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濱州安全保障水平將達到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8月15日,《中共濱州市委、濱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

《實施意見》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和《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求全市堅守發展絕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一不可逾越的紅線,把握目標和問題兩個導向,堅持安全發展、改革創新、依法監管、源頭防範、風險管控、系統治理六項原則,堅持以“三個不能代替、四個不能省、五個抓好”工作思路為引領,大力實施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精準治安”和“精品工程”,以安全生產倒逼新舊動能轉換,為全面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小康濱州提供堅實的安全生產保障。

結合我市實際,《實施意見》突出健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化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改革、全面強化依法治安、積極構建安全生產預防控制體系、提升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加強安全生產激勵約束機制建設六項工作,共分解了76項重點任務,明確了各牽頭部門、單位和完成時間。通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全市將嚴格落實黨委和政府領導責任、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理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完善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監察體制,建立完善安全監管執法體制;嚴格落實法規制度標準,加強監管執法和監督,強化監管執法力量配備,嚴格監管執法保障;強化源頭預防控制、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推進城市安全發展,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健全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完善安全投入長效機制,建立安全科技支撐體系,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安全宣傳教育體系;完善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機制,加大考核和責任追究力度,建立安全生產懲戒和激勵機制。

以 “爭一流、上水平”為目標,到2020年,我市安全生產工作將達到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安全保障水平。具體為,以2015年為基數,全市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0%,有效防範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千人就業人員死亡率下降15%;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下降7%;職業病危害防治取得積極進展;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全民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明顯增強,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立完成,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取得重大成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顯著提高,全市安全生產整體水平明顯提升。到2030年,實現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質全面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