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貸的網貸做了什麼?

80、90後甚至00後已經成為網貸的主力群體,而據數據統計,網貸主力群裡還不斷在偏年輕化。

年輕人,你貸的網貸做了什麼?

那麼年輕人為什麼會成為網貸的主力軍?又為什麼會選擇網貸?

對此針對身邊的人群做了一些調查,或許能一探究竟。

王先生,32歲,剛結婚


談起網貸,王先生顯得沉穩很多,而他走上網貸之路也純屬無奈之舉。2016年母親突然中風,由於家境本就不太樂觀,而母親的一場大病直接抽乾了整個家庭。父親選擇回家照顧病人,而他則依舊在北京努力的工作著。那時的他因為在銀行根本貸不出來一分錢,最終走上了網貸這條路。而網貸的確幫助他度過了難關,但是也走上了一條荊棘之路。後來結婚買房,當家裡已經拿不出來一分錢的時候,他只能再次從網貸平臺借款。

李小姐,22歲,大學生


說起網貸,對她來說依舊是夢魘一般。她經歷了校園貸,從最初的借款8000元,最終演變成了將近5萬。最終實在瞞不過去了才告訴父母,而父母無奈之下也只能幫她還上。家裡並不富裕的她羨慕著同學紙醉金迷的生活,強烈的自卑感和虛榮心最終導致了她走上了校園貸這條路。

張先生,27對,創業失敗,目前找工作中


似乎還沒走出創業失敗的陰影,張先生顯得異常的頹廢。一年前張先生選擇和幾個朋友一起創業,而剛畢業沒幾年的他顯然沒有什麼積蓄,而沒有結婚的他貸款也同樣被銀行拒絕了。最終他選擇了網貸,和信用卡套現,起初看起來似乎一切都很順利。可是隨著運營的投入不斷增加,資金鍊已經面臨斷裂。於是他只能以貸養貸,可是這注定是一條不歸路。最終合夥的朋友選擇了退出,創業失敗,而此時的他已經累計欠下了20多萬,由於來自於多個網貸平臺,每天基本上都成了還款日。


年輕人,尤其是未婚群體,一旦有資金需求,幾乎毫不猶豫都會選擇網貸。

因為,已經畢業不太好跟父母要;跟朋友難以啟齒;去銀行貸款根本沒戲。

最終還是隻能走上了網貸這條路。

網貸的年輕化折射出的並不僅僅是物質慾望的膨脹,更有很多年輕人或許早已揹負上了家庭的重擔,或是創業維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