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好思維導圖,你必須先知道這些

思維導圖也叫心智圖,是一項非常既簡單又實用的學習方法和工具,用來表示詞、思路、任務或其他與圍繞著一箇中央關鍵詞或想法項目的示意圖。

常見的思維圖有八種:

  • 圓圈圖Circle Map
  • 起泡圖Bubble Map
  • 雙起泡圖Double Bubble Map
  • 樹型圖Tree Map
  • 括號圖Brace Map
  • 流程圖Flow Map
  • 複流程圖Multi-Flow Map
  • 橋型圖Bridge Map
想用好思維導圖,你必須先知道這些

不管做哪種思維導圖,基本步驟如下:

1、把主題畫在紙的中央

主題可以用關鍵字和圖像來表示。所謂關鍵字,是表達核心意思的字或詞。關鍵字應該是具體的、有意義的。這樣,有助於我們進行回憶。

2、考慮“次主題”,也就是上一層主題的延伸

每一個此主題都是對整個主題的深化,但是要考慮每個次主題的具體歸類。

3、在“次主題”後,羅列更為細節的要點

這個時候要注意的是,不要強迫自己用一定的順序或結構來羅列要點。

4、整理思維過程

在完成思維導圖後,再用阿拉伯數字把它們標記出來。任何一個“次主題”都要用一種顏色來表示。而且,如果可能的話,要儘可能用圖像來表達一個關鍵字,這可以大大加深記憶。

那麼在具體制作思維導圖過程中,需要掌握哪些要素和技能呢?曰本的久恆啟一教授在他的書籍《圖形思考》中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1、尋找關鍵詞

這裡所說的關鍵詞,就是用最明確的語言表達最重要的概念。尋找關鍵詞要有比較好的概括能力和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一般來說,關鍵詞就是文章或演講中強調或者重複率極高的那個詞彙。

2、合理應用圖示與箭頭記號

如果我們要表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關鍵詞的外延關係可用圓圈表達:表達兩個事物之間的關係(諸如概念、理論、時間等)與流程可以使用箭頭來表達:

3、給思維導圖做標題和說明

寫標題與解說對於自己辛苦繪製出來的思維導圖,或許自己認為是完全可以領會的,可以熟知其中的任何內容。但是旁人看到未必理解其中意義。另外,自己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再看該思維導圖,是否還清楚當時畫的是什麼呢?因此,要有給思維導圖做標題和適當說明的習慣。

想用好思維導圖,你必須先知道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