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得意的基层公务员,要不要辞职出去闯一闯?

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竞争非常激烈,成功上岸的都是百里挑一的考试英雄。公务员职业在社会的总体评价中等偏上,得到普遍认可,但并不意味着只要考上公务员,就可以香饽饽一辈子。

那些不得意的基层公务员,要不要辞职出去闯一闯?

前两天,一位网友阐述了他作为一名3年工作经历基层公务员的困惑:2015年我报考一个乡镇公务员岗位,怀揣着对基层工作热爱和梦想而来。但工作三年后,觉得自己不管从思想和整个人精神停滞不前,没有来刚开始的激情,一天等着混日子,再这样下去,整个人都要报废了,有过冲动要辞职,但一想到父母那一双忧郁的眼神,我退缩了。该怎么办?要不要辞职出去闯一闯?这个描述,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警惕。

首先,做决策之前思考不全面。本来带着对基层的热爱和梦想来到基层,但工作以后,发现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这犯了文艺青年的毛病,为什么来之前不权衡利弊,做最好的准备,做好最坏的打算?人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理想和情怀没有问题,但只顾憧憬美好,而忽视困难,这是主观主义的做法,是幼稚的行为,是不知道社会基本的运行逻辑:美好的东西,是要付出不美好的经历。

其次,没有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工作三年了,觉得思想和精神层面严重滞后,失去当初的激情,一天等着混日子,觉得再这样下去就报废了。这里有个“等”字,意味着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时间是最珍贵的,可惜很多人忽视了,那大量的时间干嘛去了?拿去抱怨了?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抱怨只会让现状更加糟糕。反之,当工作没有意思,重复枯燥无味,工作没有难度,意味着这工作很容易快速完成,就能给你节约出时间,用这些时间来学习提升,就不会导致三年后思想和精神状态停滞不前的混日子状态。

最后,工作不是一个人停滞不前的理由。在职业发展中,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未来几年发展前景如何,全部身家寄托于工作,工作承载着我们生活希望,但在这过程中,不能忽视更本质的东西——能力。

能力是工作的根本,能力可以让人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能力的提升——靠时间。如果你身处要职,每日忙碌,那证明你有很多事要做,可以承担更多责任,自然能获得更多收益和发展。反之,一个闲职,意味着可以自由支配更多时间,拿去学习,拿去思考,思考现在的工作,思考未来的发展,学习相应的技能,上策可以完善手上的工作,升职加薪,下策可以学习到新技能后,跳出现实的大坑。而盲目觉得工作不舒服,辞职走出体制闯一闯,可能会这位网友过去一样,因为热情与理想来到基层一样,又因为不舒服而辞职去体制外,一旦遇到困难,垂头丧气,重蹈覆辙。

任何工作都不是人停滞不前的理由,人的成长在于如何更合理支配那珍贵的时间。

那些不得意的基层公务员,要不要辞职出去闯一闯?

裁剪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