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還記得前一段時間世界盃韓國和德國隊踢比賽的時候,車行哥就曾談過韓系車的起步和其一步一步成長的過程。相信大家對韓系車的發展史都已經有所瞭解了。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要知道,韓國的工業化起步是比中國晚的,在汽車製造業上更是相差了十年多。和我國一汽紅旗集中了全國人力物力財力不同,韓國汽車工業剛開始簡直就是小打小鬧,起先,最老牌的起亞只會製造三輪貨車。當年的韓國人認為這就是汽車了,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不就是三蹦子嘛。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三蹦子也是要裝發動機的,韓國人正是靠著三蹦子起步,短時間內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發展成了汽車製造業大國。今天車行哥就繼續給大家講講韓系車為什麼能成為世界品牌。

▍引進技術是用來學習的

韓國人剛開始也屬於“閉門造車”的狀態,把日本人、美國人生產的車型拿過來拆解一遍,然後從每個零部件開始反向設計(聽起來和我們自主品牌的起步幾乎是一樣的),然而由於韓國孱弱的工業基礎,起亞生產的汽車竟然能出現成批次的車門無法正常開合的問題。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還記得一位臺灣作家在文章中回憶小時候,說道那時候的汽車不僅車門要用力關,就連稍微一個上坡都要人推一下。而那個時期,臺灣剛剛開始富裕起來,大部分家庭都有了買車的需求。但貴的又買不起,廉價的韓國車就成了臺灣人民的首選。

不僅是臺灣地區,很多新興的富裕國家也是韓系車出口的目的地,同樣的,讓人難以忍受的韓系車品質在其低廉到不可思議的價格面前顯得也不那麼重要了。

不過,靠廉價賣爛車總歸不是長久之計,而後,想明白了的韓國人開始利用自身比較廉價的勞動力和積攢了一定實力的工業基礎,和外資大牌開始和合資生產。起亞拿到了福特的生產線,生產貼牌福特車型。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合資意味著自己的蛋糕被別人瓜分,但也也是個學習別人的好時機,在這一點上,東方人刻苦鑽研的精神就展現出了優勢。短短几年的時間,韓國車的質量突飛猛進。雖然靠著和福特合資賺了不少錢,但起亞並沒有就此打住開始居功自傲。相反,起亞開始嘗試自主設計並研發新車型。

在經過了幾年的技術積累後,起亞終於製造出了品控出色的車型,其產品在保持低價的同時,產品質量大幅度提升,一躍成為汽車市場中極具競爭力的車型。消費者面對同等級同品質但價格更便宜的韓系車,自然願意掏腰包購買。

起亞從生產劣質車到品控達到主流品牌及格線,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這期間韓國人一直潛心學習先進技術和理念,不斷充實完善自身的工業實力,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嚐到了甜頭的韓國人從此便開始走上了學習加摸索的特色路線。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大家都說日系車省油,韓系車也省,但經濟性次於日系車。這話不假,韓系車在發動機領域一直在模仿日本,以VVT發動機為例,當本田和豐田開發出自家的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後,韓國人看到了其燃油經濟性大大提升。便想方設法進行了系統化的研究,最終開發出了韓國人自己的可變氣門正時發動機。

要知道在當時,還沒有幾個國家掌握這項先進技術,韓國人學會後以最快的速度將新發動裝到了產品上,更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競爭實力。

▍殺入北美是成功的開始

北美作為全球最成熟和完善的汽車市場,歷來都是各大廠家的試金石。廠家推出一款車,甭管其產品宣傳力度多麼空前,只要看它在北美地區的口碑就可知一二。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石油危機結束後,居安思危的美國人意識到汽油命脈最終還是掌握在產油國手裡,因此美國市場便開始不斷提升對燃油經濟性更好的小排量車型的關注度。那時的美國肌肉車走上了下坡路,但同時期的日韓系車卻有了翻身的機會。

一直以來,美國人民都習慣於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己的車需要保養和簡單維修的時候,一般都會親自上陣。並且美國的工時費實在嚇人,隨便修修車,成百上千的美元就出去了。因此美國人在選車時,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維護的便捷性、燃油經濟性和整車可靠性。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關注過北美新車銷量榜的小夥伴們可能知道,現代-起亞集團在北美地區一直緊跟豐田的步伐,每年幾乎都在前十。韓系車究竟有怎樣的實力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有三點原因。

第一是出色的燃油經濟性。美國人掙錢也不容易,花錢同樣要精打細算。作為車輪子上的國家,美國人的用車強度要比大部分中國人高得多。一天通勤開幾十英里簡直是鬆鬆的。

因此,車輛越省油,車主就越少花錢。韓系車的油耗水平和日系相差無幾,但售價更便宜。不捨得買日系的老美退而求其次,買臺韓系也是可以的。

第二是良好的可靠性。有句話說開不壞的豐田,其實現代和起亞在北美的車型也具備同樣的素質,三大件的質量可以用耐操形容。如果大家心有疑問的話,可以看看我們城市裡街頭巷尾跑的伊蘭特或K3出租車,動輒幾十萬公里的行駛後,車輛一樣非常可靠。

第三是維護簡單方便。技術成熟並不代表就一定落後,以起亞為例,其車型基本都採用成熟技術製造,再輔以較高的燃油經濟性,不僅省油耐用,還有維護方便省錢的特點。並且北美韓系車動不動就帶有5年甚至10年的保修,相比其他車企3年的質保,實在長了很多。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質保期長了,用戶自然就不必擔心用車過程中因大毛病修車而會支付鉅額工時費,若是小毛病,在亞馬遜上買點配件,下班回家後在車庫裡拾掇一下就又能用了。因此在買車後的若干年內,韓系車的維護支出與時間佔比優勢更明顯。

如果說是以石油危機為契機,韓系車才進入了北美地區,那麼韓系能在北美站穩腳跟,靠的就是出色的產品力和對老美心思的研究。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佩服。

▍中國市場價格殺手

合資品牌中,韓系車有兩大優勢是其他車型不具備的。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第一,同樣的價格配置高。還記得韓系車剛剛入華的時候,銷量也一度高居榜首。當時的中國人哪裡見過這陣仗,十幾萬的車,配置要什麼有什麼。車型美觀大氣,省油耐用,比別的牌子不知道靠譜到哪裡去了,誰家買個伊蘭特或者賽拉圖,那就是標標準準的小中產啊。

第二,同樣的配置顏值高。韓系車的外觀和韓國人一樣,經歷過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早起的韓國車就像老爺車一樣呆板沒活力。然而如今的韓國車一個個都有著“歐式大雙”。整過容後的韓系車在年輕人當中備受歡迎,畢竟年輕人開的車,不能古板過時。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兩個優點,讓韓系在國內賺了不少錢,雖然去年因為薩德問題,讓韓系車吃了啞巴虧。但中韓關係最近開始回暖,韓系車的銷量直線上升,殺了競爭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韓系車質優價廉外觀好看的本事,貌似放在哪裡都好用。其實雖說大家口中一直說著韓系車不行,但並不妨礙消費者“口嫌體正直”地購買。大街上韓系車的數量其實和日系幾乎持平,這在一定層面上也說明了韓系的被接受程度挺高的。

牢牢把握著中美兩大汽車市場,在加上韓國本土特別喜愛購買“國產車”,這讓現代-起亞集團坐穩了全球第五大汽車製造商的位置。

▍車行哥後話

老老實實研究,踏踏實實造車,這是車行哥對韓系車的評價。韓國最早的汽車企業——起亞,比紅旗晚了十來個年頭,剛開始只能造三輪汽車。但這並不妨礙韓國人追尋自己的汽車大國夢。我們撇開大韓民族的劣根性不談,他們在汽車製造方面的追求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從三蹦子開始,韓系的逆襲之路

從三蹦子起步,到穩居世界第五。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說明了韓系車的發展速度有多快。驚人的銷量背後說明了一個道理——不管在哪個國家,哪個市場,產品的優秀質量和優惠的價格,永遠都是硬通貨。

想把車賣出去,先把車造好,車行哥看到我們的自主品牌也正在發力,吉利、長城、榮威、奇瑞等等品牌,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這是企業的好事,更是我們中國人的好事。希望我們的汽車夢,最終有一天可以交給自主品牌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