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陽信一小戲入選第三屆全新創作優秀作品展演

濱州陽信一小戲入選第三屆全新創作優秀作品展演

8月21日,山東省文化發佈關於第三屆全省小型戲劇新創作優秀作品展演入選劇目名單,經專家嚴格評審,確定16部劇目入選第三屆全省小型戲劇新創作優秀作品展演,其中陽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研究中心的原創作品東路梆子《二蛋鬧牛》入選。

濱州陽信一小戲入選第三屆全新創作優秀作品展演

據瞭解,《二蛋鬧牛》以“精準扶貧”為主題,講述了黨和政府充分落實“精準扶貧”政策,為貧困戶二蛋家送去三頭小牛,幫其脫貧致富的一段故事。但幫扶過程頗為周折,二蛋因前幾年政府扶貧,幫忙上項目卻不管後期受益,越扶越貧的原因萬分牴觸,後通過幫扶人耐心解釋,說是一對一地精準扶貧,不僅送小牛,後期的飼養技術、飼料供應以及銷路等都由政府負責,能夠真正幫其脫貧,二蛋才最終欣然接受。該作品於去年9月在2017“常平杯全國小戲小品大賽”中榮獲劇目一等獎、優秀編劇獎、優秀表演獎、優秀導演獎,並得到專家評委和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濱州陽信一小戲入選第三屆全新創作優秀作品展演

東路梆子,原名梆子腔,也叫“山東吼”,是山東的古老劇種之一,產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以陽信西部最為盛行。陽信縣通過近年來的挖掘整理,於2016年申報併成功入選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截至目前,該縣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3項、市級22項、縣級99項。

濱州陽信一小戲入選第三屆全新創作優秀作品展演

去年6月29日至30日,由山東省戲劇家協會、山東省戲劇研究院、陽信縣人民政府主辦,由陽信縣文廣新局、陽信縣文化館、陽信縣東路梆子劇團承辦的“山東省首屆東路梆子保護傳承發展研討會”在陽信舉辦,來自省、市、縣有關領導、專家濟濟一堂,共同研討繼承和發展東路梆子這一優秀的戲曲藝術,使她再次煥發應有的影響和藝術魅力。 已整理出《桃花庵》《白虎帳》等近十出劇目,為傳承和保護這一劇種獲得了第一手資料。(翟成新 李文傑)數說三農 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