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25%的人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你要怎麼辦?

只有25%的人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你要怎麼辦?

天才的成功率其實不一定比其他人更高,他們只是永不言敗,一直在努力地嘗試、實驗。

——湯姆·凱利

創造力是21世紀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據世界經濟論壇估計,在未來幾年內,創造力將會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一起,成為每個人都必須要具備的三大技能。

Adobe公司在過去的6年裡對5000名受眾做了調研,得出的結論是:80%的人覺得自身的創造力對於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的。但是在這些人中間,只有25%的人認為自己發揮出了創造力。

這個數字讓我非常震驚。因為創造力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體中,問題在於以什麼樣的方式被激發出來。所以過去幾年我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怎樣讓其餘75%的人激發出自身的創造力?

通過研究發現,如果我們把設計師的一些思維,運用到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顯著增加思維的創造力。

01同理心

把醫用掃描儀做成兒童主題樂園

如果我們能夠運用同理心,將人性的思維和人文的關懷,融入到設計中,這樣的產品、設計就會非常的成功。

我的一個朋友在通用電氣醫療部門工作,他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技術機械設計師。

他曾經用了3年的時間,研發出一個醫用掃描儀:MRI,並且成功推向了市場,很多醫院都採購了這種掃描儀。他每次去醫院做售後諮詢的時候,都是跟一些技術人員交流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得到的反饋都是很正面的。

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在醫院掃描儀旁邊碰到一個6歲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一直在哭,她的爸爸不斷跟她說:親愛的,今天一定要堅強一點。

他不理解為什麼這個小孩來做檢查的時候這麼害怕,就去詢問技術人員。技術人員說,MRI掃描儀的核磁共振器太嚇人了,小孩子們都很害怕,有80%的小孩在進入核磁共振室之前要服用鎮靜劑才能接受治療。

他聽完了以後,突然就對自己的創造能力產生了懷疑,甚至想轉換自己的職業生涯。他說我之前對我所設計的機器如此自豪,但是沒有想到給孩子們帶來如此大的困擾。

這個時候,他去斯坦福設計學院接受了設計思維的特別訓練,同理心是這個系列課程的第一課。在為期一週的強化訓練後,他就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他找了很多志願者,在掃描儀上繪上兒童喜歡的畫面,把醫院的掃描儀弄的就像主題公園一樣,讓孩子們覺得非常有趣。

只有25%的人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你要怎麼辦?

很多人都說,他做的只是在掃描儀上畫了圖而已,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改變。但是通過畫畫這個事情,他改變了孩子們進入掃描儀時的整個環境。

通過這個方法,在進行檢查的時候需要麻醉的小孩的比例,從80%降到了10%以下,在醫療領域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成功了。而且這個項目,沒有花費任何經費,也沒有花太多的時間,這就是同理心的重要性。

02用實驗加速產出

天才只是比別人更加堅持而已

通過實驗來加速你們的創造力成果的產出,但是速度必須要快,時間成本要低。

一個加州大學的博士寫了一本研究天才的書。他說,天才的成功率其實不一定比其他人更高,他們只是永不言敗,一直在努力地嘗試、實驗。

詹姆斯·戴森是戴森公司創始人,被譽為“英國設計之王”。 戴森在研究雙氣旋吸塵器的時候,每天都躲在實驗室裡邊做實驗。一開始,戴森設計了幾百個模型都沒有成功,換作別人,或許早就中途放棄了。但戴森沒有,他意志堅定、永不言輸,哪怕揹負著高息的銀行貸款。

最後花費了5年的時間,在失敗了5128次之後,戴森才發明了不需集塵袋的雙氣旋真空吸塵器,引發了真空吸塵器市場的革命,橫掃全球市場。

只有25%的人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你要怎麼辦?

戴森和他研發的真空吸塵器

5128次,這真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天才並不是比別人更容易成功,他們只是一直比較堅持而已。

戴森現在還是跟以前一樣,每天不斷地做實驗,不停地改進自己的產品。每一次樣品的失敗,都能讓他認識到,哪些東西是可以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在探索中不斷前進。

03為思考騰出時間

每天用20%的時間來放空自己

雖然大部分人的工作都很忙碌,但是每個人每天都需要抽出一些時間,從工作和生活中抽離出來,做一些思考。

當你處在半神遊狀態的時候,想法是最靈活的。很多公司一直都崇尚這種所謂的白日夢。3M公司從1948年開始,就提倡員工每天要抽出15%的時間用於思考。Google公司也是這樣,提倡自己的員工要抽出20%的零散時間來思考。

我在美國經常問聽眾,什麼時候最容易有靈感、有創意?很多人都說,是洗澡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答案,因為當你在洗澡的時候,只有自己一個人,既不看手機,也不查郵件,處在一種非常放空的狀態,你的思想是抽離出來的。

除了洗澡之外,在走路的時候或者早上剛起床那幾分鐘,大腦也是放空的,這些時間都是最容易產生靈感的時刻。

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是,

花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多做一些思考。

第一 要保護自己的個人時間,不要老是想著看手機。

第二 要記住靈光一閃的一些想法,就算不知道這個想法可以拿來幹什麼,還是要把它記錄下來。

04敢於簡化產品功能

少即是多

很多人都喜歡做一個整合化的工具,把一些不同的功能集結在一起,這是不對的。

兩天前我在東京的時候,完全不會使用酒店裡的電視遙控器,因為它太複雜了。我只是想打開電視,遙控器上只要有開關鍵就可以了。但是它把很多不同的功能都整合在遙控器上,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

蘋果的電視遙控器非常直觀、簡單,所以我使用的時候就感覺非常開心。

只有25%的人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你要怎麼辦?

Google是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但是它的公司頁面非常簡單。儘管大家上Google的時候,有非常多不同的需求,但是他們選擇讓自己的首頁變得簡單化,因為這樣可以讓用戶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

另外一些小企業也是這樣。Nest實驗室是一個位於美國加州的智能家居公司,和其他同類產品相比,它的產品功能非常簡單。但是它反而依靠簡單的功能,在行業內取得了領先地位,最後以3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

05借鑑他人想法

借鑑別人好的創意不是抄襲,而是在別人的創意裡得到更好的啟迪。

比如世界上其他地方可能有一些非常好的創意,你借鑑它的思路和想法,結合你所生活的環境進行本土化改造,這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借鑑。

倫敦大奧蒙德街醫院的醫生在看電視的時候注意到,法拉利車隊在F1的賽事中間進行維修的時候,進站維修人員的工作效率非常高,7秒鐘就可以完成整個過程。車手精準停位,維修人員趕快上來進行換油、換輪胎的操作,每個人都各司其職,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在短短7秒鐘的時間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這個醫生就想到,醫生在接診病人的時候,一般都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因為人們在各種科室中間跑來跑去的,不知道該做什麼,整個過程非常混亂。

他就把法拉利的做法,借鑑到醫院接診的過程中去。這樣做的結果是,極大提升了醫院的工作效率,技術錯誤減少了42%,信息錯誤減少了49%,這個醫院很快成長為倫敦一流的醫療機構。

只有25%的人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你要怎麼辦?

所以有的時候,你需要敢於超越自己的領域,借鑑不同專業、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經驗,以一個開放的心態,大膽的學習。

另外,在這個日新月異的21世紀,我們需要利用逆向思維,在年輕人中間尋找靈感,尋找自己的逆向導師。通過逆向導師,我們可以從比自己小20歲的年輕人中找到更好的創意,給我們的思維注入創造性的活力。

06利用故事的力量

讓用戶更容易記住

二三十年前,我在當工程師的時候,對講故事這件事情非常質疑。因為工程師非常相信數據,但是大部分的故事,都沒有數據支撐。

現在我的觀點已經很不一樣了,數據並不總是能支撐你的觀點,而且數據很枯燥,很容易被遺忘。而當你講故事的時候,就很容易讓人記住。

舉個例子,我聽過一個美國的故事。一個人在外地出差,晚上在酒吧遇到了一個不認識的人,和那個人喝完酒後,他就昏迷了。等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在浴缸裡泡著,邊上有一個手機,手機上貼了一個便利貼,寫的是:快打急救電話911。

接通了911之後,911的工作人員就跟他說:“非常抱歉地告訴你,你可能遇到了偷器官的人,你要趕緊保持在水的環境裡,一動不動,等我們來救你。

這個故事很多人都聽過,而且一直都難以忘懷。因為它包含了一個好故事的幾大要素:

第一 簡單,如果想要讓大家記住並且傳播你的故事,一定要保持簡潔。

第二 要有出人意料的細節。

第三 要具體、生動,在腦海中有畫面感。

第四 可信。你的故事要讓人感覺可靠、可信,不是瞎編的。

第五 要帶有一定的情緒。

第六 要有起承轉合,保持一個好的節奏感。

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比如Toms這個品牌是做鞋的,他們總是會向外宣傳,消費者的每筆消費都會轉化成一個捐款,為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做出一點一滴的貢獻。

喬布斯就是一個講故事的能手。他在ipod的全球發佈會上,沒有講ipod全新的壓縮技術和數據,只說了一句話:“你的口袋裡可以裝1000首歌”,一下子震驚了所有人。因為當時MP3的容量非常有限,這樣一句簡單的話,立馬勾起了消費者的購買慾。

07小結

在日常生活當中,超人其實是一個普通人,跟我們身邊的人都差不多。但是把西裝脫下的瞬間,他會變成一個充滿能量、力量、智慧的超人,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狀態。

如果我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內在的潛能,運用設計思維把自身潛藏的創造力激發出發,就會變成一個像超人一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