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看工行」工行,我見證您的成長

參加工作30年來,記憶中的一些瑣碎往事似乎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有些朦朧了。然而當年工作的點點滴滴,那些與工行一路走過的歲月卻歷歷在目,令我終生難忘。

昔日厚實和樸素的門面與今天的豪華氣派有著天壤之別。80年代中期,銀行網點門牌上大都掛著“某某分理處”或“某某儲蓄所”字樣,外表樸素,很少有豪華張揚的。小而窄的門面,高而舊的桌椅,昏暗陳舊的吊燈,水泥砌平的地面,再加上磨得發舊的大算盤、笨重的大鋼箱,基本構成了營業網點的所有家當。像許多剛剛畢業的學生一樣,當年的我就坐在三張桌子拼起的“丁”字櫃檯前,每天收收付付,寫寫算算,重複著簡單劃一的數字勞動。每逢夏季,沒有空調的營業室炎熱難耐,打開電風扇也只往地面上吹,怕桌面上的賬頁被風吹散;到了冬天,外面的寒氣卻因門的不斷開啟而直逼櫃檯,我們只好搓著手、跺著腳、哈著氣;一邊招呼進進出出的客戶,一邊寫寫算算。就這樣寒來暑往,當年的銀行當年的我們,用百分之百的手工操作服務著客戶,溫暖著客戶的心。

那個年代,人們進出銀行,只有傳統的幾項業務:活期儲蓄、定期儲蓄、定活兩便、零存整取,還有一些信匯、電匯、支票……除了存錢和取錢,市民們似乎對銀行服務沒有太多的奢望;而當時的銀行也大多抱著“坐等顧客上門”的想法,存不存由你!

也就是三十五年的工夫,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使銀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昏暗破落的窄小門面換成了寬敞明亮的氣派門面,鱗次櫛比的高樓不約而同地成為了新型都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走進銀行大廳,人們再也聽不見撥拉算盤珠子的“噼裡啪啦”聲響了,輕柔的背景音樂和著電腦鍵盤演奏出的歡快旋律,無不令人心曠神怡;原先那高不可攀的櫃檯連同阻隔銀行與客戶情感的籬笆一起被卸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彰顯人文關懷的“低櫃式”服務;智能化的服務設施把銀行人從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脫了出來,豐富的個性化金融產品為居民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銀行的營銷模式,也早已突破了傳統的“收收付付”,“金融財務顧問”、“理財經理”、“客戶經理”等新名詞紛紛躍入人們的眼簾,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的流行時尚,則使百姓的金融生活空間更加廣闊。

琳琅滿目的金融產品不勝枚舉,市民進銀行就像逛超市一樣便利:繳納話費、學費、交通罰款可以通過網銀轉帳,買車購房可按揭貸款,炒股可借用“銀證轉帳 ”,匯款可乘“匯款直通車”、“全球快匯”,還有銀行卡、保管箱、基金、“外匯寶”、個人支票、保險代理等金融產品,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我是一個幸運的工行人,見證了工行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簡單到豐富的恢宏變革。我深信,在我國改革發展大潮的推進下,工行的明天將會更加多姿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