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原來是C肝病毒在偷襲

肝不好,原來是丙肝病毒在偷襲

老楊生病了,平時自認身體不錯的他,從來不去醫院。可是,他這回一生病就是大病——吐血了,原因是因為過節在家吃得多、吃得雜,尤其是吃了一頓爆炒雞肉後自覺胃裡一直不適,結果晚間臨睡前解的大便是柏油樣的,他也沒有在意。到後半夜感覺噁心、口中有血腥味,緊接著就吐了咖啡色樣物混雜食物,然後噁心不止,隨即吐了大口鮮紅色的血,家人在一旁都嚇呆了。老楊不停地吐,吐了大約有大半盆的血,終覺吐乾淨了,自覺極度乏力、頭暈、心慌、出汗,迷迷糊糊中被120救護車緊急送到了附近的醫院。

經過三天緊張的搶救,最終老楊的命是挽回了,但醫生最後的診斷給了老楊一個沉重的打擊: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合併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老楊以前從未體檢過,從來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丙型肝炎。在醫生的追問下,老楊想起來自己年幼的時候(大約是1988年),因為手術輸過血漿,醫生高度懷疑老楊可能就是那次輸血漿感染的丙型肝炎。

好在儘管老楊的病已經到了肝硬化失代償期的階段,但現在有直接抗病毒的小分子化合物(DAA)。在醫生的建議下老楊家人購買了索非布韋加達卡他韋兩種藥物給老楊服用。聯合服藥1個月時複查丙肝病毒(HCV-RNA)已經檢測不到了,後續治療過程中複查一直陰性。總共治療了半年時間。現在停藥已經大半年了,複查血液中的病毒一直陰性,肝功能正常,胃鏡檢查食管胃底曲張的靜脈表面沒有糜爛和紅色徵,病情一直穩定。

當然,自從上次生病以後,飲食方面老楊一直很小心,一直吃性質溫和細軟的易消化的食物,並且細嚼慢嚥,不食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時也注意觀察自己的大便顏色是否變黑。

為什麼老楊自小就感染了丙型肝炎卻一直未能發現呢?這是由丙型肝炎的特點所決定的。

那麼,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丙型肝炎有什麼特點呢?

丙型肝炎的特點

1、傳染源是患者和無症狀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

2、傳播途徑主要是經過血液、體液傳播:如輸血、靜脈藥癮吸毒、性傳播和母嬰垂直傳播等;

3、人群普遍易感。

4、慢性化率高,感染HCV後,約有70%的患者會慢性化,其中10-20%的患者會發展為肝硬化;

5、起病隱匿,臨床上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視;6、早期大部分患者肝功能正常或僅輕度異常;

7、檢出率低,常規體檢不查丙肝抗體。

哪些人群建議做丙型肝炎篩查

1、曾經輸過血或血製品(血漿、白蛋白、丙種球蛋白)的患者,尤其是1992年以前;2、經常性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3、靜脈藥癮吸毒的人群;

4、在感染控制條件較差的場所內接受過紋身、身體穿刺或接受過醫源性或口腔開放性治療的個體;

5、HCV感染母親所生的兒童;

6、HIV感染者;

7、HCV感染者的配偶;

8、男同性戀者、性工作者。

(肝膽相照-肝膽病在線公共服務平臺www.igandan.com)

更多肝膽資訊,免費諮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公益行動”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