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藥零售: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近期以來,處方藥零售領域風雲突起,各路大鱷和創業新銳都往這裡扎堆前行,不少老牌的公司也加大了投入,但其實很多藥企,包括高層負責人,對這塊的認識還停留在“原始社會”階段,對它並沒有進行深刻的理解。

第一,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醫藥分家打破公立醫院的壟斷,藥品零加成,兩票制縮短供應鏈之後,一個更大的新興行業必然會以星火燎原之勢出現。就像美國最大的藥品福利管理公司ESI,每年的銷售額超千億美金,包括美國最大藥品零售商CVS,它的線上銷售業務量也在不斷攀升,國內目前處於剛剛起步階段,當初,關於處方藥網售和藥品零售政策幾經反覆,很多部委包括政府也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公權力,以醫療安全為名,行抓權壟斷之實,處方藥零售有幾個大的契機。但事實證明,這不過是歷史車輪前進中的揚塵,無法阻止前進的趨勢。

第二,由於醫保的談判和限價,大批的醫藥廠商為了維持在主要省市中標的價格,會在很多省市進行主動棄標,棄標之後,原先的那些經銷商、執行團隊,還有幾千個關係好的醫生該怎麼辦?他們只能將藥品放到醫院藥房、連鎖藥店或者是醫藥電商上進行銷售,所以包括醫藥電商在內的處方藥零售,未來將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

處方藥零售: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第三,在醫藥營銷全渠道,特別是處方藥中,只要是做醫生的工作,跟醫生以銷量掛鉤進行利益結算,無論是給回扣、帶金銷售還是其他方式,都是違規的。但是在零售渠道和電商平臺,當廠家給藥店載體或醫藥電商更高的佣金,促使他們去做市場推廣,這種方式是合規的,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營銷戰略,特別是在國家嚴打商業賄賂的環境下,讓很多沒有回扣就不會賣藥的廠商和代理商迅速陷入絕境。

第四,患者自我意識的覺醒。患者自我意識覺醒是非常清晰的事情,從《我不是藥神》電影大賣就可以看出,要知道全民健康意識和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會主動選擇處方藥品牌和產品,我們在臨床中有30%的處方藥是由患者直接指定要求的。

其實從整個處方藥開具的過程中,有時候患者的重要性會超過醫生,因為有些時候醫生就像牆頭草,哪邊給的錢多,就往哪邊跑了,這邊多給五毛錢一盒,可能醫生的處方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裡我指的是一個群體,跟個體的道德水平沒關係。

第五,從網上購買處方藥的用戶行為數據分析。最最重要的就是線上患者的用戶行為,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強勁增長趨勢。Dr.2也是處方藥網購的重度客戶,體驗過所有的醫藥電商,差不多買了一萬多塊錢藥,結合自己實際經驗發現,網上處方藥的很多用戶行為跟很多醫藥企業想的不太一樣。

首先,通常來說,上網上買處方藥的這些人都是有很強的目標導向性或者是有人推薦,或者是有了處方之後,他延續的慾望是非常非常強的,有數據表明,我們普通的網售處方藥的續購率在百分之四十幾,精神神經科可能達到75%~80%。特別是很多普藥的廠家高層還認為,如果我不把藥品上電商,患者買不到還是會去線下藥店或者醫院去買,我只能說你在做夢,自己想多了,你不賣,他會買同類的仿製藥,所以你不做你的對手在做,份額未來會不斷地被侵蝕。

處方藥零售: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其次,對網上處方藥的人群來講,他根本就不care醫保,因為我們上網上處方藥都是買的長期藥物,一般最少買三個月甚至半年、一年的療程,而醫保每次只能開兩週,最長一個月,還得一年不停地去看病掛號,特別是掛號費漲價的情況下,顯得更加不方便划算。

因此很多企業會用假裝自己帶入老百姓的思維去考慮問題,擔心在網上不能刷醫保,其實真正的處方藥網售,患者一般要買就買一個長週期,一買會買四五百塊錢的藥,其實並不care醫保,也不用去看很多次的醫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

另外,我們有碰到廠商說如果患者在網上買不到我們品牌的藥,他就會到線下藥房或者是醫院去開,我說那是你在做夢,實際上網售處方藥的這部分人是相對理性的一類人群,而且這個消費的力量是特別的強大和堅決,如果他買不到你品牌的藥,他會去買同類品牌的替代品或差不多的仿製藥,而不會去線下藥房和醫院去購買。

現在又多了一個方案,我們現在很多處方藥營銷團隊,開始把觸角觸到了更基層的藥房,然後把藥放進去並且指導下面的患者進行導流,或者是從處方藥電商用大倉的模式直接送藥,或者是企業DTP藥房模式,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而且更符合經濟性有效性原則。

因此,所有都歸結為處方藥的可及性問題!

處方藥零售: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全中國光縣級市和區就有兩千七百個,這樣會導致一個問題,一個縣一個人或一個縣鋪一個點差不多就要超過三千個人,基本上很少有廠家有這個實力去做,但是我們知道從全國各個地方往三四線中心城市去看病,人數是非常龐大的,那麼這批人群在這邊獲得藥物治療後,他回去就沒藥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那邊藥物沒有觸達,也沒有鋪點,那麼他接下來就只有三個方案選擇:第一個方案就是換藥,第二個方案就是斷掉治療,第三個方案就是他再返回到原來看得醫院開這個藥。

所以他跑到大中型城市看一場病,他的平均花費可能就是三五千塊錢起步,所以醫保報銷個幾百塊錢,對他來說根本無關大局。那麼如何滿足這部分人群比較迫切、強大而分散的慾望需求,只能通過處方藥零售!

因為現在各個地方特別到下面的醫院進藥是非常艱難的,因為藥品已經零加成,對醫院來說根本沒有動力進藥,再加上醫保總額的控制,他根本就不想讓你進,而進藥的成本又非常高,銷量有可能會非常小。

目前最現實最解決的方式,一個是處方藥電商,再就是區域零售藥藥房加強覆蓋,這兩種方式都非常重要,增加藥物的可及性,有的企業是主做一個,有的企業是兩個都做,兩者合起來我們叫做處方藥零售。

所以整個行業趨勢不可逆轉,我們必然會發現患者社區、患者教育、患者醫生管理將會進入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醫庫現在為很多企業推出量身定製的患者社區、患者管理項目技術解決方案和推廣方案,有關於這些方面需求和問題的,可以與作者Dr.2聯繫(微信號:medicool2)

處方藥零售,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