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秦始皇陵旁修建如此大規模的兵馬俑坑呢?兵馬俑修建之謎

為什麼要在秦始皇陵旁修建如此大規模的兵馬俑坑呢?大多數學者認為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陵園建築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具體作用,有人認為兵馬俑象徵著駐紮在京城內外的軍隊,可稱之為宿衛軍;有人認為它們是送葬的俑群;也有人認為它們是秦始皇陵園東門大道以北的叢葬坑。更多的學者認為兵馬俑坑一是顯示皇威,表彰軍功,宣揚統一大業,它象徵著秦王朝的軍事力量。秦用武力統一六國,秦始皇充分認識到軍隊的作用,因此,他希望自己死後所進入的地下王國,仍然擁有強大的“秦之銳士”;二是避邪壓惡,防神驅鬼。

為什麼在秦始皇陵旁修建如此大規模的兵馬俑坑呢?兵馬俑修建之謎

從中國俑的發展史來看,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出現俑,到明代俑逐漸消失,俑都是作為陵園的陪葬品出現的,塑造俑都是為了陪葬。一切葬儀制度,都是基於人們對死者有靈魂的認識,認為人死後的鬼神生活和人世間一樣。人有戰爭、有防衛,鬼神也有戰爭,也要防衛,所以隨葬物要有兵器,要有衛隊。以大批的兵器和兵馬俑陪葬,是合乎中國的葬儀制度,合乎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的中國傳統觀念的。

為什麼在秦始皇陵旁修建如此大規模的兵馬俑坑呢?兵馬俑修建之謎

也有人認為秦兵馬俑坑不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不屬於陵園的組成部分,而是屬於具有紀念碑性質的建築物。這種看法的根據是:自戰國末年至統一全國之後,秦對六國戰爭連年取得勝利,好大喜功的秦始皇為表彰這些重大的事件,就以修建秦俑坑的辦法來宣揚武功。秦俑坑位於首都咸陽以東,面向東方,表示秦坐西向東,吞併六國,統一全國的決心和氣魄。秦俑坑內沒有鐵兵器,是因為俑坑具有紀念軍功的意義,不需要將當時戰場上正在使用的新式武器放在這裡,而只能陳列已被淘汰的青銅武器。

為什麼在秦始皇陵旁修建如此大規模的兵馬俑坑呢?兵馬俑修建之謎

更有人認為秦俑坑與秦始皇無關,它的主人是秦始皇的祖母、比秦始皇早死55年的宣太后。宣太后是楚國人,曾參與秦國朝政,權力很大。她死後,其子秦昭王命人塑造真人大小的俑來為她殉葬,佈置了一個輜重車隊,目的是象徵性地讓太后迴歸自己的楚國故地。這兩種看法雖然頗具新意,但從目前考古資料來看,還缺乏確鑿的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