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若成 國即清

浙江天台山,一座1400多年曆史的隋代名剎--國清寺蔚然而立, 周圍五峰環繞、雙澗瀅流、古木參天、風景怡人。

過了千年依然生機盎然的隋梅、巍然聳立的九級隋塔、勝蹟長新的隋代國清寺,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三隋勝景。

寺若成 國即清

"國清寺"名稱來源

公元589年,隋文帝統一中國,大興佛法,在浙江天台山誕生了中國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台州的天台山而得名。

國清寺本來叫"天台寺",建成以後隋朝出現了開皇盛世,為鞏固隋朝大業,隋煬帝就更名"天台"為"國清",即"寺若成,國即清","寺廟建成,國家就可以清平,百姓即可安居樂業"。

寺若成 國即清

寺若成 國即清

隋代古剎照壁

天台山國清寺黃色的壁牆南面上書"隋代古剎"四個楷體黑字,壁牆東頭轉彎處才是寺門,斗拱承託歇山頂,簷下橫匾是紅底金字"國清講寺"。楹聯為:"古剎著城中創六代盛三唐宗風遠播,名山傳海外倚五峰臨三澗勝蹟長新"。這些美好的詩句寫盡了國清寺悠久的歷史和美好的景觀。

寺若成 國即清

天台宗祖庭

國清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文革期間是全國唯一一個對外開放的寺院,當時主要考慮到和日本加強民間交流促進兩國建交,國清寺不僅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也是韓國、日本佛教天台宗祖庭,是全世界佛教信徒們的聖地。

寺若成 國即清

千年歲月,古樹參天

國清寺以"佛宗道源,山水靈秀"著稱,整座寺院佔地2公頃,四條南北軸線佈列600多間廟宇,依山就勢,規模宏大。

走進國清寺就會被參天古樹與潺潺溪流所折服,斑駁的樹影裡是寺院的山牆,都在講述著千年前的故事。

寺若成 國即清

國清寺裡大雄寶殿右側的這株隋梅,距今已經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國內三株最古老的梅樹之一。

寺若成 國即清

話說長壽難道是因為隋代高僧、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頂大師親手種植的緣故?

放生池--魚樂園

園門內古木蒼鬱,魚池如鏡,這便是國清寺名園魚樂園。魚池是寺的放生池,呈圓形,周有鐵欄,各色錦魚,搖首擺尾,自得其樂,投以食餌,群魚共搶,翻騰跳躍,情趣盎然。池旁有一小亭,曰"清心亭",亭居高臨下,飛簷翹角,內有石桌石凳,亭柱楹聯書:"石上清泉松間明月,山光鳥性潭影人心",寫盡了園內賞心悅目的景趣。

寺若成 國即清

寺若成 國即清

文物古蹟薈萃

國清寺在佛教發展史和中外關係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保存了大量的摩崖、碑刻、手書、佛像、法器等珍貴文物。

孟浩然、李白、賈島、皮日休、郭沫若、鄧拓等文人雅士均有留下墨寶。三賢堂是為紀念唐代著名詩僧寒山、拾得、豐幹;寺內有重13噸的明代釋迦牟尼青銅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羅漢,王羲之、柳公權、黃庭堅、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跡,寺外有紀念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為編制《大衍曆》至國清寺求算學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禪師之塔"等。

寺若成 國即清

寺若成 國即清

寺若成 國即清

飽經風雨的隋塔

飽經風雨的隋塔,經歷千年而依舊巍然屹立,它是隋代隋煬帝為紀念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所建,又叫報恩塔。近觀隋塔,塔身斑駁,古老蒼涼,孤零零的矗立於國清寺前的小山上。唐會昌法難時,國清寺被毀,塔亦受損,南宋建炎二年重修。原塔為空心樓閣式磚木結構,因時日久遠,飛簷斗拱腐爛,只剩中間的塔體,卻愈發顯得雄偉、壯觀。民國初整修時,從塔中取出7方隋代線刻佛像,藝術價值很高,現藏寺內三聖殿前塔碑室。

寺若成 國即清

七佛塔與一行禪師墓

七佛塔是為紀念"過去七佛"而建,他們分別是:毗婆尸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因在寺院山門前面,又稱迎賓塔,日本著名的"國東塔",就是以我們國清寺的七佛塔為祖型而建造的。

寺若成 國即清

在七佛塔的上方有一塊方形墓碑,是唐一行禪師的衣冠冢。一行禪師曾入國清寺拜師學習算法,對國清寺留戀萬分,希望常住於此,因此後人就在此立了衣冠冢來紀念他,這是全國目前僅存的一座一行禪師衣冠冢。

寺若成 國即清

雙澗回瀾

天台山八大景之一的"雙澗回瀾"。

兩支澗水匯合於寺前的豐幹橋畔,向東流入溪。北澗從北山下來,清澈,西澗從映霞峰上直湍而下,渾黃。多雨季節,一清一黃,交相激盪,蔚為壯觀。加上拱橋、古木、黃牆、青巒的襯托,就形成了"雙澗回瀾"一大景色。

寺若成 國即清

寺若成 國即清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