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小學,讓STEAM教育課改,真正實現了落地

學校開發的課程,只有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愛和認可,課程本身的價值才能得到體現。

在推行課改5年後,馬鞍山實驗小學,經中國教育信息化創客教育研究中心及教育部《中國教育信息化》雜誌社資格審查和批准,率先成為國內首批STEAM教育&創客教育實驗學校。

為了更好的開展STEAM&創客教育,阿童木人工智能走近馬鞍山實驗小學,借鑑該校在創新教育開展的成果經驗。

迄今有22年教齡的徐華斌,是瑞安市馬鞍山實驗小學辦公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

據徐華斌老師介紹,馬鞍山實驗小學自2011年開始在全市範圍內率先推出了種子課程,嘗試課程改革,開出藝術類、體育類、文學類、科學類、非遺類等社團課程,實行選課制、走班制、學分制,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遵循“不同學生——不同個性——不同選擇——不同教學”的思路,讓每一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課程。

這所小學,讓STEAM教育課改,真正實現了落地

阿童木人工智能始終認為,刻板的教學,一定會扼殺學生本有的豐富的想象力,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創造生活方式的智慧與能力的培養。而馬鞍山實驗小學這一大刀闊斧的課堂變革,破解了簡單劃一的課堂教學模式。

這所小學,真正將學校與社會充分連接起來了。

在教學人員方面,馬鞍山實驗小學在導師選擇上不侷限學校而是面向社會邀請大師、專家講學;在教學內容設計中,設計教材也不侷限於教材,不把教材當世界,而是把世界當作教材。

除了人文教育,馬鞍山實驗小學還致力推進面向未來的教育,把信息技術、STEAM教育的研究和實踐帶入校園,在學校開創創客教育基地,開出六門創客教育類拓展課程,希望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016年,馬鞍山實驗小學建立了120餘平方米的創客空間教室,18個智慧教室,36個學科功能室和拓展課程專用教室。其中18個智慧教室,為每位學生配備一臺平板電腦。

這所小學,讓STEAM教育課改,真正實現了落地

該校的學生們,非常樂意參與這種創新課堂,怎麼開展的呢?

一個馬鞍山實驗小學的學生則說:“學校有很多課程,像3D打印、木活字是讓大家鍛鍊動手能力;還有綜合實踐,我們會出去考察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還有拜訪部隊、消防大隊,也學習課本上不講的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在課程研發方面,除了老師,家長們也非常樂意參與拓展課程的開發與執教。

該課程以班級或年段為單位,由家長自主報名安排課程表,以授課、活動、實踐等形式來開展教學。

根據2017年的一項學校開展的“種子課程”調研分析報告,結果顯示,每一項課程最少也有2、3位家長願意承當,多則有7、8位。家長非常願意支出部分時間,為學校承擔課程,從中也可以看出家長相當支持多樣化的課程設置。

家長們自主開發了科學實踐類課程如《食物的顏色》、《萬有引力》、《用電安全》等,再如傳統文化類的課程《喜迎冬至》、《瑞安米塑》等,讓孩子認識到實際生活中各行各業都需要掌握什麼知識做什麼工作。

這類STEAM教育&創客教育,在馬鞍山實驗小學,已發展成為比較完善的拓展課程體系,這些課程中已經包括了mBot DIY編程機器人、3D打印、Scratch動畫設計等創客課程。

在該校任職多年的徐老師表示:不求通過這類學習,能讓孩子的成績有多麼大的提升,只是想讓這些課程在每個孩子心中播下種子,伴隨之快樂、健康地成長。

阿童木人工智能認為,這才是身為教育者,所應堅持的信條。

這所小學,讓STEAM教育課改,真正實現了落地

阿童木人工智能專注於3-18歲孩子的機器人、編程、創客等教育,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專注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更多信息請關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