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僅僅只是因爲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暴動起義嗎?

1644年,隨著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而亡,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覆滅,這是由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對於明朝的滅亡,許多愛好歷史的讀者都可能知道一些,比如吳三桂當了漢奸、皇帝冤殺袁崇煥等等,可真真的原因就是這樣的嗎,接下來我從歷史發展的眼光解析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

明朝滅亡僅僅只是因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暴動起義嗎?

第一,政府財政困難,一年的財政收入為364萬兩白銀,然後抵掉去年的負債100多萬兩,最後只有200萬兩白銀,但是戰爭可是燒錢的事兒,僅僅是鎮壓農民起義就畫了300萬兩白銀,政府入不敷出。我們要知道,清朝康乾盛世每年的財政收入有7000萬兩,就算是光緒的時候,也有1000萬兩,可是為什麼明朝財政收入這麼少呢,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隻是針對貧困的農民收稅,而當官的可以免稅,可是根據“二八定律”,大部分的財富都掌握在當官手裡。所以國家承受不起任何打擊。

明朝滅亡僅僅只是因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暴動起義嗎?

第二,天災人禍。當國家不能承受任何外部打擊時,一場旱災足以撼動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陝西河南等地持續五年的乾旱,百姓從只能吃蓬草籽、到吃樹皮,最後吃觀音土,吃到死。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廣大的農民選擇了爆發。

明朝滅亡僅僅只是因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暴動起義嗎?

第三,朝政腐敗,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時,官僚體制很清廉,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宦官專政、而且加上東廠、西廠、錦衣衛等弄權,朝政腐敗不堪。

明朝滅亡僅僅只是因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暴動起義嗎?

從上面這幾個原因我們可以看出來,明朝滅亡只是上層政治制度不適合經濟基礎,當一個國家出現大量土地兼併的時候皇帝無能為力,當官員都在貪贓枉法時候,皇帝無能為力,當農民起義的時候,皇帝沒有錢也是無能為力。沒有一個良好的制度,社會不能運轉,就只能崩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