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要活著,還要活的出衆!——期貨交易者的自我進化

不僅要活著,還要活的出眾!——期貨交易者的自我進化

導讀:

如果我們要在期貨中活著,如果我們要活得出眾,如果我們要想以交易為生,那麼,我們眼前真有一件事應該做,那就是反思!

一、反思的內涵和意義

 “反思”一詞源於哲學,本指思維,即反思性思維。英國哲學家洛克認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對自身活動的注意和知覺,是知識的來源之一;荷蘭哲學家 斯賓諾莎認為,反思是認識真理的比較高級的方式。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反思是一個把握絕對精神發展的辯證概念,是從聯繫中把握事物內部的對立統一本質的概 念。總之,人們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視為對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心理感受等的思考。所以,威廉•杜拉姆在《思維的革命》一書中指出:“假如一個人掌 握了思維的力量,那麼就會加速成功的頻率”。

而交易中的自我反思是交易者以自己的交易行為為思考對象,用批判和審視的眼光對自己的交易理念、交易方法、交易行為、交易過程、交易環境、交易 結果等進行自我回顧和分析,並做出理性的判斷和選擇學習的過程。自我反思是交易者的自我對話,自己挑自己交易過程中的“毛病”。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 “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交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任何人的成長都包含於經驗和反思,所以它具有探究和提高性質,是繼續交易的動力,是交易者自 我發展的重要過程。因此,反思對於提高交易者交易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在所有的交易者中很少有人會去反思,更很少人會正確的反思,所以他們也很 難取得進步。

二、如何培養反思能力

在當前國內外用於提高交易者反思水平的策略中,反思日記也即交易日記或交易日誌是最被廣泛採用的。所謂反思日記,指交易者將自己在交易中,每天 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做不拘形式地記下來,同時也記錄對自己交易影響巨大的事件,從而實現對自我監控、對市場監控的最直接、最簡易的方式。從本質上講, 反思日記是把反思這一單純的內省活動外化,通過對反思日記這一工具不斷地分析、回顧、研究,以改進自己的交易技術、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三、反思的內容

在不同階段,交易者反思的重點及關注的內容是不同的。一般來說,交易者反思能力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技術的合理性階,實際行動階段,批判性反思 階段。新手型交易者主要進行交易工具和交易技能的反思,適應型交易者更多地進行交易策略的反思,成熟型交易者進行交易理念的反思,專家型交易者則進行交易 思路創新的反思。根據相關人士對交易者的研究統計表明:反思型交易者對交易技能的反思最多,交易策略的反思次之;交易理念的反思佔第三;交易創新的反思最 少。可見交易者反思存在著一定的梯度,隨著反思的逐步深入,反思內容也將逐步深入。反思仍需要外部的引導,無論是交易技能、交易理念理念都很難通過簡單的 複製性培訓進行,而更適宜通過在實踐反思中不斷深化認識。

在反思的具體步驟中,可參考教育學家科頓和斯巴克斯一蘭格所提出的反思框架:

(1)選擇特定的問題,並從可能的領域內,包括目標知識、交易對象等方面廣泛地蒐集這一方面的資料。

(2)開始分析所蒐集來的資料,形成該問題的一般框架,同時在自己已有的知識中搜尋與當前問題有關的知識。如果搜尋不到類似的知識,則可請教其他人或閱讀專業書籍來獲取這些信息。這一過程有助於形成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

(3)一旦問題情境形成明確的框架,就可以建立各種假設,以解釋市場走勢和指導行動,並在內心對行動的短期和長期效果加以考慮。

(4)在深思各種行動的效果後,就可以開始實施行動計劃。

當這種行動被觀察和分析時,就可以開始了新一輪的反思循環,從而形成有效的反思環。這個過程可以簡化為明確問題——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建 立理論假設——實施行動五個步驟。應當指出的是劃分是相對的,每一步驟都不可能與其他步驟截然分開。例如,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有可能加深對問題的認識, 並對其進一步的修正和限制。另一方面,收集、分析資料無疑是以問題為導向的。

關於反思內容成份,可參考斯巴克斯•蘭格提出的三個要點:

1、認知成份。指交易者在交易過程中加工信息和做出決策的方法步驟。

2、批判成份。指交易者做出交易決策的基礎,包括情感體驗、交易目標、交易哲學和道德成份,如交易工具的選擇是否恰當、交易環境的判斷、交易策略的選擇以及交易目標是否合理等,期樂會(qlhclub)它深刻地影響交易者對市場和交易的理解、影響到所關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解決方式等。

3、交易者的陳述。指交易者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依據,包括交易者所提出的問題,交易者在日常分析和學習交流過程中的交談以及他們對交易行為所作出的解釋等,這種對實際情境的解釋可以使交易者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交易決策過程。

總之,交易者的反思應該是多視角、多維度的,應該對自己的交易和學習抱開放的態度,時時刻刻在“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會?何時會?何地會?”的自我追問中改善自己的交易取向。

四、反思的基本類型

反思分為三類:交易前反思,交易中反思與交易後反思。交易反思不僅是對交易行為的回顧,更是為了指導未來的實踐,讓我們不再盲目,也不再愚鈍。

  1、交易前的反思。

交易前的反思是指交易者在制定交易計劃時的反思,包括對市場狀態的判斷、交易機會的選擇、交易策略的選擇、交易目標的制定,交易工具的選擇,交易行為的規定,交易資金的分配、他人的想法等進行反思,它具有前瞻性。

2、交易過程中的反思。

交易過程中的反思主要指交易者在進行交易時,能否根據盤面情況及時調整思路,能否靈活有效地監控、調節交易行為,對自己的參與、決策和達成狀態 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強調解決發生的交易思路和行為障礙的問題。使交易高質量高效地進行,提升交易者對交易調控和應變能力。這個反思過程,要求 要認真做好反思記錄。反思記錄內容主要包括:交易經過,總結成功的經驗,查找失敗的原因,記錄交易心理變化的情況等。

3、交易結束後的反思

交易結束後的反思主要指交易者對整個交易行為過程以及市場運行情況進行思考性回憶,包括對交易的交易哲學,交易行為,自己的表現,他人的表現,以及對交易的成功、失敗進行處理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它具有批判性。

五、反思的基本過程

一般而言,

交易者的反思可由發現問題、蒐集信息與分析、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四個環節構成。

  1、發現問題

古話說,“那些輕視學習,認為學習很輕鬆的人,要麼從來沒有學習過,要麼從來不知道輕鬆為何物。”交易學習從來就不簡單,僅僅有人給我們答案是 不夠的。如果我們想要形成自己的理解,就必須自己提出問題,必須自己思考各種問題。如果說期貨市場是一座金礦,不是你到了金礦就可以得到金子,關鍵是問了 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問題問得好,離財富就近了,離成功就近了。只有我們提出問題,才會去尋求相應的答案。而我們得到的大多數結果,就是不同提問的結果。所 以,交易者反思的起點是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交易者首先要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和問題的情境,確定反思的內容,要明白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如何導致了一個問題,或 者如何造成了影響一次機遇的狀況。這些問題可以從交易者自己的交易中去尋找,也可以從他人的經驗中去尋找,建議多多利用後者,因為前者代價太大。例如:我 對各個交易工具的原理理解如何?運用的又如何?我每次交易是否考慮了交易環境?是否制定和遵循了交易規則?我的交易哲學是什麼?如何形成的?我對市場的理 解是怎樣的?我是否做到了利用他人的弱點獲利?在今後的日子裡,我該怎樣學習等?

  2、蒐集信息與分析

對於新手型交易者,是很難在自己的交易中發現問題的,那麼就要採用學習和理解他人的方式。比如,對這個領域我知道了多少?什麼樣的資源或信息可以幫助我?成功者是如何成功的?失敗者又是如何失敗的?如何正確開始最初的學習?學做期貨需要多少錢?如何在期市中生存下來?

對於適應型交易者,重點考慮策略的制定和執行中所發現的問題。比如,交易策略的種類有哪些?各個交易策略的運用原理是什麼?各個交易策略下交易計劃是怎樣的?策略運用和執行中是否有含混不清或前後不一樣的情況等?

對於成熟型交易者,重點考慮交易理念方面的問題。是什麼促使你買入?在什麼情況下賣出?獲得良好回報時會做些什麼?外在因素影響交易時該怎麼辦?如何管理交易資金?交易回報是否穩定等?

對於以上以及更多問題的解決,最好的方法是深刻分析產生這個問題的根源,同時明確他人解決這個問題的經驗與教訓。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常的、系統化的進行。

  3、提出假設

對於提出的問題,不要完全複製他人的想法,要通過自己眼睛去發現,去尋找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來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假設,從而制定 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比如最著名的趨勢交易系統中需要明白的問題:我如何發現趨勢?我將在上漲的趨勢和下跌的趨勢中交易嗎?市場橫盤時我該怎麼辦?我的 入市標準是什麼?我如何發現趨勢即將結束等?

  4、驗證假設

將解決問題的假設和方案付諸於實踐前,一定要分析和實證結果與假設的合理性。並把在驗證過程中生成的新問題作為下一輪反思的內容,循環往復,直 至問題解決為止。這種研究和檢驗是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正因為最初的投入巨大而且負責,所以日後交易時,才方能夠對原始假定的合理性與邏輯性充滿信 心。

六、反思的基本方法

科學的反思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反思的常用方法有

1、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是利用交易結束後的時間裡,通過各種形式與同行交流研討來檢查自己的交易行為,理解隱藏在交易行為背後的投 資理念,提高交易能力的方法。比如論壇、聊天軟件、聊天室等。需要提醒的是,交易者不可在交易時間中參與交流,因為交易時間裡,我們最需要的是自己的觀 察、分析和理解,你一定要知道市場發生了什麼,是如何開始和結束的,這個過程不能是別人所代替的,這個經驗也是你必須自己積累的。

2、日誌反思法

日誌反思法是指交易結束後的任何一個時期,交易者通過復讀交易日誌和對照當時盤面,再現整個交易過程,讓交易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 交易過程的方法。期樂會(qlhclub)比如,在今年3、4月份的行情中,有哪些機會?自己做了哪些交易?結果如何?如果重新來過,你會怎麼做?通過復讀交易日誌,挑剔和發現自 己在交易中存在的問題,讓存在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

日誌反思法重在分析總結、記下學習和交易的成功與失敗,從而擁有自己的分析、感想、體會、新的認識和改進意見,使其成為今後交易的最有效借鑑,從而達到更高的一個境界。

  3、閱讀反思法

閱讀反思法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指交易者為了解決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閱讀相關的信息獲取與自己過去不同的想法和理念,幫助自己接受新的信息和 觀點,為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新的解釋、見解和可能的新方案;另一個是指通過閱讀擁有豐富成功和失敗經驗的交易前輩所著的書或報告,來發現自己忽略的問 題,或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以下是我的反思時閱讀的部分參考書籍:期樂會(qlhclub)七翁的《期市看盤攸關》、約翰•墨菲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江恩的《江恩角度線 與時間之窗》、拉里•威廉斯的《短線交易秘訣》、馬丁•舒華茲的《交易冠軍》、郭鑑鏡編譯的《成功交易---與金融大 師談投資》、喬治•安傑爾的《短線狙擊手》會提供很高的學習價值;如果想解決交易策略相關問題,則斯坦利•克羅的《克羅談投資策略》、馬克•泰爾的《巴菲 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範K•薩普的《通向財務自由之路》、詹姆斯•F•道頓的《駕馭市場--優秀交易商是如何造就的》、阿瑟•L•辛普森的《幽靈的禮 物》、馬克•弗雷德費帝的《超級短線客》會提供很高的學習價值;如果想解決交易理念相關問題,則巴頓•比格斯的《對沖基金風 雲錄》、小埃爾登•梅耶的《對沖基金--頂尖交易人操盤案例》、羅恩•米倫坎普的《財富引路人--成功基金經理的經濟學解釋及投資備忘錄》、羅伯特•J• 希勒的《非理性繁榮》、納西姆•尼古拉斯的《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拉斯•特維德的《金融心理學--掌握市場波動的真諦》、羅伯特•魯賓的 《在不確定的世界》、伯納德•巴魯克的《巴魯克自傳》、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的《凱恩斯傳》會提供很高的學習價值;如果想解決交易創新相關問題,則拉里• 威廉斯的《短線交易秘訣》、維克多•斯波朗迪《專業投機原理》、威爾斯•威爾德的《技術交易系統的新概念》、康斯坦絲•布朗的《專業交易人士技術分析》、 Thomas R. De Mark 的《市場韻律與時效分析》會提供很高的學習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