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全面小康」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二)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堅持問題導向 抓整改補短板

堅持問題導向、抓整改補短板,是鄰水縣今年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鄰水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基於此,全縣制定了“一天交辦、兩天整改、五天報告、一週回訪”的整改制度,以此解決存在於扶貧工作中的問題。

“對於整改不力的,縣上將進行責任追究。”該負責人說,對整改未到位的,我們將再次書面交辦,並轉交縣紀委、縣組織部,查明問題原因,逗硬追責問責。今年以來,該縣已發出問題交辦通知509期,整改各類問題1600多項。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產業帶動 村民生活越過越紅火

8月9日,在御臨鎮文武村蔬菜基地裡,該村村民張英一邊給蔬菜澆水,一邊開心地哼著歌曲。“現在靠流轉土地和在基地務工的收入,一年能掙近萬元。”張英說。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文武村屬於水淹區,2014年“9·13”洪災後,村裡沿河的土地受到破壞,地裡淤泥堆積,村民發展生產多有不便。幾個月前,御臨鎮黨委政府經過考察後,決定引進業主鍾四明成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現產管銷一體化管理。鍾四明將300餘畝淤泥地經過調型後“變廢為寶”,發展起了蔬菜產業,有效地實現了業主、農戶的利益雙贏。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這是鄰水縣以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以“四大類區、六大片區”為引領,建成“城北—柑子—觀音”山區特色效益農業、“城南芭蕉—花石”銅鑼山特色產業、“石滓—豐禾—袁市”綠色生態種植養殖等多個扶貧片區,並在152個貧困村統籌謀劃發展優質糧油、畜牧、經濟作物、水產、林竹、農產品加工、休閒農業等特色優勢產業,“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長短結合、著力產業就業‘造血’治本,又新改建糧油綠色示範區2萬畝、現代經作基地2萬畝、高標準農田4.6萬畝,創建農產品‘三品一標’品牌38個,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800餘個。”鄰水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在產業扶貧思路的引領下,一個個特色農業產業園區、藥材種植基地、蔬菜種植基地、核桃種植基地在鄰水大地應運而生。全縣152個貧困村,村村都有了致富產業。(姜慧 胡青青)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薦讀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二)

Vlinshui305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鄰山鄰水鄰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