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梁家河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诵读梁家河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习近平

诵读梁家河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梁家河》是2018年5月2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编撰的纪实文学。该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是深入挖掘和研究梁家河的大学问。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全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

诵读梁家河、感悟梁家河,就是学习和领悟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

诵读梁家河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近期,

沣西新城开展诵读《梁家河》活动。

一段段的语音记录下新城上下,

一心向前的拼搏干劲和一心为民的初心。

初心,来自人民,又回馈人民;

梦想,从这里发芽,又从这里出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

马王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权诵读的,

《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节选吧。

诵读梁家河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习近平说,他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的父老乡亲。离开梁家河40多年来,习近平时常关注、关心着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不管走多远,也不论分别多久,有一种牵挂总能穿越干山万水。

1994年,吕侯生右腿患了骨髓炎,在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花了6000多元仍不见好转,本来就贫困的他实在没办法了,就给习近平写信说了自己的状况。不到半个月,习近平就给他寄来500元路费,请他到福州去治病。在福州治疗期间,习近平只要在市里,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吕侯生的病床前来一趟,对他说:“侯生,给你治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经过治疗,吕侯生的病有了好转。要回陕北了,习近平给他买了飞机票,还把2000元钱塞到他手里。吕侯生激动地说:“近平,真不好意思呀,这一趟花了你几万块。”习近平说:“谁让我们是朋友哩!”

1999年10月底,吕侯生在太原做了截肢手术。习近平闻讯后,支付了全部医疗费,还联系当地干部帮助照顾他。“近平待我可好哩,为我这腿费了不少心。”吕侯生提起这事就眼眶发热。

村民梁耀才的妻子病重,习近平得知后寄来1000元。2015年,习近平回梁家河,梁耀才握着习近平的手说:“你那年寄给我的钱收到了,这份情谊永远忘不了。”

习近平帮村里通了电,修了学校,修了桥……对此,习近平说:“延安养育了我好几年,为延安老区农民做点事,是我们应该做的。”

2009年11月,习近平到延安考察,因为行程安排得很紧,没能到梁家河来。但是,他把当年的“小伙伴”梁玉明、石春阳、王宪平、武晖等人请到了延安叙旧。其中的王宪平和武晖,习近平邀请时没写大名,直接写的是“黑子”和“铁锁”。座谈时,习近平一再嘱托大家:“多为梁家河出主意,协助石春阳把村里的事办好。”

2007年8月28日、2008年7月12日、2011年5月2日、2014年5月5日,习近平先后四次给梁家河村回信,希望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习近平的深情厚谊,村民们念念不忘。他们动情地说:“近平的心一直在梁家河。”

读了《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习近平同志和梁家河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梁家河的那段时光可能只是他人生中的一部分,但他却能深深地记得梁家河人民对他的包容,深深地记得梁家河这片让自己的成长的土地。这份感情不是空空的说说而已,而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发去的问候之信,是在当时小伙伴生病时的倾心倾力的帮助,是在不遗余力的帮助梁家河发展……习近平同志和梁家河人民之间那份心与心的贴近,也是他与我们中国人民心与心之间的贴近。

马王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权

张权,男,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1965年3月出生,陕西西安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大学文学学士。现任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马王街道党工委书记。

END

推荐

阅读

诵读梁家河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天然气个人业务进驻沣西新城政务服务中心

诵读梁家河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小编探访营商一线丨“西引力”棒棒哒!

诵读梁家河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人民日报》点赞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建设

诵读梁家河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