點,一些“灰色資金”通過地下錢莊跨境流入流出,不僅對外匯管理造成嚴重影響和衝擊,而且嚴重擾亂國家金融資本市場秩序。從此次公佈的處罰案例來看,通過地下錢莊換匯是個人吃罰單的重災區。

重拳打擊外匯違規,地下錢莊,外匯局通報21起典型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