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跑一次、網上支付,今後河北不動產登記要這麼辦!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發佈《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指導

意見》,意見指出,2018年底前各市市本級和80%以上的縣(市、區)實現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2019年3月底前全省所有市、縣全部實現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

只跑一次、网上支付,今后河北不动产登记要这么办!

一次性收取所需全部材料

統一窗口受理並行辦理,設立綜合受理窗口,統一受理房屋交易、稅收申報和不動產登記聯辦事項,一次性收取所需全部材料。窗口統一受理後,根據聯辦業務類型對申報材料進行分類,分別送達交易、稅務、登記等部門進行同步並聯辦理,相關信息實時互通共享。不需聯辦的事項由登記部門獨立辦理。不動產登記結果等根據當事人自願申請以快遞方式送達。

只跑一次、网上支付,今后河北不动产登记要这么办!

只提交一份紙質材料

全面梳理房屋交易、稅收、不動產登記所需申請材料,在不重不漏、滿足法定所需要件基礎上,精簡合併相關申請材料,編制統一申請材料目錄並向社會公佈。申請人一次性申請,只提交一份紙質材料,有效身份證明材料只要求提交原件,不再要求提交複印件。房屋交易、稅務、登記部門按照各自規定,對需要存檔的審核材料及辦理結果等分別進行存檔。各部門不得隨意擴大申請材料種類和範圍,不得違規設定前置條件,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材料一律取消。2018年8月底前,有關部門將已有的房產分戶圖等房產測繪成果完整移交不動產登記機構。

只跑一次、网上支付,今后河北不动产登记要这么办!

一般交易業務即時辦結

堅持依法規範登記和便民利民原則,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壓縮辦理時間,除政府組織開展的農村不動產登記和非公證的繼承、受遺贈等複雜的不動產登記及大宗批量不動產登記20個工作日內辦結外,在完成權籍調查、登記資料齊全、符合登記要求的前提下,2018年底前將一般登記業務辦理時限壓縮至7個工作日以內抵押登記辦理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查封登記、異議登記即時辦結。涉及房屋交易需辦理事項,一般交易業務即時辦結,較為複雜的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交易、稅務、登記部門按照並聯辦理原則,共同商議確定辦理時限並向社會公佈。交易、稅務部門的辦理時限應當設定在登記登簿前。

對涉及徵稅需上門評估、單位轉讓不動產涉稅事項、企業改制等特定事項,以及需要補正材料、權籍調查和公告等不動產登記,可根據實際適當延長辦理時限,並明確告知申請人辦理依據、辦理時限、查詢方式等服務信息。

只跑一次、网上支付,今后河北不动产登记要这么办!

可選擇網上支付

對依法需要繳納登記相關費用的,在受理環節可自願選擇即時預繳、網上支付等方式繳納相關費用。對依法需要繳稅的,由綜合窗口受理後將信息後臺送達稅務部門進行申報納稅。堅持依法依規收費,嚴禁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擴大收費範圍、提高收費標準,嚴禁違規收取落宗費、配圖費等。

只跑一次、网上支付,今后河北不动产登记要这么办!

實現“不見面”辦理

推行“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探索建立網上登記服務大廳,開通網上預約預審、網上查詢等服務,實行網上接收申請資料,網上開展資料預審,現場核驗辦理,形成網上平臺、實體大廳和移動端互通,“窗口辦”與“網上辦”“掌上辦”互補,“有形”窗口與“無形”窗口並行。

利用互聯網支付平臺,開通不動產登記費、政策性住房上市補交的土地出讓收益等政府非稅收入和相關稅收在線支付,方便辦事人員繳納。探索“銀行申報、信息互聯、結果反饋”方式,採用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在銀行、公積金網點設立不動產抵押便民服務點,實現“不見面”辦理。

加快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系統建設,讓權利人可通過自助查詢機查詢本人不動產登記信息。2018年底前,每個市具備自助查詢功能的登記大廳要達到50%以上,至少有2個以上縣(市、區)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市本級力爭2019年6月底前全面實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推進不動產登記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指導意見

↓↓↓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改革的要求,紮實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根據《河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省委、省政府《關於2018年在全省開展“雙創雙服”活動的實施意見》,現就推進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九屆五次、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加強房屋交易、稅費收繳、不動產登記業務協同,推進“一窗受理、並行辦理”“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優化業務流程,精簡辦事環節,規範申請材料,加強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分批實現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2018年底前各市市本級和80%以上的縣(市、區)實現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2019年3月底前全省所有市、縣全部實現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

二、基本原則

(一)依法依規,權責一致。堅持於法有據、依法實施,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科學制定和實施各項改革任務,規範設置聯辦業務內容,優化整合工作流程,認真履行部門法定職責,依法保護合法產權,保障交易安全。

(二)務實創新,便民高效。堅持以方便群眾登記、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為宗旨,依法確定聯辦業務類型,梳理房屋交易、稅收和登記等關聯業務審核環節,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統一流程,推行一窗受理、並行辦理,加強信息互通共享,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三)重點突破,逐步深化。堅持以房屋交易、稅收和登記聯辦事項為重點,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市級率先推行、縣級分批跟進,推動實體辦事大廳與網上服務平臺融合發展,深化收件資料與信息共享,避免重複收取申請資料,實現資料一次收取、數據一次錄入、業務一次辦理、信息實時共享。

三、重點工作

(一)統一窗口受理並行辦理。調整現有窗口設置,設立綜合受理窗口,統一受理房屋交易、稅收申報和不動產登記聯辦事項,一次性收取所需全部材料。窗口統一受理後,根據聯辦業務類型對申報材料進行分類,分別送達交易、稅務、登記等部門進行同步並聯辦理,相關信息實時互通共享。不需聯辦的事項由登記部門獨立辦理。不動產登記結果等根據當事人自願申請以快遞方式送達。

(二)梳理整合申請材料。全面梳理房屋交易、稅收、不動產登記所需申請材料,在不重不漏、滿足法定所需要件基礎上,精簡合併相關申請材料,編制統一申請材料目錄並向社會公佈。申請人一次性申請,只提交一份紙質材料,有效身份證明材料只要求提交原件,不再要求提交複印件。房屋交易、稅務、登記部門按照各自規定,對需要存檔的審核材料及辦理結果等分別進行存檔。各部門不得隨意擴大申請材料種類和範圍,不得違規設定前置條件,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材料一律取消。2018年8月底前,有關部門將已有的房產分戶圖等房產測繪成果完整移交不動產登記機構。

(三)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限。堅持依法規範登記和便民利民原則,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壓縮辦理時間,除政府組織開展的農村不動產登記和非公證的繼承、受遺贈等複雜的不動產登記及大宗批量不動產登記20個工作日內辦結外,在完成權籍調查、登記資料齊全、符合登記要求的前提下,2018年底前將一般登記業務辦理時限壓縮至7個工作日以內,抵押登記辦理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查封登記、異議登記即時辦結。涉及房屋交易需辦理事項,一般交易業務即時辦結,較為複雜的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交易、稅務、登記部門按照並聯辦理原則,共同商議確定辦理時限並向社會公佈。交易、稅務部門的辦理時限應當設定在登記登簿前。對涉及徵稅需上門評估、單位轉讓不動產涉稅事項、企業改制等特定事項,以及需要補正材料、權籍調查和公告等不動產登記,可根據實際適當延長辦理時限,並明確告知申請人辦理依據、辦理時限、查詢方式等服務信息。

(四)嚴格稅費收取。對依法需要繳納登記相關費用的,在受理環節可自願選擇即時預繳、網上支付等方式繳納相關費用。對依法需要繳稅的,由綜合窗口受理後將信息後臺送達稅務部門進行申報納稅。堅持依法依規收費,嚴禁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擴大收費範圍、提高收費標準,嚴禁違規收取落宗費、配圖費等。

(五)推進信息互通共享。房屋交易、稅務、登記部門應當按照信息共享相關規定,研究制定信息交換方法,升級改造各自信息系統,儘快實現交易、稅收、登記信息自動交換和實時共享。全面推進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與房屋交易管理信息平臺相互對接,確保相關業務辦理的連續、安全、便捷。稅務部門辦理房地產交易涉稅業務時,可直接調用土地、房屋登記共享信息進行稅源信息採集,並留存納稅人確認的調用信息記錄;暫時不具備實時共享條件的市、縣,可先批量進行數據交換或建立檔案信息查詢機制,並積極創造條件加快實現部門信息實時共享。交易、稅務部門完成交易、稅款徵收後,應當將結果及時反饋登記部門;登記部門完成登記後,應當將相關登記信息及時反饋交易、稅務部門。

(六)推行“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探索建立網上登記服務大廳,開通網上預約預審、網上查詢等服務,實行網上接收申請資料,網上開展資料預審,現場核驗辦理,形成網上平臺、實體大廳和移動端互通,“窗口辦”與“網上辦”“掌上辦”互補,“有形”窗口與“無形”窗口並行。利用互聯網支付平臺,開通不動產登記費、政策性住房上市補交的土地出讓收益等政府非稅收入和相關稅收在線支付,方便辦事人員繳納。探索“銀行申報、信息互聯、結果反饋”方式,採用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在銀行、公積金網點設立不動產抵押便民服務點,實現“不見面”辦理。加快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系統建設,讓權利人可通過自助查詢機查詢本人不動產登記信息。2018年底前,每個市具備自助查詢功能的登記大廳要達到50%以上,至少有2個以上縣(市、區)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市本級力爭2019年6月底前全面實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縣政府要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建立政府牽頭,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稅務、財政等部門參加的工作協調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壓實工作責任,強化經費保障,細化任務分解,精心組織實施,全力推進工作落實。

(二)強化協同配合。省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切實履行部門職責,加強對市、縣工作的指導,防止推諉扯皮,確保本系統工作落實到位。市、縣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梳理優化交易、稅收、登記聯辦業務,設立綜合受理窗口;住房城鄉建設(房管)部門負責配合梳理優化房屋交易聯辦業務,優化辦理流程;稅務部門負責配合梳理優化稅收聯辦業務,優化稅款繳納方式;財政部門負責保障工作經費,優化非稅收入收繳方式。

(三)加強督導檢查。省國土資源廳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國家稅務總局河北省稅務局、省政府督查室等部門加強對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督導檢查,適時組織專項督查。對不想改、拖著改、不會改等問題,發現一起解決一起;對推進不力、相互推諉或者弄虛作假、以點概面謊報工作情況的市、縣,及時進行約談問責,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和互聯網新媒體,廣泛宣傳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改革重要意義,深入挖掘和宣傳推廣典型案例,及時開展政策法規解讀,準確發佈相關信息,正確引導社會預期,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凝聚各方共識,營造良好氛圍。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8月17日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長城新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