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環京,廊坊終於打出最後一張牌!

拯救環京,廊坊終於打出最後一張牌!

1

今年北京的夏天格外炎熱,即使下了幾場透雨,依然熱浪逼人。

在烈日驕陽的炙烤下,環京開發商的心卻十分冰涼。環京的瘋狂於去年六月戛然而止之後,本來手有餘糧心中不慌的開發商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寒冬竟然如此漫長。

不過,環京的開發商並不孤單,心裡拔涼拔涼的,並不只有他們。

8月5日,廊坊市在經濟推進會議上,隆重推出了《關於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的18項措施》。

這十八項措施,包括抓項目促投資、抓財稅促增收、抓產業促升級、抓需求促增長、抓創新促發展等多項措施。每一項政策都無可挑剔,但是,這十八項措施裡有一句話卻引起了大家的重點關注:

要落實國家《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要求,8月份研究出臺人才引進和戶籍改革相關政策。

廊坊終於按耐不住要搶人了!搶人意味著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

這可不是民間的傳聞,也不是前段時間燕郊扭扭捏捏的先放開落戶后辟謠。這可是來自官方的背書。

只是,樓市都涼了,宴席也散了,連天津搶人都無人關注了,廊坊到現在才來搶人,還搶的動嗎?

2

廊坊雙手一攤,我也很無奈啊!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2018年已經過半,又到了各地市暗中GDP大比拼的季節。

先看8月5日廊坊政府工作會議上亮出的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23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2%,比第一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86.6億元,增長1.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59.2億元,增長2.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92.8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拉動全市經濟穩中向好。

乍一看,全是增長,廊坊乾的不錯,成績喜人啊!

我只能說,中國的數字統計文化實在是博大精深。

我們來看一看河北省十一市2018和2017上半年度的GDP對比數據表。

拯救環京,廊坊終於打出最後一張牌!

做這份統計表格的時候,我幾次以為自己眼花了,把2017和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顛倒了,屢次對照之後才確認無誤。

河北十一個城市,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相比,經濟負增長的城市達到七個,正增長的只有四個。

今年上半年的明星城市是秦皇島,經濟增速13.9%,結結實實地出了一把風頭。然後是邢臺、衡水、張家口這三個經濟排名一直靠後的城市,勉強維持了1.5-3%的經濟增速。

排名前六的的城市,無一例外的出現了經濟負增長,其中的廊坊市以-8.9%的負增速赫然排名第一。

誰說今年三四五線房價集體大漲,地方政府個個賣地賣的眉開眼笑的,出來走兩步!

八月的驕陽似火,可廊坊卻只感覺到初秋的涼意。

3

廊坊的GDP為什麼下降這麼多,一是因為環境治理。

這一波北京和環京的汙染治理,關停了廊坊、霸州的許多鋼廠;傢俱業是香河的支柱產業,然而因為大多涉及汙染也被關停;大城的紅木廠也多家關停;未被關停的則三天兩天遭遇檢查,停業整頓。這是重工業和實業方面,影響很大。

然後就是房地產,廊坊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四線城市,廊坊下轄的縣鎮,個個名氣大的嚇人。

燕郊、大廠、香河、固安、永清、霸州、三河、文安、大廠,不是環京就是環雄,全部毗鄰北京重點發展的東部和南部,哪個拉出來都是自帶IP和流量的網紅。

然而,樂極生悲,萬千投資客聚焦的炒作之地,自然早早受到政策的特殊關照,狠狠地限購,腰斬?暴跌?早已麻木,跌就跌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就是環京。

重工業和傳統工業被限制,又吃不到房地產的紅利,廊坊GDP的滑落幾乎就是必然。

所以,2018年上半年GDP成績公佈之後,廊坊的十八項措施馬上就跟著出臺了。雖然洋洋灑灑地寫了十八項提振經濟的措施,可眼尖的人們還是一下子就揪出了人才引進和戶籍改革政策。

那麼,人才引進和落戶政策能托起廊坊樓市嗎?

隨著八月初廊坊十八項經濟措施的出臺,環京多個關閉已久的售樓處悄然開放了,購房者終於可以進去喝杯水,同時看看落滿塵土的沙盤了,這中間傳遞著某種微妙的信號。

環京銷售喜極而泣,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地回售樓處辦公,開門迎接四方賓客,在沙盤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了。

然而,想象中人頭攢動的熱銷景象卻沒有出現。

不是你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4

現在售樓處門庭冷落的不止是環京,還有廣大的二三線城市。

海南,4月13日自貿島方案落地之後,全島陷入癲狂,無數人手握重金飛赴海南圍攻售樓處,只為搶一套房;開發商連夜調價數次之後,決定還是捂盤不售,要幹一票大的!

然而,不過短短十天,海南全島限購。開發商還沒醒過味,仍然覺得手裡的房子奇貨可居時,卻突然發現昨天還揮舞著鈔票要攻陷售樓處的投資客集體消失不見了。這真是一場奇妙的幻覺體驗!

直到今天,海南很多開發商還沒從這一場美夢中醒來。

冷下來的不止海南,杭州、成都、南京、武漢、重慶、貴陽、瀋陽,昨天還在上演搶房戲碼的諸多城市,今天齊齊陷入了冷靜的沉思。

所以,這不是環京一個區域面臨的問題,沒錯,環京的價值仍然在,大家都看得到,也都承認。

可是,心理預期改變之後,人們的行為也隨之改變,每個人都突然都變得理性而剋制,觀望、等待,成為了眼下樓市的關鍵詞。

投資者可以等,哪怕剛需也可以等,大不了先租房唄,可是開發商等不起。他們的戰線拉的太長,之前買的地又太貴,錢緊、裁員、土地停拍轉讓、出售股份,首當其衝的是大開發商。

以環京最大開發商華夏幸福為例,7月10日,華夏幸福以每股23.655元的轉讓價,向平安資管轉讓了約5.82億股華夏幸福股份,佔華夏幸福總股本的19.7%,平安資管成為華夏幸福第二大股東。

雙方同時簽訂了對賭協議,華夏幸福承諾,在2018、2019、2020年度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30%、65%和105%,即分別不低於114.15億元、144.88億元、180億元,否則,華夏幸福將對平安資管進行現金補償。這一波操作極為兇猛。

不過一個多月,8月14日,華夏再次公佈大手筆融資預案,擬發行不超過100億元的公司債券,期限不超過7年。

這一切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背後只寫著兩個字:錢緊。

5

翻回頭來說廊坊新政,八月份即將推出的落戶新政能拯救廊坊的GDP嗎?

難!

搶人紅利期已過。人們落戶無非衝著兩點,一是獲得購房資格,二是真正看好這座城市的發展和紅利,把自己的戶口置換為更有潛力城市的戶口,比如深圳、武漢、鄭州、成都、杭州等地。

深圳去年新增入戶人口50萬,西安新增25.7萬,杭州新增23.8萬,這麼多落戶人群一定不是隻衝著買房去的,對這座城市心生嚮往,長期紮根定居的不在少數。

而廊坊做為一個河北排名第六的地級市,產業以木材加工、印刷包裝、傢俱製造、建材、房地產為主,基本沒有高新產業,城市面貌老舊,就業機會少,工資收入低,對人才落戶定居有多大的吸引力,自己心裡能沒點數嗎?

剩下的就只有以購房資質來吸引人了,環京目前最火的北三縣,燕郊、大廠、香河,南三縣的固安、霸州、永清還是有吸引力的,也是目前公認的價值窪地,如果放在半年前,必會掀起一波入戶小高峰,從而帶動房價提升。但是現在,樓市前景撲朔迷離,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但不論效果如何,這都是廊坊可打的最後一張牌了,如何來打,能否製造出尾聲的一個小高潮,不妨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