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三月久 「元兇」竟是它

(北京時間記者武月華 北京煤炭總醫院通訊員 楊進 苗青 諸辛迪 報道)近日,煤炭總醫院呼吸內科與麻醉科攜手,成功從一剛滿週歲的幼兒氣管中取出誤吸的黃豆,體現了該院氣管鏡介入治療及小兒氣管麻醉的實力。

“丟失的黃豆”

春去夏至,本是剛剛週歲的碩碩和雙胞胎兄弟茁壯成長的時候,可在三個月前,兩兄弟在家中拿著黃豆做道具“過家家”互相餵食玩耍時,忽然碩碩就強烈咳嗽,哭鬧不止,家長趕緊將碩碩送到縣醫院,經過胸片檢查後,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便返回家中。

兩週後,碩碩再次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家人再次帶他到縣醫院,在胸部CT檢查下,終於在氣管內發現了“丟失的黃豆”,正卡在孩子支氣管內!

縣醫院醫生表示,氣道異物取出,在現代醫學並不是難度極高的手術,可這麼小的孩子,就縣醫院醫療技術而言,還是無法保證安全。可如不抓緊取出黃豆,孩子氣道內會生長肉芽組織,到時會更加危險。

正在一籌莫展之時,剛參加了“氣管鏡研修班”學習的醫生,想起舉辦氣管鏡研修班的我院呼吸內科,開展氣管鏡介入治療有豐富經驗,年開展氣管鏡介入治療手術2500例,遂與該院王洪武副院長聯繫。王洪武副院長了解情況後,馬上安排孩子入院接受檢查及治療。

碩碩入院後,考慮患兒年齡太小,氣管相對於常規氣管鏡設備來說非常狹小,並且異物體積在氣管內較大,手術空間再次受限,加之異物周圍粘膜肉芽增生,難度極大。

王洪武副院長當即決定親自上臺手術。術中,在全麻下經喉罩進軟鏡,在右中間段見一黃色異物,經過支氣管鏡2次下探,王洪武僅用十分鐘,就用活檢鉗將困擾碩碩一家人三個月之久的異物(黃豆)取出。

孩子咳嗽三月久 “元兇”竟是它

據煤炭總醫院麻醉科主任李蕾介紹,小兒氣管異物的麻醉,也是手術的難點,關鍵在於要抑制氣道高反應性、減少氣道分泌物、保持氣道通暢,在置入支氣管鏡及鉗夾異物的整個過程中,確保患兒不出現氣道痙攣、屏氣、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考慮到喉罩具有對呼吸道刺激小、利於支氣管鏡鉗夾異物等特點,麻醉科主治醫師周廣華、李延培採用快速短效的靜吸複合麻醉藥+喉罩全麻,術中用高頻噴射呼吸機維持小孩通氣,嚴密監測生命體徵,同時持續泵注短效麻醉藥直至異物取出,使患兒術後迅速甦醒。

手術成功!在醫護人員將碩碩抱出手術室,孩子健健康康回到家人身邊時,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防孩子誤吸 大人要細心

王洪武提示:最近一段時間,煤炭總醫院呼吸內科收治了多例小兒食管、氣管異物的病例,大多是因家長監護不慎而發。兒童喜好將物品含在口中玩耍,從而極易發生誤吞,造成氣管異物,常見的異物為:豆類、硬幣、紐扣、微型電池、別針、瓶蓋等,而以豆類、花生類最為常見。

孩子咳嗽三月久 “元兇”竟是它

(圖為取出的黃豆)

與普通異物不同,豆、花生等食物類異物吸入後不易被發現,卡在氣管內,易形成肉芽,繼而出現炎症等症狀,因此,提醒家長在平日注意細小食物的安放,注意看好孩子,如發現孩子不慎吞入異物,一般會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要儘早就醫將異物取出,以防止窒息及其他併發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