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義騎重機,是一款新車,250排量的美式巡航機車。小七,是我牛摩網的同事。我每年多次進入川西,甘南等藏區,嚴格來說應該也算進藏。不過,大家還是把到達西藏首府拉薩稱為完全意義上的進藏,這次是我第八次騎行進藏到拉薩。中華文字博大精深,騎行的人把去西藏稱為進藏,一個進字和一個去字的區別,去哪裡,相對進字容易,進字的含義比去字多了一些戰鬥的味道。因為,西藏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因為,西藏遠,內地離拉薩最近的幾個省會城市去拉薩都要一兩千公里遠。還因為,險,高處不勝寒,高寒缺氧,路上天氣變幻,一天經歷四季,每一條進藏的路都是不平凡的。

選騎什麼車進藏我認為並不是最重要的,沒有去不了的車,只有去不了的人,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騎著義騎重機在進藏的路上了。

重慶是摩都,也是火爐,牛摩網線下重慶體驗店裡新車有不少,我們從這裡整裝出發。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算不上出發儀式,走個形式。兩個人展開一面旗子,合個影,就開始了進藏之行。形式儀式在於表象,我們要的是內涵。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小七年齡不大,也是進藏的老司機一枚。我們一人騎一輛美式機車,開啟義騎重機摩旅進藏的歷程。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摩行天下是牛摩網論壇的一個以摩旅為主題的版塊。貼有摩行天下車標的攝像車,每天用鏡頭記錄這次旅行。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騎摩托出城,就像久關在牢籠裡的鳥兒飛出鳥籠後的感覺。自由的翱翔。道路上是有法約的,心情是自由的。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一天騎了四百多公里,從319國道到318國道,中途換了機油。磨合期第一次換機油一般在300公里到500公里。換上新機油後也是給發動機降降溫。車輛磨合的同時,人和人之間的配合也在磨合,對講機通過K線與頭盔藍牙耳機相連,和攝像車保持多長的距離創造美。穿過成都市區,耗時一個小時,捏離合的左手有點酸。天黑,夜騎一個小時到達都江堰,感覺燈光亮度不夠。夜幕下的都江堰古樸典雅,西嶺雪山的融水清涼,微風送清涼,我們結束了第一天的騎行生活。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第一天騎行小結:美式巡航坐姿舒服,我騎的這輛車原廠加了風擋和邊箱,小七騎的那輛車沒有風擋。風油冷卻效果還好,發動機熱衰不嚴重。排氣聲浪震撼,我發了一個抖音小視頻,粉絲們紛紛議論,這是哈雷嗎?這車有型。這是什麼牌子?

都江堰到汶川的國道封閉。我們走了高速。這段高速橋樑和隧道佔了上風。隧道里被大車夾著提心吊膽,吸著醇厚的尾氣,在幽暗的時候及其渴望光明。

汶川地震,震驚寰宇。一座嶄新的城市重新站立在康藏咽喉上。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美式機場軸距長車身寬,肌肉感十足。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藏區的小姑娘圍著摩托車,感到新奇。當地沒有這個樣子的摩托車。給她們合個影。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這次旅行我有了御用攝影師不用再搞自拍,鏡頭前只有自信,把13裝滿。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與我們合影的是在這裡架設高壓線的一個電力工作隊的成員,邀請我們品嚐石頭燒烤,他們租住在藏族同胞的村寨中。

義騎重機和小七伴我第八次進藏

兩天騎行了八百多公里,上了高原後氣溫下降,車況良好,為我們後面的旅程帶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